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基因。而优秀家风可以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资源,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家风更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生活细微之处、实际之处。从某种意义而言,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表现,更是一个社会精神代表。深入研究优秀家风的传承,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2.
3.
《学理论》2016,(5)
当今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和融合越来越激烈,不仅表现为经济之间的竞争,更多表现为文化之间的较量。而文化的内核即价值观,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即是对社会主流文化本质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本文着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内在逻辑进行研究,进而为探索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提供依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为新形势下应对西方"西化""分化"阴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廉政思想为批判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在新时代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又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内涵。马克思廉政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属性层面有内在统一性:作为政治伦理文化,从传统意义的价值属性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作为社会道德文化,从受众主体的覆盖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作为价值尺度文化,从衡量社会有机体的评判标准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马克思廉政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主体层面有内在统一性:国家层面的内在逻辑性、社会层面的外在关联性、个体层面的稳定性与普遍性。明晰二者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新时代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持续推进自我革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1)
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自身存在的四大职能以及高校的文化自觉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内在使命和应有之义。高校应发扬自身的人才、传播和文化优势,主动作为,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平台、传播平台和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铸就思想共识、锻造国民精神气质、提升综合国力的作用,既是一项复杂的"铸魂工程",也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在全党全社会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党员干部理所应当成为带头人,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效仿和追随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0)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从丰富的红色文化中汲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学术界从内生与外诱两方面剖析了影响红色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从整合与传播角度探讨了红色文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宪亮  崔辉 《学理论》2010,(20):10-11
培育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理论学习为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教育育人作用;以实际工作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实践行动在培育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实践育人作用;以建章立制为服务保障,充分发挥法规制度在培育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制度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社会生活,使其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此,一要充分利用社会舆论强化其价值导向和行为规约作用,打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二要健全赏罚机制,通过公正的社会赏罚,形成抑恶扬善的社会氛围;三要加强载体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渗透于先进典型、文艺作品、物化环境等生动形象的载体,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可依靠绩效路径落实;作为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可通过保障路径落实;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可依靠激励路径落实。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9,(10)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因此,面向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然而,目前各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并不完善,应针对问题,积极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0)
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精神的纲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育人体系之中,发挥高校为社会输送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作用,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课题。本论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注意的问题和如何融入高校育人途径方面进行探讨,以拓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家风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家风影响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浸染家风。家风作为带着亲情的道德规范在传承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的微观基础和文化土壤。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继承我国历史上重视家风建设的传统,通过家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14.
王翠  张元 《理论视野》2014,(2):72-7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需要加强对主流媒体宣传阵地的建设,开辟民众参与和监督的平台,创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在传播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作为主体的民众的现实利益诉求结合起来,确保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使主体在社会实践的动态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其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作为系统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头脑的有效路径如下:思政课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研究课程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切实做好"三进"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也是思政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党校学员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加强党校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和推进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思想理论教育与干部党性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3)
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因此,探索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就成为所有高等学校工作者需要面临的主要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从如何提升理论认知,促进价值认同,形成实践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为培育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进而树立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观自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言简意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建设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有利于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其中的智慧从而形成价值认同与价值共识,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路径,是使其"大众化"、实现价值输出和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本质与价值原则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意蕴与基本依据等理论问题,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面转化到实践层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的美好愿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美好愿景的重中之重,也是最终归宿。青年群体作为践行主体中的特殊主力军,如何发挥青年群体的作用,如何在个体、社群与国家等不同层面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立足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与中国青年群体的现状,可从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现实状况两个维度,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层面,分别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