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延安回来,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照理说我对窑洞并不陌生,我是在窑洞里生,窑洞里长的。我对窑洞的熟悉,就像对一件穿旧了的衣服,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但是,当3年前,我初访延安时,这熟悉的土窑洞却让我的心猛然一颤,以至于3年来如魔在身,萦绕不绝。因为这普通的窑洞里曾住过一位伟大的人,而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生产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般地生产了出来。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斗争的心脏,  相似文献   

2.
调查     
《廉政瞭望》2012,(11):11
千军万马考公务员、官场里随处可见的官腔官话官架子、官员特权、跑官要官……这一系列现象都是官本位的典型表现。以下各类表现越多说明"官  相似文献   

3.
位于西安城内七贤庄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简称"八办")纪念馆,是我党1936年至1946年间设立在国民党管辖区的"秘密交通站",是连接延安与海内外的重要枢纽和桥梁。抗日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青年从祖国各地和海外辗转来到作为延安南大门的"八办"又通过这座红色桥梁奔赴延安。如果说延安是培育国中革命人才的摇篮,那么"八办"就是指引人们投身革命的指路明灯。八百里山路奔延安走进纪念馆,首先看到两张照片和一份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名单。一张照片上,在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几位青年在艰难跋涉;另一张照片是原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4.
一说起党课,人们的脑海里就闪过一间课堂、一张讲台、一个茶杯旁的讲课人.然而,有一堂党课是那样的特殊,改变了传统党课模式的概念.它在我的印象中是那样深刻,一直在记忆中抹不去.  相似文献   

5.
调查     
《廉政瞭望》2012,(21):11-11
千军万马考公务员、官场里随处可见的官腔官话官架子、官员特权、跑官要官……这一系列现象都是官本位的典型表现。以下各类表现越多说明“官瘾”越大,哪些曾经或正在困扰您?(据搜狐、人民论坛联合调查)  相似文献   

6.
莫"打官腔"     
俗话说,官升脾气长。和当官的近距离接触少,谁个长没长脾气,无从知晓,但"打官腔"者倒时有所见。 某人官不大,架子不小。说话不是拿腔作调,就是从鼻孔里往外哼。下面来请示汇报工作,他分明可以当场拍板,却鼻孔朝天,一脸不耐烦: "不早就跟你说了嘛,这事哪能说办就办,回去等着,研究研究再答复你,去吧去吧。"一件本不难办的事,非得让你跑个三五趟不可,不这  相似文献   

7.
易汉文  崔秦睿 《广东党史》2002,(1):47-47,50
延安——广州,山重水复,相隔数千里。但是,任凭座座高山,条条江河,也无法阻隔延安与中大的真挚情缘。  相似文献   

8.
官气     
郭庆晨 《党课》2009,(2):124-125
区别于“民”、经过政府任命的公职人员,乃为“官”。既为官,就难免带点儿官的样子、官的做派、官的架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官气”。  相似文献   

9.
美哉延安"常委楼"袁敏杰据人民日报9月2日登载:在延安,有栋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常委楼"的简陋的4层平顶砖楼,共16套住房,每套建筑面积仅56平方米,没有客厅、没有阳台,室内设施简易。这16套住房里住着延安地委、行署的领导同志。周围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楼...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在报纸上读到一些谈论“官牌子”的短文,如《为人民千古流芳》、《首富县里的“穷官们”》等,这些文章说的是为官之道,读来颇有兴味,也颇有一些感慨。 现时中国社会有一种风气,以“官牌子”吓人。社交场合,官员们车来车往十分张扬显赫,有人从小汽车里一出来,就递上一张名片(老百姓称之为官牌子),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摆出一副官架势,别人便被吓住了。 这种“官牌子”的重新现世,是喜是忧众说不一,笔者则以为忧多喜少,因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某些人眼里似乎还是靠“官牌子”支撑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名篇《纪念白求恩》,使白求恩的名字家喻户晓.在白求恩纪念馆内,有一幅经典的油画,画面是毛泽东亲切会见白求恩时的情景:在延安一间陈设简陋的房间里,毛泽东与白求恩在一张桌子两边面对面坐着,交谈甚欢.画面尽管传神,可惜这是画作,不是照片.前几年,突然出现的一张毛泽东与白求恩在延安时的合影,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相似文献   

