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发展小城镇与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市场启而不动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收入低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具有密切关系。增加农民收入 ,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 ,减少农民数量 ,提高城市化水平。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 ,根据我国国情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并举 ,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发展小城镇 ,重点是提高小城镇对人口、产业、资金等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道路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道路的再探讨柯淑娥1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促使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但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以发展小城镇为重点的城市化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占据主导地位。重点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乡镇企业发...  相似文献   

3.
魏杰 《理论视野》2003,(5):21-22
所谓城市化战略,就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把哪一种类型的城市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点。对于我国到底应选择何种城市化战略,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大致上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主张选择大城市战略,即城市化主要靠发展大城市;第二种意见是主张选择小城镇战略,即主要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而实现城市化;第三种意见是主张选择体系化战略,即通过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而实现城市化。我们认为第三种意见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与四川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大战略”是对发展小城镇重大意义的高度概括。城市化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就四川省而言,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截至1998年底,四川省城市化水平只有175%,接近改革开放前1978年全国的平均水平。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175%表明四川省还有占总人口的825%的人处于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这样严重的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必然加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因此,四川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加速城市化进程,已是当务之急。一、小城镇建设在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5.
三元经济结构背景下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路径依赖模式主要是通过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实现其人口转移与产业结构转变的城镇化方式来进行的。而本文对1978—2002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相关统计指标的计量分析发现,乡镇企业无论是其产出还是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总体上都趋向于弱化,并且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递减规律。由于“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传导模式中前者核心功能的减弱将必然导致后者传导机制的阻滞,因而,必须对这种农村城市化的路径依赖模式予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要防止农民工一窝蜂的涌向大城市,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工更多地流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方式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大批农业人口涌入城市,他们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也给我国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年初中央发布一号文件,提  相似文献   

7.
农村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的农村应该走城市化道路,而非城镇化道路。农村城市化应该通过申型城市辐射发展模式来实现。城镇化是实施小城镇模式,实际上,中国所实施的小城镇策略在现实申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由于市场经济基础薄弱,精神文化基础相对落后的特点,小城镇建设更多依赖于以交通带动为主体的“马路经济”和以资源发掘为主体的“开采经济”,缺乏促进农村经济深层次变革的市场机制,缺乏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文化底蕴,因此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着盲目发展的弊病。位于鄂西北山区的谷城县石花镇,在产业优势、市场升级和文化积淀上做文章,充分发挥了小城镇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辐射和推动作用,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带动了城镇和农村的共同进步。文化内涵有没有用在老一…  相似文献   

9.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准城市化是我国加强城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进行准城市化建设有利于调动乡村居民资金投资城镇化建设,加快乡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小康建设效益;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繁荣农村经济;有利于提高我国乡村居民防卫现代战争的能力。但是准城市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推进,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是加快农村过剩人口向县城及县以下城镇转移 ,逐步解决人与耕地严重失衡的矛盾 ,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所谓城市化 ,就是化农民为市民 ,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二产业、三产业 ,化传统农业的生产、交换和生活方式为现代生产、交换和生活方式。深刻认识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消极影响 ,突破体制性障碍。实行“大中小并举 ,以小城镇为主”的基本方针。运用市场机制 ,动员民间力量投资小城镇建设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 ,探索适应市场机制的土地流动方式 ,使小城镇建设充满活力 ,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浅探龚军探讨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利弊得失的理论文章已经不少,但是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理论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中也没得到妥善的解决。因此,探讨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就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14)
中国农村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10年前就已经为中央决策部门所重视,当前小城镇建设及其相关的政策问题再度引起广泛讨论。这是因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市场疲软、增长乏力的局面因受城市化滞后的影响而难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工业步伐加快以及房地产的开发,松江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都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化的发展使本地居民以农村散住为主转向基本以小区集中居住为主;工业化进程加快,吸纳了数十万外省市务工人员来到松江;房地产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本市外区县导入人口.  相似文献   

14.
从珠江三角洲看,农村城市化主要有"城市化"和"城镇化"两种表现形式.城市化(可称为外源类型)是指在原有城市的扩张过程中,城郊村落被纳入城市区域,从而实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型.城镇化(可称为内源类型)是指在农村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传统农村成长为现代小城镇.在以上两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原有的村民自治转型为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村民委员会转变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转变为市民.  相似文献   

15.
陈绍田 《求知》2009,(1):34-35
一、郊区城市化建设的形势和任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郊区城市化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按照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以11个新城和30个中心镇为重点的郊区城市化发展战略.坚持规划带动、基础设施带动、公共服务带动、素质提升带动、体制机制带动,全面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用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档次和水平.我市郊区城市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07年,小城镇总投资达到210亿元以上.新建住宅楼72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主要是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来吸纳就业人口的。长株潭城市群尚存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等不利于发挥城市化吸纳就业的问题。长株潭城市群化解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采取新型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7.
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邹克俭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工业的兴起,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小城镇的繁荣和兴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功能的逐步完善,反过来又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0,(13):39-4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以及房地产的开发,松江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城市化的发展使本地居民以农村散住为主转向基本以小区集中居住为主;工业化进程加快,吸纳了数十万外省市务工人员来到松江;房地产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本市外区县导入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松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关注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和文化需求,建设和谐文化,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有两万多个小城镇 小城镇如何撑起一片“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2000年我国的建制 镇已超过两万个,比1978 年增长近10倍,大约2亿多人口生活在小城镇。也就是说,在中国目前4亿多的市镇人口中,小城镇撑起了“半边天”。 小城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对解决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功不可没,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发展战略也很有必要。但从中国整体的城市化进程而言,如果在15年间转移25亿农民,2万多个并不都很成熟的小城镇,显然没有这么大的“胃口”,主力阵容应当还是大、中、小城市。国民经济研究所的专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广大农村和近10亿农 民,因而在城市化过程中, 发展小城镇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城市化不可能一步到位,总有个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发展。过快地发展大中城市,随之带来的生活水平、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城镇管理等问题,所要求支付的成本将大大高于发展小城镇的成本。从成本效益考虑,优先发展小城镇是最佳选择。 ──从农村的人文环境到城市的人文环境,农民有一个逐步过渡、适应的过程。农民往往与大城市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就是因为文化反差大,生活习惯差异大造成的。因而发展小城镇能使农民进城后比较适应人文环境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