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夷山脉蜿蜒起伏,苍松叠翠,千姿百态,像母亲健壮的手臂。又像一条彩带,连结着闽粤赣边陲的结合部福建省武平县。1910年4月8日(农历二月廿九),刘亚楼就出生在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刘亚楼原名刘振东。生父刘克芳,生母曹秀孜,家住月形下。刘亚楼就诞生在一座破旧的泥木结构的上厅右厢房里。在那苦难的岁月里,克芳夫妇硬朗朗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2.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福建武平湘店人,从红四军时期就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冲锋陷阵、指挥作战。在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刘亚楼屡立奇功,有“智将”的美誉。建国之初,刘亚楼受命负责组建人民空军。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他带领空军党委一班人,奇迹般地建设起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4月8日,是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刘亚楼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人生有限,做事无限。刘亚楼司令员在55年短暂的人生里,为建立新中国和空军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多次表扬:刘亚楼当空军司令,很有成绩;邓小平夸他从军3年就当师长;朱德誉之为"军人标杆";陶铸赞他"豪情才气两干云";同辈们说他是"喝过洋墨水、兼具现代意识和科学观念的老红军"。历史折射过去,更指引未来。回顾刘亚楼司令员光辉的战斗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史上,有一位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和成长呕心呖血、毕生奋斗,作出重大贡献,并为空军广大指战员永远缅怀的人物,他就是人民空军的组织者和建设者之一,空军第一任司令员刘亚楼同志。刘亚楼同志原名刘振东,一九一○年二月诞生在福建省武平县桃澜区大洋泉村一个世代务农的贫苦农民家庭。他从青年时代,就投身于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排、连、营长;支队、  相似文献   

5.
一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1910年3月生,福建武平人.18岁参军,19岁当团政委,23岁已是赫赫有名的长征先锋师--红2师(即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第2师)政委(后任红1师师长)了.到陕北不久,就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1938年,毛泽东派刘亚楼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6月间,中央军委任命刘亚楼为东北民主联军(后改为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参谋长.  相似文献   

6.
何立波 《湘潮》2005,(5):4-10
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位著名高级将领,为新中国空军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自1929年古田会议前夕起,刘亚楼就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刘亚楼坚定地拥护和贯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决策及战略构想,深受毛泽东的信任和器重。刘亚楼和毛泽东之间,有着特殊的将帅情怀。毛泽东半开玩笑地对刘亚楼说:“你说留在后方没出息?那好,我10年不准你上前线”1910年4月8日,刘亚楼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8月,19岁的刘亚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个月后,刘亚楼参加了…  相似文献   

7.
<正>刘亚楼是新中国57位开国上将之一,无论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艰苦创业的和平时期,他都作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他的妻子是一位有着苏联血统的姑娘,他们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结为连理,共同演绎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伴一生刘亚楼,原名刘振东,1910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也曾有过一位童养媳。可是,在刘亚楼18岁那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后,她却被民团抓走了,不久便被迫嫁往他乡。  相似文献   

8.
离开国内战场8年之久的红军名将刘亚楼,1946年春突然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前身)参谋长。刘亚楼重又回到我军,这与时任大连市委书记的韩光从中联系分不开。刘亚楼和翟云英结为伉俪,还是韩光作的媒呢。不久前,笔者在北京中纪委大院拜访了原中纪委常务书记韩光,听他讲述他与刘亚楼在东北共同战斗的难忘往事早在1938年4月,时任抗大教育长的刘亚楼,被中央军委选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下半年,他告别抗大,经新疆踏上赴苏行程。到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后,他刻苦学习马列理论和现代军事知识,而且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9.
1949年4月,正当刘亚楼准备率十四兵团挥师南下,参加解放中南广大地区的战斗时,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为参谋长。此后,刘亚楼把毕业的精力献给了人民空军的建设事业。以最快速度组建航校1949年10月24日,苏联援助我国建设航校的首批专家23人乘火车到达北京。25日,刘亚楼组织起两个联合勘察小组,指定吕黎平负责一个组,请苏联歼击航校校长顾问参加,勘察航校校址,并确定以早开学、节经费、环境安全、适于空中训练为原则。不久,两个考察组认真考察后,将考察的结果向刘亚楼作了汇报,刘亚…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正当刘亚楼准备率十四兵团挥师南下,参加解放中南广大地区的战斗时,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为参谋长.此后,刘亚楼把毕业的精力献给了人民空军的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1.
刘亚楼于1938年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二战爆发后,刘亚楼参加苏联红军当了参谋,并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建立功勋,让苏军高层对他刮目相看,多次动员他加入苏联国籍,但都被刘亚楼谢绝了。  相似文献   

