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赌城拉斯维加斯印象帅能庶在当年用来试验核爆炸的美国南部内华达州,在一望无际的沙漠当中,有一大片有房屋的地方,这便是世界知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我们一行三人刚一踏上赌城机场,便感到这里有一股与众不同的味道。一走进候机大厅,就发现摆着一排排自动赌博机──“...  相似文献   

2.
“使命”观与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涛 《理论导刊》2001,(7):49-52
“使命”观是美国人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传统是这一观念的反映。从表现上看,孤立与扩张是矛盾的,但从深层次看,两者都表现了美国人的使命意识,是实现美国“使命”的不同方式。随着美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国人实现“使命”的方式更为粗暴、更富侵略性,“使命”观危险的一面日渐突出。   美国人的“天赋使命”   在许多美国人的意识里,美国是上帝选择的特殊国度,美国人承担着改造世界、拯救人类的神圣使命。这一观念在美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当中根深蒂固。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巴尼特说,…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专电 一位喜欢说幽默俏皮话的美国朋友,最近同记者谈到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七名机组人员全部牺牲时,煞有介事地说,你可知道,还有第八名牺牲者,他的名字叫“美国航天计划”!美国的航天计划难道经过这样一次灾难,就此夭折,一蹶不振?这未免言过其实。美国一家杂志不久前刊登了一篇文章,认为“挑战者”号爆炸事件,使美国航天计划遭受了一次“蒙头转向”的打击和挫折。这个评价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美国出台的一些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文件中,经常出现“无赖国家”这个概念。那么,所谓“无赖国家”究竟是指哪些国家?美国为什么称这些国家是“无赖国家”,并对它们采取了何种政策?现在为什么又放弃了“无赖国家”这一称谓,而改称“需要关注的国家”?后者与前者有什么不同?这一过程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董春岭 《党政论坛》2014,(16):36-36
2014年5月28日,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一篇特殊的致辞,回答了“如何保持美国的领导力”这一核心问题。美国媒体对这篇演讲的内容毁誉参半。然而,各大媒体对这篇演说的重要性却是众口一词,认为它集中反映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思想,标志着“奥巴马主义”的正式出炉。  相似文献   

6.
李成 《瞭望》2007,(20)
面对日渐弥漫的中东“反美主义”声浪,美国只是策略而非战略上的平抑举措无异于“缘木求鱼”“反美主义”原本是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而出现的一个政治词汇,最近几年却被美国报刊广泛使用,将日渐高涨的全球反美声浪称为“反美主义”。随着这一说法的广泛流布,“反美主义”也开始被反对美国的人所接受,原本隐含的贬义词性日渐中性。尽管对这个词的看法不一,但目前大  相似文献   

7.
克林顿政府在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为期半年的审议之后,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以“扩展战略”取代冷战时期美国长期推行的“遏制战略”,作为冷战后美国的基本对外战略。克林顿及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声称:“继遏制战略之后,美国必须采取一项扩展战略:扩大世界上由市场民主制国家组成的大家庭。”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按照美国的构想,不仅要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而且力图以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模式“改造”别的国家。其主要手段是:强化“民主堡垒”,巩固美国和西方盟国组成的“民主国家大家庭”;消化“民主成  相似文献   

8.
去年1月,白宫正式发表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提出美国要“领导世界”,为美国“在21世纪的安全和繁荣奠定基础”。在这里,“领导世界”一说无异于世界霸权的代名词,《新世纪安全战略》报告因而无异于美国谋建21世纪世界霸权的宣言书。争当霸主、称雄世界,这是历史上所有强国的不二政治选择,20世纪的资本主义强国尤其如此。美国既是资本主义强国,又是当今唯一的超强大国,一身而二任,自然不脱这一历史巢臼。美国决策人认为到2015年以前,美国不会遇到全球性战略对手,美国因而获得了称雄世界历史机遇,霸权野心急剧膨胀…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难产,全球都把目光转到这件重大而又离奇的大事上。或忧或嘲,或议论弊病教训,或冷眼观赏美国特色的“民主”表演,在全球形成了一种评点美国“民主”的舆论潮。 遍观之,全球主旋律是讽刺加嘲笑。稍细观之,大约可分三种类型。 一是美国的盟国,它们主要是批评美国“民主制度”的弊端,当然也不乏指责和讽刺的浓烈气味。法国舆论普遍强调,“这明显暴露美国间接选举总统的制度存在的漏洞,两百多年墨守成规,未能随时代的演变而进步”。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说,“美国喜欢教训别国,如果这种混乱局面持续下去,是否可以改用法国…  相似文献   