12.
侯党生 《党史文汇》2010,(11):27-28
1973年6月9日,一架执行外事任务的专用飞机在延安飞机场降落。当飞机的舱门打开后,欢迎的人们惊喜地发现,陪同越南客人到延安参观的竟是深受老区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于是,周总理回到延安的消息便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在这座高原山城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针对调查研究中眼睛向上的飘浮作风、知识分子不愿与工农接触、不愿或不敢向他人和他国学习、摆"官气"的官僚主义、干部子弟的优越感、对党外人士不能平等相待、国与国之间的沙文主义等现象,毛泽东对调查研究中的架子、知识分子的架子、学习中的架子、领导干部的架子、干部子弟的架子、对党外人士的架子、米高扬和斯大林的架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这些论述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这些论述同样具有丰富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家珍藏有延安时期的两张毛泽东木刻像。 这两张毛泽东木刻像,是我的伯父杨廷宾1945年在延安的作品。 一张是1945年4月23日,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党代表大会。5月2日延安《解放日报》全文发表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随同重要报告,刊登了毛泽东的木刻像。  相似文献   

15.
上了年纪的人,总爱怀旧,而我每每想及的,多是那延安时期给朱德总司令当警卫员的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在和朱总司令朝夕相处5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至今仍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他是那样平凡而又伟大,那样可亲而又可敬。他的德操,他的形象,不仅影响着我的一生,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后辈。1940年金秋时节,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亲,抗日前线硝烟滚滚。当时,我正在延安军委总政治部保卫部学习。一天上午,我和学员们一道向课堂走去,忽然一位仪表堂堂的高个子军官把我拦住,严肃而又认真地向我宣布一道上级的命令:去朱…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蔡锷中路有座著名古祠.是祀奉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的。汉灵帝时,张仲景被举为孝廉.后官至长沙太守,人称“张长沙”。  相似文献   

17.
用川普说评书谁最能代表当代成都的“俗”文化呢?成都人会很肯定地告诉你,李伯清。据说,1994年,所有的成都的时尚青年腰里都要别一个随身听,耳机里传出来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李伯清的“散打评书”。和所有的成都人一样,李伯清将见面的地点选在一家茶馆。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里的城市,在宽巷子、在春熙路、在府南河边,随便拣一张椅子,叫一杯5元钱的茉莉花茶,就可以坐一天,发呆、摆龙门阵、掏耳朵、打麻将都可以。有时候,还会有说金钱板和唱四川清音的艺人,不过,更多的时候,茶馆里摆的是大屏幕背投。李伯清也是在茶馆里长大的,眼看着记者坐在他…  相似文献   

18.
延安,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无数热血青年向往的圣地。在距之数千里之遥的鄂西北,在秦巴山系的重峦叠嶂中,在滔滔奔腾的汉水之滨,有这样一座小镇——草店镇,在抗日战争初期(1938.10——1939.6),被众多曾战斗于此的革命前辈誉为鄂西北的“小延安”,成为武当山地区抗日救亡的“红色之都”。 一、群英荟萃,共赴国难 草店镇位于湖北省  相似文献   

19.
正张家口作为塞外名城,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军事重镇,又是一处早期革命的策源地,更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它在历史上曾经两次解放,为我党接管大城市积累了经验,开拓了一方文化的热土,打造了一座人民的城市,被誉为"第二延安"。斯大林下令鸣礼炮21响,庆祝张家口首次解放张家口市,又称"张垣""武城",在抗日战争以前是我国察哈尔省的省会,是沟通西北的要道。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为官僚主义画像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上,讲到官僚主义的问题,念了一首咏泥神的旧诗,用泥塑神像来比喻官僚主义者。他说,除了三餐不食这一点不像外,官僚主义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