12.
周恩寿是周恩来的同胞弟弟,他生于清光绪三十年二月廿三(1904年4月8日),名恩寿,字同宇,也叫过桐宇.由于周恩来投身革命,长期遭敌人通缉,要求受他牵连的主要亲属改名回避;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要求他的亲属不要说出与他的关系,以免受到特殊照顾,因而,周恩寿从1928年起即一直以"同宇"为名.  相似文献   

13.
1965年5月3日,湘店公社一条弯弯曲曲的石路上,行色匆匆地走来几位解放军战士。他们找到刘亚东,要他和刘协昌(刘亚楼同父异母之弟)立即随他们去上海。“出什么事了?”“刘司令病重。”刘亚楼是半年前患病的。1964年8月18日,他随李先念  相似文献   

14.
在57位开国上将中,刘亚楼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一位。他深受毛泽东的器重和厚爱,当兵三年就当上了师长,他亲手创建的人民空军,短短几年就令美国为之侧目,他被列为世界十大空军人物。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4月7日晚8时,央视第7频道《军事纪实》栏目播出了"清明祭"特别节目《永生的神鹰——杜凤瑞》。1958年10月10日,河南方城籍空军飞行员杜凤瑞驾机在福建龙田上空,一举击落2架、重创1架敌机后血洒长空。杜凤瑞被国防部授予"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生前所在大队被命名为"杜凤瑞大队",英雄故里改名为"凤瑞村"。他的英雄事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并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16.
正1937年春,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和毛泽东将在保安的"中国红军大学"迁往延安,并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刘亚楼任教育长。不久,胡耀邦来到抗大学习,就此开始了他在抗大的一段经历。入抗大学习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此前,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在中共抗日主张的感召下,满怀抗日救国  相似文献   

17.
正一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到空军某疗养院检查工作。他一到疗养院,见院内遍地枯枝败叶,杂草丛生,心里很不高兴。第二天清晨,他带领随行人员拔杂草、扫路面。该院院长听说刘司令员亲自带领人员打扫卫生,马上跑步到刘亚楼跟前,检讨自己工作没有做好。刘亚楼严肃批评说:"你看你把这么好的疗养院经营得像个什么样子,活像个没落的王朝!"接着,他把疗养院的负责同志都召集在一起,交待说:"空军疗养院要以为  相似文献   

18.
杨槐 《党史纵横》2015,(2):23-25
一1948年夏末秋初,东北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刘亚楼奉司令员林彪之命,造访东北局社会部,与汪金祥部长、陈龙副部长商谈辽沈决战中的情报战的问题。刘亚楼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作战地图铺在桌子上,招呼汪金祥和陈龙上前观看。地图上,东北人民解放军各纵队攻击方向的红色箭头,全部指向锦州。刘亚楼张开双手,做了一个包抄锦州的手势,言简意赅地说:"毛主席是这样考虑东北问题的,他提出先打锦州这个蛇头,扼住东北国民党军的七寸,这条巨蛇就难掀大浪。毛主席把这个作战目标叫做关门打  相似文献   

19.
刘亚楼(1910.4-1965.5.7),福建省武平客家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25日出任首任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1959年起历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今年4月,是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本刊特开辟纪念专栏陆续刊登文章、图片,以纪念这位在革命战争年代和人民军队建设中屡立奇功,享有"智将"美誉的开国上将。  相似文献   

20.
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提出建立空军的问题。10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第4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告正式成立。1950年4月,毛泽东给《人民空军》杂志创刊号题词:“创造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