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区的天然草地面积位居全国之首,纯牧区的草场面积达10亿多亩,其中可利用面积8亿亩。广袤的草原承载着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同时也构建了祖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吝啬的降水,使草地饱受干旱的蹂躏:人口成倍增长造成的超载放牧和盲目垦荒,更使脆弱的牧区生态雪上加霜。草原的绿色渐渐隐退,河道断流,湖泊干涸,生物多样性锐减,退化、沙化的黄色不断蔓延,春季沙尘四起,遮天蔽日,昔日的绿洲开始变成沙尘暴的源头。据统计,全区沙化、退化草地面积较20世纪80年代相比扩大了2.4亿亩,目前已达到4.8亿亩,约占可利用草场…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8)
<正>"十二五"期间,内蒙古依托国家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保持重点防治、退牧还草和天然草原保护以及6大重点区域绿化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全区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300多万亩。监测显示,8000万亩农田、1.5亿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的保护,2.6亿亩风沙危害面积和1.5亿亩水  相似文献   

3.
我省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7%以上,耕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 10.78%,草山草坡达6430万亩,贵州现有天然草山草坡643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可年产青草约为3750万吨;灌木林地和林下草地3000万亩;年产作物秸杆和藤蔓约1100万吨。通过省牧草种子繁殖场等大型草场的示范带动,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全省人工草地已近40万亩;两年来,各地还投入3600多万元推广冬闲田土种草100 万亩,每年青贮、氯化秸秆近300万吨。饲料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家裔提供了优良的自然条件,利用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养牛养羊,发展草地畜牧业是适合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以草换肉,以肉节粮,还可以使不具备耕作条件的山地和陡坡地逐步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搞好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幅员辽阔、资源十分丰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内蒙古将如何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 乌力吉: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8,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之称。全区森林面积2.5亿亩,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7,居全国第一位。草原面积13亿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4,为全国五大草原之首。现有耕地8000多万亩,黄河河套、辽河、松嫩和土默川平原是全国北方省区的重要“粮仓”。煤田遍布全区,现有煤炭产地230多处,已探明煤炭  相似文献   

5.
生态长廊     
《党的建设》2014,(9):57-57
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林业补助资金湿地相关支出15.94亿元,支持湿地保护与恢复.启动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和湿地保护奖励等工作。湿地是“地球之肾”,根据第二次湿地调查结果,我国共有湿地面积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5.58%,其中自然湿地7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86%.目前我国湿地面临着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功能退化等问题近10年来,我国共减少湿地面积5064万亩.  相似文献   

6.
侯绪珉 《奋斗》2024,(4):46-49
<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要构建高品质产品体系,完善“九珍十八品”标准体系,建立“小而精”的特色农林产品品质核心指标体系。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完成“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决策部署,着力建设质量龙江。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8)
正为传播弘扬内蒙古历史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通过历时近两年的考察调研、问卷调查及专家评审,"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对外公布,成为内蒙古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内蒙古大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河西走廊。全区草原总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0.2亿亩,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内蒙古大草原是目前世界上草原类型最多、保持最完整的草原之一,是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承载地,已经成为内蒙古形象  相似文献   

8.
刘宇 《支部生活》2011,(11):27-28
森林是云南作为“植物王国”最具代表的形象之一。据统计,云南省有木本植物大约4000种,森林树种近千种;林地面积3.714亿亩,占国土面积的64.7%,居全国第二;森林面积2.73亿亩,覆盖率47.5%,居全国第三。森林资源之富、树木种类之多、森林面积之阔、发展潜力之大均居全国前列。然而,长期以来云南林业产业却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9.
<正>锡林郭勒草原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其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草场面积的26.5%,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锡林郭勒草原草地类型多样,由西向东渐次为荒漠半荒漠草原(16%)、沙地植被(33.6%)、典型草原(34.5%)、草甸草原(15.9%)。这里不仅植被类型繁多,而且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从“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到畜牧业产业化,是牧区生产经营方式的又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的一个历史性的跨越。锡盟在实行了“草畜双承包”以后,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积极探索产业化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历了一次次的思想飞跃和观念的裂变。锡盟是个草原畜牧业“王国”,全盟天然295亿亩,草地原生植被保存完整,类型多样,饲用植物、优质牧草资源丰富;牲畜饲养量稳定在1600—1800多万头只,肉、毛、皮、乳等畜产品产量在内蒙古独占鳌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锡盟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  相似文献   

