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河北唐山市协和医院重症监护科的一位护士,牛丽艳在武汉疫情爆发后,主动请缨前去一线支援。回想下定决心的那天,她拿着手机,看着与领导的微信聊天界面,脑子里蓦然闪过的是家人的面孔与当下严峻的疫情形势,她心里不是不害怕、不是不紧张,但犹豫只是一瞬,最终发过去的消息简单又清晰——“领导,如果有需要”的话,我随时可以走。  相似文献   

2.
平凡的坚守     
崔骏 《法人》2020,(2):58-59
暴发自武汉的新冠肺炎,像一团乌云,笼罩在各个城市上空。疫情来势汹汹,令人措手不及,好在社会各界火速集结,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疫"行动拉开大幕。在此期间,医生、警察、军人、志愿者冲向前线,奋勇战"疫",但更多的人以尽忠职守的方式,努力维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他们是另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是这场疫情中最温暖而持久的一束光,请不要忘记这些平凡人的坚守。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将每个人抛入一个无形的战场。在这场战役中,社会各界以自己的方式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保障。疫情可以隔绝空间,却不能隔离勇敢,不能隔离责任,不能隔离爱。有一份力量就出一份力量直到他去世,人们才知道他的名字叫何辉。2020年2月3日,武汉一名志愿者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抢救无效去世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经澎湃新闻核实,去世的志愿者名叫何辉,今年54岁,是武汉医护人员志愿者车队的一员。医护人员志愿者车队的职责是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下班。  相似文献   

4.
天使英雄     
2020年2月26日,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中国新闻社摄影记者拍下了一名值班医护人员的工作照。照片中,挂满水珠的厚厚的护目镜后面,是一双略显青涩而又坚毅的眼睛。我们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长相都被严密包裹着,但她们有一个共同身份--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那双眼睛告诉我们,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在危难来临之际,每个人都是英雄。  相似文献   

5.
彭飞 《法人》2020,(2):56-57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地防控力度日益加码。为了避免病毒跨域传播、交叉感染,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总要求下,大到一省、一市、一县、一乡,小至村委、街道、社区、小区,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势在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然而,在此期间,有些地方政府的政令出台越过了红线,治理标准踩踏了界线,执法手段超出了底线。一些执法不公正、不文明,甚至过度执法、简单执法、粗暴执法等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深圳,这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她带给了我们很多触动和惊喜。走在深圳大街小巷上,连空气里那种潮湿的气息,也含着甜甜的味道。我们喜欢这样的城市,可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却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道不知所措的难题。面对爱情,我退却了。今年28岁的吴萌是深圳小有名气的律师,两年前来到深圳。应该说她的外表不是很出众,但是在人民南路那间装修得很独特的小小咖啡厅里见面的时候,我强烈地被她那种高贵的气质所吸引。她的衣着打扮无可挑剔,言谈举止间流露着模仿不来的优雅。她在我面前用小勺慢慢地搅动着咖啡,她的故事也像热咖啡升腾的缕缕气息,轻轻地…  相似文献   

7.
在迎来庚子年时,人们未曾料到这个四年一遇的闰年,竟会有如此巨大百年一遇的国难危机、全民上阵的重大战事。在看到第一支医疗队时,人们未曾料到这个身处危难的湖北,竟会逆行而来如此众多百里挑一的卫国战士、全员过硬的救援铁军。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武汉告急,湖北告急,从除夕前夜起,来自全国的300多支医疗队共4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打响生命保卫战。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候做最美逆行者,从四面八方辞别亲人来到最危险的地方,无惧无畏、勇往直前、坚守阵地、英勇战斗,顽强地从死神手里抢人,最终打赢了武汉和湖北疫情防控阻击战,铸就了一座永载人类史册的不朽丰碑。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和响当当的英雄。战疫烽火连三月,举国平安才是春。随着湖北疫情形势好转,一部分援鄂医疗队正陆续有序安全撤回。离别时刻,各支医疗队都留下了累累硕果,也留下了永远难忘的感动瞬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鈕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本刊编发本组报道,旨在记录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向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贡献的一切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英雄们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致!  相似文献   

8.
还俗     
江俊涛 《法人》2013,(10):88-91
大小姐——,大小姐——!随着两声喊叫在街巷里响起,一阵咚咚咚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接着就看见一个身影箭一般飞奔而来,把一个和尚撞得在原地转了两圈。和尚好不容易稳住了神,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姑娘,正喘着粗气哩。和尚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少安毋躁!姑娘微微红了脸,抬头瞥见和尚正垂目而立,头顶上的六个疤痕就像马蹄踏过的印记。她忽然觉得好玩儿,就轻轻地吐出一句你这大头和尚,挡我路干啥?拦路不是好狗!和尚说,阿弥陀佛,惭愧惭愧!就在和尚抬头的一瞬间,姑娘看到了一张白生生的脸,两道眉毛就像狗尾巴花一样  相似文献   