10.
没有任何间谍背景的内格罗蓬特,把美国国家情报局的业务发展到了“本行”之外近日,美国国家情报局长内格罗蓬特公布了新的美国国家情报战略,把“促进民主”与反恐、防止武器扩散并列为美国情报机构的三大首要任务。尽管美国情报界高级官员称,将“促进民主”列入首要任务,并不意味着美国情报机构将以此颠覆外国政权。但是人们还是对美国的这一做法提出疑问,究竟是美国对外推行民主走火入魔,还是美国国家情报局故弄噱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战后形成的世界旧格局逐渐被打破,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尖锐地摆在世界人民面前,这就是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 一个时期以来,美国领导人就此发表了不少言论。今年1月29日,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又一次强调,美国出兵海湾不仅是为了“解放”科威特,而且是为了捍卫“一个伟大的理想:建立世界新秩序”。 美国所设想的“世界新秩序”是怎样一种模式?分析一下布什总统和其他美国高级官员的言论不难看出,美国式的“世界新秩序”大体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12.
花1000美元就可以获得自己完整的基因组图谱,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不过这个梦想离普通人已经不远了。5月31日,世界上首份“个人版”基因组图谱在美国诞生。科学家们表示,这意味着人类朝提前获知疾病并利用基因“度身”治疗疾病方向又迈进了一步。第一个获得“个人版”基因组图谱的是被称作“DNA之父”的美国科学  相似文献   

13.
未申 《瞭望》1986,(43)
一九八五年,美国卷起“亚科卡热”。在美国,亚科卡其人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亚科卡既非美国的政要、亿万富翁,又非知名的科学家、作家、音乐家.艺术家、宇航员、艺坛或体坛明星这些易于起“热”的人士,他以企业领导人的身份掀起一股“热”,这在国外实属罕见。这股“热”的形成,无疑,《亚科卡传》一书起了重要作用。 《亚科卡传》是美国班坦公司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出版的一本用自传形式讲述企业管理的畅销书。正如美国书商协会主席伯纳德·拉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专电 10月底,美苏双方同时宣布,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主席将于12月2日和3日在地中海美苏军舰上举行“非正式”会晤。 这一宣布颇使人们感到意外。刚在一个月前,美国国务卿贝克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美国西部杰克逊举行会议时宣布的是,布什和戈尔巴乔夫定于1990年春末或夏初在美国举行最高级会谈。何以时隔不久又插进一个“非正式”会晤? 布什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不厌其烦地解释说,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超级大国首脑会谈,而只是一次“会谈”,是一次“临时性的非正式会晤”,没有固定日  相似文献   

15.
彭程 《党政论坛》2012,(12):50-51
2012年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12)有近20000种新品供人选择,可以预见的是,消费者们今年玩乐电子产品的选择余地将会空前扩大。  相似文献   

16.
达洲 《瞭望》1990,(52)
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又是两位美国医学教授,这足以证明美国医学科学的发达。美国不仅科技发达,而且也是一个新闻层出不穷的国家。有些新闻,在国人看来,大有“海外奇谈”之嫌。由“借体生育”而引起官司一场,就是一例。 美《时代》周刊最近报道了这样一件“西洋镜”式的事件。加州有一对青年夫妻卡尔弗特先生和太太,由于妻子作了子宫切除术而无法生育,但小俩口“爱子心切”,无论如何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经一番筹划,丈夫卡尔弗特先生与一位名叫安娜·约翰逊的女护士商定,“借子宫”代怀六甲,酬金是一万美元。俗话说,“钱可通神”。安娜小姐看在这一万美元的面上,心甘情愿地“代人受过”,十月怀胎,受尽痛苦与不便,于今年9月顺利产下一男孩,取名迈  相似文献   

17.
有人喜欢用“风’或“旋风”来形容由于某事或某人造成的热潮。中国两个巡回展览最近两年多内在美国展出,观众总计已达两百多万人次,的确在美国刮起了一股小小的“中国风”。不少美国朋友盛赞这两个展览是顶呱呱的“中国人民的使者”。 上海博物馆主办的“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和中国科学技术馆主办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英文名是“中国七千年的发现”),是一九八三年五月分别在美国旧金山和芝加哥开幕的。艺  相似文献   

18.
文扬 《党政论坛》2014,(13):43-44
对于国际秩序的确立和捍卫,美国有着深切的使命感,认为承担这一任务非美国莫属.尽管美国领导世界的实力和能力已大不如前,但这种使命感反而愈加强烈.就在上月,奥巴马在对西点军校毕业生的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期待美国出手相助”,“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而且至今仍然如此.这是上一个世纪的现实,也将是下一个世纪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美国推行新的亚太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22日,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在太平洋地区经济理事会会议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美国将推行新的亚太安全战略——“预防性防务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和推行,标志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而这一调整又是美国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调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试就美国新战略  相似文献   

20.
董向 《瞭望》1984,(15)
三月二十一日,正当美国和南朝鲜的“协作精神—84”联合军事演习进入高潮之际,一艘监视这次演习的苏联核潜艇与参加演习的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在日本海首尾相撞。这一事件,继去年苏联击落南朝鲜客机事件之后,又一次引起世界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