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鹦 《江苏政协》2010,(2):49-51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溧阳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着力提升服务功能,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仍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资讯     
《北京观察》2020,(5):4-5
市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5月8日上午,市政协召开年度提案办理协商会,就"健全公共卫生机制,推进健康北京建设"有关提案进行办理协商。市政协主席吉林讲话。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通过提案对疫情防控提出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共收到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提案58件。市政协将"健全公共卫生机制,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作为年度协商议题,组织委员开展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3.
导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我们要从此次疫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为保障人民健康构筑牢不可破的坚固防线。  相似文献   

4.
2021年1月25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公立医院(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下同)承担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相似文献   

5.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思想与我国新医改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谭媛平 《求索》2011,(7):8-10
新医改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理念,就是要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此讨论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服务范围,提出了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措施。即:整合卫生资源形成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完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继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财政投入,形成制度化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稳定。“非典”的流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目光正在转向疾病的预防。而预防的实践证明,以下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群测群防群控;社区诊断。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产品、伦理学等理论视角看,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具有公共卫生服务属性.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无论是针对普通老年人群的预防服务还是针对患病老年人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均未能常规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精神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空间配置失衡,且未能分化出专门的老年精神卫生服务.政府有责任将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纳入到公共卫生服务范畴,并为其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财政保障、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8.
北京公共卫生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与政府的监管职能存在缺失现象、城市迅速膨胀和贫困人群的存在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应当完善公共卫生行为规范体系;加强政府监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发展经济,改善贫困人群的卫生环境;规范房屋出租,改善外地进京务工、经商人员的居住条件,以促进首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思想关系管理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管理方式,与传统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主要通过引导法纪规范、调适思想道德、激发精神资源来实现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科学、有效管理,从而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治理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公共卫生外交是促进各国进行公共卫生合作、建立疫情全球防线的关键举措。通过开展公共卫生外交,一方面,中国争取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满足了中国抗击国内新冠疫情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凭借丰硕的抗疫成果在全球树立了典范,通过对国际社会进行疫情通报、经验沟通、技术合作和医疗援助,推动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守护了全球疫情防线。同时也应注意到,国家层面公共卫生安全战略的不完善、一些西方国家的大国博弈旧思维,以及各国公共卫生治理理念与能力的差异等问题对中国当前的公共卫生外交提出了挑战。对此,中国应尽快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战略,秉承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大力推进全球公共卫生外交并积极贡献卫生公共产品,以巩固新冠疫情防控的全球战线。  相似文献   

11.
焦红 《政策》2012,(1):69-71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五项改革重点之一,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近年来,我省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重点,从优先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健康需要入手,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努力使公共卫生服务的阳光普照荆...  相似文献   

12.
刘激扬  ;田勇泉 《求索》2008,(2):74-76
对政府来说,实现公共卫生资源公平配置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公共卫生资源公平配置不仅是政府道德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实现社会利益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在公共卫生资源公平配置过程中,政府应当不仅要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及其公平性,而且也要保障个人的健康权利及其公平性。为此,政府责任在实践层面就体现为:制度的道德化和责任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大规模扩散,酿成全球公共卫生悲剧。应对这种人类认识还很不充分的新型病毒,需要全球携手共进,通力合作,共同抗疫。然而,特朗普政府非但没有承担起全球抗疫的领导作用,反而采取以邻为壑的单边主义做法,甚至带头质疑、断供和退出世界卫生组织,严重影响了全球抗疫合作。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做法,不仅给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多边合作造成极大困扰,也严重干扰了中美两国在抗疫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09年市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上获悉,2008年,本市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2009年,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确保完成第二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做好世博会公共卫生保障,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沈晓明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制定和落实,社会基础性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基本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全覆盖,新农村合作医疗也已全面拉开了序幕,形势喜人,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资源社会分布、农村医疗服务、医院救治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令人担忧和不安。  相似文献   

16.
《北京观察》2009,(7):25-26
2004年12月7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加强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经过全市共同努力,以“一个机制、四个体系”为核心的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就,为推进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最近,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了很多排队的老年人,他们不是在看病配药,而是等着注射肺炎疫苗——这是本市公共卫生"十二五"规划出台以后,上海市民最新获得的一个公共卫生"大礼包"。常言说,健康是"1",其他是"0"。公共卫生作为健康大厦的基石,虽然平时大多"默默无闻",但实际上对保证人们"不生病"、"少生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8.
杜创 《人民论坛》2020,(6):78-81
2003年“非典”疫情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明显提速,特别是新医改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初步搭建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筹资机制”的制度框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政府购买服务中的竞争机制等方面存在短板。下大力气补短板,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财政局:为稳定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制定了《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津贴补助实施办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目前,以湖北武汉为中心而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布及全国,全国多地实行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