9.
14岁在很多人看来都还属于“小小年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几乎都还很懵懂无知,且大都尚在中学校园中刻苦求学,纯真得犹如一张张白纸、一杯杯清水。但在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城中村里,一名来自肥东县农村的14岁少年却已不再单纯,在餐馆打工的他专找漂亮女孩下手,在短短一个月里先后持刀强奸了6名女孩。并且在每次作案得手后,他都会要走受害女孩的手机号码,以便监控女孩是否报警。别看他年纪不大,作案手段却极其老练,每次作案后都会清理现场,为了作案方便且不留下证据,他甚至随身携带避孕套……  相似文献   

10.
丁律师素描:平平淡淡才是真在有的人看来,口若悬河、滔滔雄辩、慷慨激昂、力挽狂澜……这才是律师的名片。然而,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风格:沉稳、干练、低调、务实,就像他的名字。他长相敦厚没有出众的外貌,衣着朴素没有华丽的包装,言谈举止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潇洒自如、侃侃而谈,甚至发言辩护时还夹杂着较浓重的家乡口音。他不是那种爱显山露水、锋芒毕露、见面不到三分钟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然而交往弥深,你就能感到,他的举手投足之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魅力和韵味,就像一杯珍藏久远的酒,或者说,像一曲深沉、隽永、悠扬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察》2012,(19):24-26
"房子够大,质量蛮好。在这边生活还方便,到附近公园走着也就10分钟。要不是拆迁,我们可住不上这样好的小区和房子。"说起拆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和园"安置小区居民陈绍梅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在合肥,对拆迁表示"满意"的绝不是陈绍梅一人。城市发展,立新须破旧。拆迁,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绕不开、躲不过的一道题;拆迁,更因容易引发各方利益冲突,被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难"!然而,在安徽省合肥市,这"第一难"却并不难。滨湖新区启动区36万平方米的拆迁工作,完成时间仅仅用了10天。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夏日的某一天,江苏宿迁市泗洪县高庄镇桥头菜市场,一个40岁上下模样的细高挑男人正站在一个卖西瓜的摊位前。他挑了两个不大的西瓜后,很随意地从身上掏出一张崭新的50元钱递了过去。卖西瓜的农民迎着白花花的太阳看了一下,而后找给了他42块8毛钱。他接过钱,把西瓜放在自行车车篮里,骑上车就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还哼着小调,看得出内心甚是得意。可刚走不远,忽然一个男人的吆喝声从背后传来:喂,站住!他冷不防吓了一跳,心想这下跑不了了,被人识破了。在自行车上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后,他停下车回头看。但令他意外的是,吆喝他的人竟然不是卖西瓜的那个农民,而是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方脸男人。  相似文献   

13.
故乡的小河     
久未亲近故乡的小河,就如同久未回乡探视年迈的母亲一样内疚,那潺潺的流水总在童年的往事中泛起粼粼的波光,诱我泛舟以往,执意打捞恍如昨日的故事。大学毕业后进了军营忙于工作,再难以亲近故乡泥土的芬芳,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故乡的小河没有壮阔波澜,只有…脉细水,在季节的律动中丰腴或枯瘦,在春夏浓荫的覆盖和秋冬枝影的抚摩中滋养着一方儿女。小河浅而不失凝重,并不喘息的河水宁静得一点也不像赶路的样子,夹岸的杨柳上儿曲吗鸣,牧笛清脆悦耳,吆喝声、呼喊声声声入耳,便是一笺画笔永远难描的乡间诗情。岁月在不断改变着世界的容颜,但它带不走我对小河的热爱和眷念。它坦荡尤漪中给我灵气和智慧,给我养分和动力,像故乡人的勤劳朴实和坚毅一般影响了我,给我信心和力量。故乡人那一张张脸好似秋天翻犁的黄土地,沟连沟,坎连坎,无意间映出厚重的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父辈们斥牛的吆喝伴着清清的流水送入我的耳畔,父亲那被生活的重担压成弓一般的背,把我做成箭,从犬吠鸡鸣的l山村射到了军营。黄昏,听夹岸的杨柳藉了微风在温暖的阳光里悄声细语,看大雨洗濯过的天空,仿佛把季节的绚丽和深沉揉和成湛蓝。斜倚着杨柳沧桑的虬干,牧着那在绿地毯上白云般游移着的羊群,面对夕阳中泛着金光的河水,于握诗书一卷,轻吟缓诵。偶见一片落叶轻柔舒缓地飘落于一弯清水中款款飘向下游,蛙鼓清溪,鸟语互答,那份恬静淡雅的意境中人早已为卷册的馨香所陶醉,待到从书中醒来已是月上柳梢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