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闭孔神经来自腰荐神经丛的4、5、6对腰神经腹侧支和1、2对荐神经的腹侧支,沿左右髂骨内侧向下方伸延,穿过闭孔,分布于闭孔肌、内收肌、耻骨肌和股薄肌,支配后肢肌的内收作用。  相似文献   

2.
乳牛产后瘫痪与产后截瘫症较为常见,都是由于神经失去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所引起。二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若从病史、临床特征、麻痹分布性质、患部解剖学构造以及生理学机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则不难辨别。 (一)产后瘫痪 又名生产瘫痪、乳热症,是一种以发生全身麻痹及意识丧失为特征的疾病。多在牛分娩后的当天或两天内发生,但也有在分娩中或分娩稍前发生的。常发生于高产牛或中年牛,还有连胎发生的。又常发生在开头被挤空或挤多了初乳的牛。 1.病因:直接原因是由于机体急性缺钙。机体须保持一定的血钙水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血钙的根本来源是食物中的钙质,由小肠吸收入血。血钙过剩,一方面由磷酸脂酶的作用,以磷酸钙的形态蕴藏于骨骼;一方面由大肠和肾脏排出体外。血钙不足,由骨骼中的钙藏移动出来补充。移动骨中钙藏能力降低,血钙水平就要下降。牛在怀孕尤其在泌乳时消耗的钙量增多,而在分娩前后肠道往往受抑阻,吸收钙量减少,入不敷出,需要大量补充,此时如得不到应有的调节,血钙水平将因剧烈下降而突发本病。甲状旁腺是司钙调节的器官,它的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当血钙水平有下降倾向时,把骨中钙藏移动到血液中来。甲状旁腺功能发生障碍,分泌激素不足,移动钙藏能力就降低。因此一般认为本病的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笔者用萹蓄(又名扁竹、通生草、乌蓼)或竹叶煎汤内服治疗母猪产后尿闭和其他(如急性膀胱炎、膀胱麻痹等)类型的排尿困难36例,均获满意效果,一般用药1~2剂即可治愈。用药方法 ①视猪大小取萹蓄250~1000g,清水2~2.5kg煎汁候温灌服,经1小时左右,患猪即可排尿通畅而愈。②干竹叶200~250g,清水1kg煎成茶色,候温内服,1小时左右可大量排尿后痊愈。病情重者可肌注青、链霉素等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1998年 5月 ,景泰县某养鸽场的鸽发生一种以拉稀、头颈歪斜、腿和翅麻痹、大批死亡为特征的疾病 ,发病率为 80 % ,死亡率为 5 0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和病原分离鉴定 ,确诊为鸽新城疫 (ND)。1 流行病学该场鸽未进行过任何预防免疫接种 ,发病时共有鸽 10 0 0羽 ,其中种鸽 30 0羽。鸽不分年龄皆可发生本病 ,发病后多数在1— 5d死亡。2 临床症状病鸽精神沉郁 ,垂头缩颈 ,闭目呆立 ,羽毛逆立 ,食欲下降 ,腹泻 ,粪便为绿白相间、随之转为水样下痢 ;出现神经症状的病鸽 ,单侧或两侧翅下垂 ,双腿麻痹 ,头颈歪斜甚或…  相似文献   