11.
郜文兵  侯坤  郭庆云 《实践》2008,(6):47-47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普照辽阔的草原,让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得到改善。发展的渴望,使锡盟人从容地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向农牧区倾斜,向农牧业倾斜,向农牧民倾斜。倾斜的效果显而易见。到2007年,全盟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1.5亿元,完成沙源治理面积1770.3万亩、退耕还林面积248万亩。围栏草场面积1.4亿亩,人工种草年生产能力达到1.64亿公斤以上。牧区青贮产量占到储草总量的30%以上,暖棚  相似文献   

12.
数字内蒙古     
●截止到6月30日,全区国税入库税金38.47亿元,同比增收7.21亿元,增长23.1%。●截止目前,我区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0928件,并拥有鄂尔多斯、鹿王、伊利等7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10件区级著名商标。●今年上半年,我区又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500多万亩。至此,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区已经实现退耕还林还草面积800万亩,占全国已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近1/4,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3.
进入周世纪80年代,锡林郭勒草原悄然兴起一场旷日持久的以草原植被建设为主的绿色革命。绿色,在牧人的脚下延伸。从此,草原人告别了“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走上了立草为业、建设养畜、稳定发展的路子。回首眺望千里草原,缓缓流淌的锡林河水再也听不到牧人遇灾千里走场的呼步“驼铃声”。绿,是草原畜牧业的底色,草场是草原畜牧业的基础,一方面为牲畜的生存和繁衍提供饲草来源,另一方面为人类进行畜牧业生产活动提供基地。与此同时,由于草原畜牧业受天然草场“一岁一枯荣”的影响,牧草生产与牲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甘南之最     
《党的建设》2009,(1):15-15
甘南畜牧甘南是我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拥有亚高山草甸草场4084万亩,草地可利用面积3848万亩,是青藏高原和我省天然草地中载畜能力较高、耐牧性较强的草场。各类牲畜年存栏289.02万头(只).年出栏74.32万(头)只。年产肉类33763吨,鲜奶60560吨,牛羊皮100多万张,羊毛1568吨。河曲马河曲马是一个古老而优良的地方马种,产于以甘南为主的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固地处黄河首曲,故名河曲马。它是我国地方品种中体格  相似文献   

15.
(一)乡村总人口(不含镇):1949年4.84亿,1965年5.95亿,19 9 0年增加到8.41亿。与19 4 9年相比,乡村人口总量增加了3.57亿,增长了73.84%。 (二)耕地:1949年14.68亿1亩,人均2.7亩;19 6 5年15.54亿 亩,人均2. 14亩; 19 9 0年14.35亿亩,人均1.26亩。 (三)其他自然资源: 19 9 0年,森林1246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 3%;草原31908万公顷,占33.2%,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133.8万公顷,占0.1%,淡水面积1664万公顷,占1.7%。还有宜农荒地3535万公顷,可利用草地22434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7661.46万公顷,海水可养殖面积49.2万公顷。 (四)农村基层行政组织:1990年底…  相似文献   

16.
实现“文明”,对于生活在“天苍苍、野茫茫”的锡林郭勒草原人来说.曾是个久远的“梦”。漫漫岁月,沧海桑田,党的民族政策犹如一只巨手,把几代牧羊人梦中的“文明”,一把拉到了现实,使辽阔古老的锡林郭勒草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锡林郭勒草原属欧亚大陆草原,面积20.3万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温带草原中原生植被保存最完整、草地类型最多,饲用植被最丰富的天然草原。然而,在50年前,锡林郭勒草原被外国侵略和军阀割据,施行民族分裂和奴役政策。在残酷的剥削压迫下,这里经济凋敞.文化落后,疾病蔓延,人畜锐减。到解放前夕…  相似文献   

17.
张冠武 《奋斗》2023,(21):34-36
<正>“践行大食物观,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再次对“践行大食物观”作出重要指示。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江森工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依托生态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推进森林农业和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坚持向森林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热量、要蛋白,着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的引领地。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08,(4):64-64
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关的森林——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的宜宾市境内,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4平方公里,共有8大主景区两大序景区134处景点。景区内共有竹子400余种,7万余亩,是我国最大的集中成片原始“绿竹公园”;植被覆盖率达87%,为我国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天然氧吧。  相似文献   

19.
娄国祎 《奋斗》2023,(2):62-63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拓宽了对传统粮食边界的认识,指引我们从更广的维度思考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问题。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为更有底气、更为安全的“中国粮食”作出更大贡献,体现了服务服从国家大局的责任与担当。黑龙江省土地辽阔、森林广袤、水系发达,蕴藏着极为富集的食物来源,向这些资源要食物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大力实施“绿化全川”战略,森林覆盖率由16.9%提高到24.2%;1998年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999年又开始进行300万亩土地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取得了初步成绩。但由于长时间的森林过伐、土地过垦、草地过牧,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长江泥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