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谈香港回归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出现大的波...  相似文献   

2.
香港即将回归,世界瞩目,中国人翘首企盼。这是应该载入史册的大事件。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时,笔者不禁感。慨万千。香港何以在100年前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别让、“租借”?英国又何以会在100年后被迫将主权归还给中国?回顾历史,正视现实,不难看出一个基本事实:香港的“租让”与回归,与中国的国力兴衰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枪炮强行轰开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面对强敌的野蛮入侵,腐败的清政府显得极其软弱无能,既没有强大的国力抗击侵略,又缺乏与对手进行外交周旋和斗争的本领,致使英国得寸进尺,迫使…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8,(6):62-64
幻想“主权”换“治权” 我们开始的说法是“主权的移交”。我记得在头几轮谈判以后,外交部条约法律司邵天任提出意见,说法律上用这种字眼不大好。因为主权本来是属于中国的,英国侵占了香港,不能说主权就归它了。因此他们建议改成“恢复行使”,这样更科学。所以从那以后我们的说法就改了。开始小平讲话还是“主权的回归”、“主权的移交”,后来就改成“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4.
幻想"主权"换"治权"我们开始的说法是"主权的移交"。我记得在头几轮谈判以后,外交部条约法律司邵天任提出意见,说法律上用这种字眼不大好。因为主权本来是属于中国的,英国侵占了香港,不能说主权就归它了。因此他们建议改成"恢复行使",这样更科学。所以从那以后我们的说法就改了。开始小平讲话还是"主权的回归"、"主权的移交",后来就改成"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5.
尽管距一九九七年还有四年时间,但一些希望目睹英国将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的中外人士,已将临海的香港酒店那年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一日的客房预订一空,有的甚至在一九八五年就已开始订房.因为在那一天,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飘扬了一百五十六年的英国国旗将徐徐降下,取而代之的是香港行政区旗帜的冉冉升起.从这一天时,香港将正式回归大陆,人们正是为了亲身体验英国结束香港殖民统治的历史性一刻. 预订客房的人,许多是酒店的常客,外籍人士中以英美籍居多,也包括一些本地居民.至于  相似文献   

6.
“九七”回归,香港社会的“变”与“不变”张广芳一、“九七”回归,香港社会的“变”随着“九七”香港主权回归倒计时针一分一秒的推移,1997年7月1日零时很快就要来临。在这一历史时刻,中英双方将庄重、严肃地举行主权交接仪式,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都会庆祝...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一天,英国内阁已发出命令派舰队开往香港,英国外交部也将此安排照会了中国政府。蒋介石接到英国的照会后非常生气,8月16日,中国外交部代部长吴国柱奉蒋介石指示召见了英国驻华大使西摩,表示中英在安排接受日本投降时,一切均依照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统帅的第一号命令行动。之后,又利用美国向英国施加压力。美国此时不愿意为香港问题影响美英关系,表示并不反对英国接收香港。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后,英国称在接受日发投降问题上,不能同意把香港列入中国战区之内c英国欢迎蒋介石以中国战区总司令的…  相似文献   

8.
去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经过谈判,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这个声明确认了在收回香港主权以后,香港的现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声明体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的构想和模式。它受到全国人民、香港同胞以及世界舆论包括英国朝野人士的同声赞誉,认为这是用和平谈判方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好办法,为当今世界和平解决历史争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9,(43)
在欢庆共和国50华诞之际,接受本刊采访的各界人士,结合各自不同的经历,畅谈了他们在这特殊时刻的感受。熊向晖(著名外交家。中美会谈时任周恩来总理助理)50年前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里说,对遵守平等互利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平等互利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这匕个字,从政治上把旧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取消了,这一原则是鸦片战争以来的旧中国政府从未享受过的。我们后来逐渐发展成的和平共…  相似文献   

