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李家溜溜的大姐,看上溜溜的他哟……”这首《康定情歌》至今仍传唱不衰,歌词里美丽的山、美丽的云、美丽的姑娘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2.
吉林鹿业:腾飞在明天——吉林特产系列报道之二●本刊记者李文一个美丽的传说告诉世人,吉林人和鹿有着不解之缘。在“中国梅花鹿之乡”——双阳区,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天上的老寿星身边的一对仙鹿相爱并怀了孕,这是违犯天条的,理应处死。老寿星念其相伴...  相似文献   

3.
董鸣 《当代贵州》2011,(13):29-30
上演12年,至少2600万人次观看过这台演出,近年年均观看300万人次以上,堪称目前世界年演出场次最多和观众接待量最大的剧场演出.这就是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三大“名秀”之一,与法国“红磨坊”、美国拉斯维加斯“O秀”齐名的东方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 《宋城千古情》系浙江杭州宋城集团打造的大型歌舞,源自杭州的历史文化传说,分为“良渚之光”,“宋宫宴舞”,“金戈铁马”,“美丽的西子、美丽的传说”和“世界在这里相聚”五部分;其结构采用一张一弛的演艺方式,演出过程跌宕起伏、大气恢宏,使观众在不同的感情漩涡里回味不已,酣畅淋漓之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4.
恋上酒仙湖     
酒仙湖位于湖南省攸县东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洣水支流,攸水上游,属山地地带。著名作家聂鑫森当年游览酒仙湖时,留下一首《酒仙湖泛舟》:“两岸青山相送迎,烟波烟雨绿晕红。无端鱼跃飞银白,添加画图几许情。”坐船游览酒仙湖,你会看见一座女神雕像矗立在酒仙湖畔,这尊雕像就是传说中的“攸女”。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以及象征美丽化身的攸女,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传说在远古时代,南方经常遭受水患,给百姓带来灾难。这时,尧帝派禹治水,他来到湘江支流的洣水和攸水,开始在这里治水。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18):119-120
脍炙人口的歌曲《木鱼石的传说》,在重庆市巫山县有了现实版:该县官渡镇境内,一个直径2米左右的洞穴里,有一块形似大鼓的大石头,每到春夏季节,石头就会发出有节奏的清脆响声,宛如在演奏乐器。当地人将此洞称为“唱歌洞”。传说是仙女在唱戏,进入洞内的人只要听到石头“唱歌”,就会有好运。  相似文献   

6.
《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保卫黄河》、《祖国不会忘记》、《祝福祖国》……这一首首经典的红色歌曲,就像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一首首催人奋进的英雄史诗,给人们带来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让人们抚今追昔,激动不已。这些由省直机关合唱团带来的经典红色歌曲拉开了我省“爱国歌曲大家唱”合唱比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提起西藏,人们的耳边就会响起雪域蓝天的《青藏高原》、《北京的金山上》;提起新疆,人们的耳边就会响起脍炙人口的《达坂城的姑娘》、《我们新疆好地方》等新疆民歌;提起内蒙古,许多人都会哼几句高亢悠扬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一首好的歌曲会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一个地区的文化积淀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向往;会成为传承时代精神、经所民议长文化和记录历史的强音。为了提升宁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向全国及世界传递宁夏的声音,宣传宁夏形象,2004年6月下旬,宁夏区党委宣传部、宁夏文联和宁夏音乐家协会发出通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集歌唱宁夏的歌词、歌曲作品。目前,“颂歌唱宁夏”歌曲创作征集活动已开展了一个多月,为了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本刊记者于日前专程采访了宁夏区党委宣传部“颂歌唱宁夏”征歌活动领导小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8.
袁浩 《新湘评论》2010,(12):28-29
说到人的能力时,人们常常以“会”来形容:会写作、会讲话、会办事,等等。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会团结”。 《周易·系辞上》中有句名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团结合作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润 《学习导报》2013,(20):29-29
“读首诗再睡觉”,这是我最近关注的一个微信公共账号。每天晚上十点钟,这个微信就会自动发送一首诗。如果感兴趣的话,还可以收听关于这首诗的人声朗诵。这个微信的功能介绍中这样写道:“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可以防衰老。”  相似文献   