5.
笔者1981年9~12月,对西安市某农场1509头产后奶牛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产后奶牛的年龄、胎次、分娩时间,305天泌乳量、泌乳期及围产期疾病对奶牛产后发情率、受胎率的影响,以及产后不发情与不孕的关系,为预防奶牛不孕症,提高繁殖率和奶牛场生产水平提供了依据。 材料与方法 (一)调查动物 系西安市郊某农场黑白花产后奶牛1509头。 (一)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西江农场种猪场近年来大批乳猪发生下痢,由于饲养员投服痢特灵次数及量偏多,致58例中毒,经抢救治愈56头,疗效达96.5%。 中毒症状 慢性者眼结膜充血,及全身充血而变红。急性者全身被毛丛立,神经症状明显,如兴奋、惊厥,很快发生后躯麻痹,不吮乳,经1~3日死亡。 治疗 采用B族维生素(B_1、B_6、B_(12))和维丁胶性钙混合肌肉注射,剂量1~20日龄,每次0.3~1毫升,每日1~2次.一般用药1~4次治愈。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鸡传染病。主要侵犯3~5个月龄的鸡。因此对肉用仔鸡业的危害甚大。据报道,美国因此病每年损失达2亿美元。本病最普遍的症状为神经麻痹,不能起立。剖检常见肝肿大,有白点,脾肿大。有时在其他器管,特别是睾丸及卵窠可发现肿瘤。病毒的传染性很强,病鸡复原的机会甚微。死亡率5~60%。长期以来,对此病尚无良法。  相似文献   

8.
马骡吊线风又称颜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变为慢性,很难治愈。在临床上发现的一般是不全麻痹,多为单侧的颊部神经麻痹,病马唇肌不能自由伸缩,松弛无力,患侧的耳下垂,眼下斜,嘴由患侧歪向健侧,整个马嘴呈现歪嘴状态,鼻孔也歪斜。我们治疗本病时,曾用过很多方法,如局部涂擦刺激剂、注射士的年、针灸疗法等,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使局部神经恢复功能的强度不够。因此,我们就想能否用一个很强的刺激找到一个理想的穴位来治疗本病,通过我们的反复实践,细心摸索,终于找到了效果比较理想的穴位,我们叫它“平衡穴”,用电针平衡穴配合开关穴治病马5例,4例痊愈,1例中途回去没有再来,后果不详。此法只是初步试验,病例较少,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读了李润同志的《用敌百虫治疗马肠麻痹病》和吴志远同志的《用敌百虫治疗肠麻痹没有推广价值》两篇文章,(见本刊1983年5期,1984年2期)笔者先后使用上述两法共治疗马肠麻痹32例,下面谈谈个人体会。 (一)用药剂量及给药方法 精制药用敌百虫内服剂量7~12克,灌肠20~30克;甲基  相似文献   

10.
自1966年以来,本地区奶山羊误食郁李芽和山杏叶(芽)发生中毒23例,死亡11例,治愈12例。 临床症状 病初中毒症状轻微,体温常在40℃左右,口、眼轻微抽搐,易惊,精神不安,行走不稳,食欲减退,口有少量白沫,有轻微腹痛;明显期(痉挛及呼吸困难期)骚动不安,惊悸,仰头惨叫,心律失调,后倒地不起。结膜充血,眼球颤动,角弓反张,呼吸困难,食欲和反刍废绝,口流涎沫,腹围胀大,瘤胃内容物呈杏仁味和氨臭味,大小便失禁;麻痹期(垂死期)全身麻痹,肌肉松弛,体温下降,心跳、呼吸减  相似文献   

11.
猪水肿病是断奶前或断奶后仔猪常见的由某些特定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最常见的血清型是:O_(139)K_(82)(B)、O_(38)K_(81)(B)、O_(141)K_(85)(B)。本病的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呈地方性散发性流行,临床特征是眼睑水肿,后躯(四肢)麻痹,行走困难,叫声嘶哑、惊厥、共济失调。此病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较为常见,目前尚无有效的防制措施,国内一些兽医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补硒及VE对预防和治疗猪水肿病有某些效果,为了总结基层的实践经验,探讨硒及VE的作用机理,我们用从猪水肿病血清型大肠杆菌O_(139)K_(82)(B)菌体冻融物中提取的水肿病致病因子(E.D.P),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补硒及不补硒(低硒)两组猪作了人工复制猪水肿病试验。  相似文献   