10.
百年国耻与百年抗争的启示罗凤琳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一个曾经以文明繁荣著称世界过千年的东亚大帝国,在英国的鸦片和炮舰轰开国门后,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被迫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从此,香港从中国的版...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主权回归,将为深圳经济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强劲的动力。在“一国两制,主权统一”的前提下,深港两地从社会生活到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方面的互补作用不断增强。为迎接香港主权回归,推进深港经济衔接,我们需要在许多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巩固和拓展已经取得的成果。其中,深化农村股份制改革尤其具有紧迫性。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区的深圳农村地区,早在80年代末期,就拉开了农村股份制改革的序幕。进入90年代以后,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到目前为止,在深圳市五个区下辖的80%以上的行政村,原有的集体经济都进行了股份…  相似文献   

12.
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的因素分析陆卫明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法理与正义都在中国方面。英国强占我国香港领土的所谓“法律依据”,即是近代中英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活证。香港岛和九龙都是被英国...  相似文献   

13.
“水是尧时日是夏,衣冠又是汉官仪,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这是清朝末年爱国诗人黄遵宪在光绪十一年(1885)秋由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任满回国,途经香港所作绝句,看到山河仍旧,风景依然,但是已不见清朝的黄龙大旗,领土主权已归他人,沦为英国殖民地,诗人感慨万端,心情无比沉痛而写下了这首《到香港》,以表达他深挚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香港怎么办? 伴随开国大典隆隆的礼炮声,采取什么方式解决香港问题,摆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 对这个问题,在人民解放军渡江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中央已有所考虑,作出了“暂不收回,维持现状”的慎重决定。 中共中央作出这个决定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周恩来曾明确指出:我们对香港的政策是东西方斗争全局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不收回香港,维持其资本主义英国占领不变,是不能用狭隘的领土主权原则来衡量、来作决定的。我们在全国解放以前已决定不去解放香港,在长期的全球战略讲,不是软弱,不是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既善于把本质与非本质、主体与非主体的东西区别开来,又善于在坚持本质和主体的前提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毛泽东当年谈到邓小平时,说他“棉里藏针、柔中离刚”,就是指他有强烈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并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做到了二者的统一。邓小平的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于他构思“一国两制”战略决策的始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领会。一是在中央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中,坚持主权问题上决不让步的原则立场。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解决1997年以后香港采取…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英、中葡两国关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持香港、澳门原有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世界近现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怎样才能使香港、澳门主权顺利回归、平稳过  相似文献   

17.
中英为时7个月、长达17轮的关于香港94/95年选举安排问题的会谈,终因英方的不合作、不守诺,特别是港督彭定康的蓄意制造事端而无法再进行下去。但这绝无碍于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决心。相反,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中国必须及早做好收回香港主权的各项准备工作。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两位香港知名人士对记者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苏关系的转机出现在1982年3月24日。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特意选择在离中国不远的塔什干公开发表讲话,向中方发出了改善关系的重要信号。他在讲话中虽然对中国进行了攻击,但又明确表示:他们从未否认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全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反对“两个中国”;同时准备就改善中苏关系问题与中方举行谈判。由于勃列日涅夫在这次讲话230天之后就去世了,因此这个讲话被称为“勃氏绝唱”。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与我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郭建平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中国人民终于洗刷了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更加怀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敬仰他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尽管他老人家未能亲眼看...  相似文献   

20.
6月30日黄昏,英国在添马舰基地以东的填海区自行安排“告别仪式”。据传英国政府将邀请各国政要、仍然在世的历任港督以及香港部分政界、商界人士参加,整个仪式的费用由英国政府承担。入夜,中英两国高层代表及应邀前来现场观礼的嘉宾步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第二期大会堂前厅,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英国军方和中国军方仪仗队举行正式敬礼仪式。两国高层代表致词。接近午夜时分,起奏英国国歌,在乐声中降下英国国旗和香港旗。7月1日零时,起奏中国国歌,在乐富中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及香港特区区旗。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