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越是困难的地方,党员越要站出来;越是艰巨的任务,党组织书记越要扛起来。献身乡村振兴事业,我无怨无悔。——景皞如果你没有亲身到铁岭调兵山市晓南镇泉眼沟村调研和了解历史,就很难想象,那里的百姓祖祖辈辈喝的竟然是浑浊而且带有异味的地表污染水。贫弱的集体经济、恶劣的生活环境,让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们对这片热土渐渐失去了眷恋。村民中但凡年轻点儿的、有点儿能耐的,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无奈之下留守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渔溪沟村党支部创新推行以自治、德治、法治为主要内容的"三治"乡村治理模式,民心由散变聚,产业由弱变强,村寨由乱变美,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镇振兴大提速。一、以制管村,凸显群众自治力变则通,通则久。2014年,渔溪沟村党支部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达成了发展共识,牵头对《村规民约》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建立实绩考核、干部自评和互评、村民评议、上级组织评价为一体的"一考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我们不仅通过线上直播销售农产品,还签约了电商文旅项目,以后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谈起现在的生活,海伦市海北镇西安村村民李树财有一肚子话想说。这般“越来越有盼头”的生活,正是源于西安村党支部坚持“组织强村、产业富村、文化兴村、生态美村、治理安村”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村党支部调产业强治理、树形象聚民心,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7月,李红冈和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五台沟村。当时的五台沟村散、乱、脏、差:没有固定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活动场所;"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严重阻碍了村民致富的脚步;3.26公里长的河道垃圾满地,臭气熏天;因地处偏远,村民就医困难……李红冈和工作队驻村后,短短的一年时间,五台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邻村羡慕的幸福村,他们都知道,这一年,五台沟村来了  相似文献   

5.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大力推行“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开辟了一条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增收的新路径,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两个联结”一起抓、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两个效益”一起要的互利共赢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力量。组织“融合”聚合力。  相似文献   

6.
正走进调兵山市晓南镇锁龙沟村,可谓一步一景。崭新的文化墙、整齐的院落,村民在文化广场上扭起了秧歌、唱起了二人转……在这幸福祥和的背后离不开村党组织的艰辛和汗水,更离不开村党组织多年来所奉行的服务宗旨——"服务村民、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7.
<正>“国双米业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党支部+公司+科研机构+农户’模式生产经营香稻,村集体三年累计盈利近60万元,村集体每年都为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发福利,村民都尝到了‘孵化’甜头。”5月里,阳光高照,营口市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东楠站在稻田边自豪地说。双井子村集体经济项目从无到有、产业从点到链,  相似文献   

8.
渔儿沟村党支部坚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农村发展相结合,推出了“五四三二一”便民服务机制。一是制定“五不准”干部行为准则,即不吃请、不受贿、不赌博、不与群众发生冲突,不准有任何违法、违纪行为;二是党员干部“四上门”,即村民婚丧嫁娶,村干部必上门帮忙;村民生病住院,村干部必上门看望;  相似文献   

9.
<正>平谷区熊儿寨乡南岔村地处山区,“三山夹一沟”,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差,缺乏产业支撑,曾经集体经济薄弱。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出天然有机“泉水蘑菇”高端农业品牌,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成功脱离经济基础薄弱村行列。初夏,南岔村食用菌基地菌棚里,一朵朵赤松茸争相从土壤中探出头,赤红的菌帽、白色的菌柱,看上去分外喜人。  相似文献   

10.
在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村口,有一株千年麻柳.麻柳树冠硕大,枝繁叶茂,挺拔伟岸. 从康县解放到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从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到全县粮食大辩论会议,这株千年古树曾见证了康县历史上的一次次重要时刻. 11月2日,古树下再次迎来一场别具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来到朱家沟村,为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朱家沟村的男女老少和闻讯赶来的邻村村民围坐在古树下,仔细聆听着党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1.
魏明俊  王中玉 《前线》2011,(6):14-15
北沟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西北部的渤海镇.距怀柔城区18公里,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以前的北沟村是渤海镇有名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村内各项工作停滞不前。近几年,北沟村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不断创新村级民主建设、村民教育和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出和谐山村建设的“1+3”模式。  相似文献   

12.
种植紫薯技术简单,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好。贺涛带领村民已种植紫薯200亩,产业发展日渐红火。2012年11月21日,天空飘着小雨,在安县兴仁乡长沟村四组,“大学生村官”贺涛又来到田边查看紫薯长势。在他的面前,成片的紫薯已长出一尺多长的藤蔓。贺涛说,种植紫薯技术简单,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好。目前,长沟村已经种植紫薯200亩。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行“1+1”混合发展模式,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经济主体”混合发展,用好多方资金、人才等资源,走出了一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组织喂料、喂水、捡蛋、育苗、鸡蛋分拣包装……日前,在贵阳市息烽县田兴村林下养鸡养殖基地,村民周光琴一边忙碌着,一边笑着说:“我在村合作社成立的息烽南极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务工,除了每天有80元报酬,年底还会获得分红2000多元。”  相似文献   

14.
王法 《当代贵州》2020,(2):60-61
2019年12月20S,长顺县广顺镇核子村折耳根种植基地,田间地头到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或在起垄掏沟,或在撒种施肥,一片繁忙热闹景象。走进核子村,一条条平坦、干净的串户路,连通各家各户。”核子村很多荒山荒地重新开垦,甚至还到邻村租田租地发展产业,外出务工群众陆陆续续返乡发展产业。”核子村脱贫攻坚队副队长、村第一书记周平元说。  相似文献   

15.
高平市野川镇红岩沟村位于高平市西南部、紧邻高平市,南邻沁水县。全村共有183人,党员13人,耕地200亩,梨木果树1000余株。近年来,在村支书王建义、村主任韩贵忠的带领下,一改往日封闭落后的面貌,一个生态和谐、园林化的小康村已初步建成。2003年以来,红岩沟村多方筹措资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原先的旧住宅拆除,更新建设为每家每户一处住宅别墅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对红岩沟煤矿进行二次技改,顺利通过了国家的验收;拓宽硬化村组街道,新建健身一条街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红岩沟村多次被高平市评为“先进红旗”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岛市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试行了以“村党组织实施决策组织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实施决策表决权、村民委员会实施决策执行权,村民监督委员会实施决策监督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四权”决策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村党组织实施决策组织权,负责对整个决策活动的组织领导。村党组织实施决策组织权是村级组织“四权”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23,(2):58-5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聚焦“夯实联建组织基础、发挥联建组织作用、增强联建工作实效”主线,以“党建+”为抓手,深化探索村村联、村企联、村机关联“三联共建”的跨村联建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6月30日,仲夏的阳光催熟着田野的庄稼,也点燃了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村民的热情——为庆祝党的生日,一场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村晚”正火热上演。当唱到改编版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时,台下村民掌声雷动,为切身感受到的家乡巨变而喝彩。由穷变富、由丑变美、由乱变治,近年来,同发村党总支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动党员带头示范促进农户增收,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引导规范村民行为,党群同心谱写出一首“变迁曲”,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19.
我叫常俊英,是怀柔区雁栖湖莲花池村村民。说起莲花池这个地名,您可能没听说过,可要是说起“虹鳟鱼一条沟”,您肯定就不感觉陌生了。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02,(1)
2000年初,河北武安市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研究制定了《农村“两委”一制三化规范管理办法》。一制,就是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三化,就是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1.积极推进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市委重点建立并狠抓了四项制度。一是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村党支部是全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一把手”。对村内的重大问题,未经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