12.
马肠麻痹在兽医临床中常会遇到,有些病程较长的便秘疝马,虽用药物、直检(或捶结)、剖腹按结等方法将便秘疝治愈了,但继发的肠麻痹则用一般疗法不易奏效。尤其是便秘剖腹病马,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使手术前功尽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笔者从1966年开始用敌百虫灌肠给药的方法,多年来治愈了几十匹肠麻痹病马,多数经一、二次用药即可治愈,效果令人满意。 (一)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13.
选用产后健康乳牛18例和产后气虚血瘀证乳牛9例,于产后1、2、4、7、10、15和30 d采血分离血浆,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血浆NO含量在产后2、4和7 d气虚血瘀证组高于产后健康组,两组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产后10 d气虚血瘀证组亦高于产后健康组,两组呈显著差异(P<0.05);其余时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乳牛产后气虚血瘀证NO自由基含量增加,可能是产后气虚血瘀证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4.
颜面神经麻痹又叫歪嘴风,是由于外感风邪引起的一种口眼歪斜症,多发生于体质瘦弱的老龄家畜或幼驹。近年来,我院根据该病不同病期的临床表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23例,治愈116例,死亡7例。现将各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药物及用法 凡成年马匹不分品种、年龄、性别、体况一律耳后窝皮下注射肾毛合剂10毫升(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升、2%硝酸毛果芸香硷5毫升,注射前混合),马驹酌情减量。 (二)疗效 先后试治胃肠卡他17例、痉挛疝7例、结症15例、直肠蓄粪1例、肠管不全麻痹3例、胎动性疝痛2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6.
奶牛胎衣快速脱落法笔者从1984年起,通过100余例试验,奶牛产后快者注射后5分钟、慢者注射后30分钟胎衣可完整脱落。但对产后时间较长、脐血管中血液变黑、发紫时,该法无效。材料100ml注射器一具、18号针头1只、脑垂体后叶素10ml(100IU)、...  相似文献   

17.
将30头健康、经产、处于围产期的黑白花乳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从产前28 d开始,低能量组乳牛饲喂《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0)》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对照组乳牛饲喂《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高能量组乳牛饲喂《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产后各组乳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第56 d结束试验;采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摄入不同能量的围产期乳牛肝活体组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丰度。结果,不同能量组乳牛肝LDLR mRNA丰度产前至产后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和120%能量组肝LDLRmRNA丰度在产后14 d达最大值,且产后均高于产前(产后56 d除外,P<0.01或P<0.05);而80%能量组产后1 d即达到最大值,产前14 d至产后14 d,LDL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00%和120%能量组;产后28~56 d,120%能量组显著高于80%和100%能量组(P<0.01)。表明围产期乳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LDLR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丙酸睾酮对神经脱细胞支架桥接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选杂种犬6只,手术制备坐骨神经3 cm缺损模型,并用同种异体神经脱细胞支架桥接修复,将修复犬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犬修复肢小腿外侧注射丙酸睾酮;对照组在犬相应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个月,行肌电图检测、腓肠肌湿重比率、腓肠肌和修复神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腓肠肌湿重比率分别是(77.73±2.72)%、(64.59±3.98)%,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21.23±2.23)m/s、(15.7±1.02)m/s,波幅分别是(1.64±0.89)mv、(1.28±0.82)mv。两组间湿重比率、传导速度、波幅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中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多于对照组,板层结构清晰完整且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丙酸睾酮对同种异体神经脱细胞支架桥接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和生理功能恢复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牛颜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上比较少见。1982年10月,采用电针治愈一例。 症状 精神沉郁,呆立。在耳下垂,耳内流出脓汁,左侧上下唇松弛,口流诞,口角有白色泡沫。左眼闭合,眼球明显下陷。以针探刺左侧耳朵、面部及上下唇皆无反应。  相似文献   

20.
我场自1984年以来,对娩后奶牛一律在产后半小时内肌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50单位(每支1毫升含10单位)。在产后半小时到5小时内一般都能使胎衣全部排出,最迟一例在产后8小时排出。共试治53头,无一例胎衣不下,并对5头奶牛作了对照试验,产后除喂益母草浸泡液外,不予药物注射,结果2头奶牛胎衣不下,后来虽然治愈,但配种却很困难。可见,产后注射垂体后叶素,不但能止血,而且还能促进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