10.
民歌、民俗与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民族有一首古老的民歌,歌名叫做“黑骏马”,歌中吟唱的主题,是一个蒙古骑手寻找他妹妹的过程。这是一个古朴而苍凉的故事。作家张承志以这首民歌作为引子,写下了一篇同题小说《黑骏马》(载《十月》1982年第6期)。在这篇小说里,张承志对蒙古民歌的起源进行了深深的思索,并作出了他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虞云国 《廉政瞭望》2014,(23):54-54
同穴窗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是唐代诗人元稹悼念亡妻的《遣悲怀》一组诗,选编《唐诗三百首》的孙洙甚至以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出此三首范围者”。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歌华有线覆盖的近300万户家庭中,只要按机顶盒遥控器上的A键或者输入频道号“356”进入“北京之窗”后,一个带有鲜亮党微标志的电视频道就会出现在观众的眼前,这就是全国首个党建专业数字电视频道《北京党建》。该频道由北京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每天通过5路视频24小时滚动播放《党员大讲堂》、《基层党建创新报告》、《榜样》、《红色记忆》等节目。  相似文献   

13.
时代变了,艳风四起,就连挖山不止的老愚公也有情人了,而且不止一个,真有“艳福”啊!这是在一些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王屋山下的传说》里的情节,在剧中,愚公的移山初衷是“为情”,而且愚公不仅有初恋情人,还在婚后出演了一场藕断丝连的三角恋。这让很多观众不满,认为制作方胡编乱造。对此,有关负责人回应称:给愚公安排初恋情人,是出于剧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时代变了,艳风四起,就连挖山不止的老愚公也有情人了,而且不止一个,真有“艳福”啊!这是在一些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王屋山下的传说》里的情节,在剧中,愚公的移山初衷是“为情”,而且愚公不仅有初恋情人,还在婚后出演了一场藕断丝连的三角恋。这让很多观众不满,认为制作方胡编乱造。对此,有关负责人回应称:给愚公安排初恋情人,是出于剧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人民领袖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他在文章、演讲和讲话中反复强调人民的重要作用,还在诗词中热情赞颂人民是舜尧、是英雄。有人统计,毛泽东诗词中有39首描写了人民。让我们以《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为例,来体会毛泽东这些诗词中“人民万岁”的伟大思想。盛赞新中国“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相似文献   

16.
袁浩 《新长征》2010,(2):64-64
说到人的能力时,人们常常以“会”来形容:会写作、会讲话、会办事等等。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会团结”:《周易·系辞上》中有句名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团结合作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7.
黄小平 《求贤》2006,(11):24-24
鲁迅有一首《自嘲》,其中两句最为世人熟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孺子”被注为“人民大众”,这是一个有意无意的误注。其本意,孺子就是孺子.是先生夫子自道而已。先生怜爱自己的儿子.愿意给儿子当牛做马。加上“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几句诗,都显示出鲁迅为父的慈祥一面。去世前,他在病榻上完成散文《死》,并在该文原稿上立下七条“遗言”,其中一条是:“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儿小事过活.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八年一月,毛泽东发表了他的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当时题目为“赠李淑一”,1963年作者改“赠”为“答”。本文将这首词统一简称为《答李》)。综观毛泽东生前亲自同意发表的三十九首诗词,其中《答李》这首词的初版本有三个特别之处,笔者称之为三“奇”。究竟是哪三奇呢?  相似文献   

19.
诗圣杜甫,好诗当然极多。但是我在青年时期读杜诗,印象最深刻的一首,却是《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我对这首诗感触深刻,以至三十多年来还能随口背诵,例如“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读书破万卷,下  相似文献   

20.
袁浩 《学习导报》2010,(12):28-29
说到人的能力时,人们常常以“会”来形容:会写作、会讲话、会办事,等等。但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会团结”。 《周易·系辞上》中有句名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团结合作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