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战略是当前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讨论会上,各国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看法,提出了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战略。亚洲“四小”外向型发展战略 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及时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是亚洲的新加坡、南朝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 ,我国实施的是以加工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现有的出口贸易模式是在借鉴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 ,利用前些年国内外若干有利条件形成的。同时 ,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战略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一、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必然性及成功的因素分析从历史上看 ,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之初都曾在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过进口替代战略 ,而后才转向出口导向战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共同性的限制因素 ,这就使得“贸易立国论”成为经济体实现…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1959年获得自治权,1965年8月成立共和国,是一个年青的发展中国家。1959—1967年间,它在经济上推行进口替代战略,取得一定成效,但却无法发挥港口城市对外贸易的相对优势。自从它在1968年推行出口导向战略以后,经济有了长足进展,1968—1984年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8.5%,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也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采取锐意创新的灵活进取战略,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多元化发展方针,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分别制定进口替代政策、出口导向政策、产业升级政策、多元发展政策和鼓励创新政策,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迅速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学界对是否继续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存有争议。围绕"出口导向战略",我们应该进行理论反思。第一,出口的目的在于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而非转移国内过剩;第二,要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必须保持进出口平衡;第三,进出口是国家间的需求互换,如果进出口平衡则扩外需不可能替代扩内需;第四,短期内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助推一国实现经济高增长,但不可作为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6.
一、出口导向战略的弊病 出口导向战略的基本理论前提有两个:一是一国运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立足及谋得发展.二是一国运用自身的要素优势,扩大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两个理论前提都暴露出了其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一、出口导向战略的弊病出口导向战略的基本理论前提有两个:一是一国运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立足及谋得发展。二是一国运用自身的要素优势,扩大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两个理论前提都暴露出了其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引人注目的大趋势 ,世界各国经济整体的发展都愈益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发展中国家 ,如何在贸易全球化中放弃已被实践证明错误的了“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 ,从而选择一种全方位的发展战略 ,如何在生产全球化过程中 ,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和技术 ,如何在金融全球化时代 ,面对强大的金融风险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政策抉择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旨在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刚  丁乐  顾小正  周蕊 《瞭望》2020,(18):46-47
出口以成本、质量为导向,内销则以对消费者的洞察与沟通为导向,存在本质差异。出口企业以往按订单生产,资金投入回收相对比较确定,资金安排比较简单,转内销后销售环节占用大量资金,回收时间较长,不确定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曹新一、对外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别采取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等发展模式。所谓"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是指利用本国较丰富的初级产品(指加工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动荡后的思考:略论出口导向经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震撼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余波未平,某些方面甚至还在恶化。人们在总结危机的经验教训以图重振经济的时候,对于曾给亚洲经济带来巨大成功的出口导向经济模式产生了怀疑。亚洲金融危机是不是实施出口导向模式的必然结果?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它是否已经"失灵"?这是关系到今后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经济模式和经济战略的重大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一、出口导向经济模式与"亚洲经济奇迹"所谓出口导向经济模式,就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通过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以带动整个工业化体…  相似文献   

12.
1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此次东南亚地区金融动荡是由内外各种原因造成的。外在因素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出现,国际资本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投机性游资,并且能够有组织地迅速移动,从而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产生冲击。但多数专家分析认为,更深层次、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战略和金融体制存在的内部问题和弱点。主要包括:(1)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亚洲的“四小龙”以及泰国等基本上都是采取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以廉价劳动力优势,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外部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这一战略虽然开始时在日本、韩国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由关注贸易顺差转向贸易平衡,由关注贸易额转向提高竞争力,这是贸易由“大”转“强”的必经之路。中国传统贸易战略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的外贸长期维持粗放式增长,虽然贸易数额巨大,但贸易结构和创利能力不尽合理,外贸战略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1200多名中国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在个体价值观对关系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心理账户效应和受挫感起到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自我导向价值观通过增强心理账户的成本追踪和非替代效应,对亲情和友情关系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享乐主义和人际求同价值观通过减弱心理账户的成本追踪和非替代效应,对亲情和友情关系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挫感削弱了自我导向价值观对心理账户的成本追踪、预算和非替代效应的正向影响;受挫感加强了人际求同价值观对心理账户的成本追踪和非替代效应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锐 《瞭望》2004,(17)
日本资源匮乏,所需石油的99.7%、煤炭的97.7%以及天然气的96.6%都依赖进口。虽然与1972年石油危机时相比,日本能源消耗增加了不少,但这些年来日本能源战略的转变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能源多元化的初步形成以及替代能源的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我国的外贸形势月月看好。据经贸部统计,1——10月,国内出口总额已达41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进口在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17.7%的基础上,7——10月回升了5.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将超过去年,其中出口额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个成绩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比较严峻的背景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 进口与出口的反差  相似文献   

17.
覃远春 《学理论》2013,(24):286-288
本科法学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应以出口需求作为导向。出口需求导向包括法律职业需求导向、理论研究需求导向和引领社会的新实践需求导向,由此决定的本科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不同。偏重理论灌输的传统模式和职业化模式都不是理性的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目前在法学人才毕业出口需求与教育培养的供给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出口需求需要理性化,而大学需要按照引领型新实践需求导向在诸多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出口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二,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仍未改变贸易顺差大、外汇储备多、贸易摩擦频繁的状况。为此,国家自2006年开始调整外贸发展战略,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成为中国外贸政策的取向。2011年第110届广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广州与部分外贸企业负责人和行业协会代表座谈,明确提出要积极扩大进口。基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10,(46)
<正> 中国新能源企业谨防透支性发展,重走"卖苦力"的出口老路,"抢了市场、输了未来" "出口售价不到1100美元的电动自行车,进口的锂电池成本就占了1000美元。"一位新能源企业负责人面对《瞭望》  相似文献   

20.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肖力、雷祖保撰文认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不断深化 ,要求企业以资本运营为核心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资本的市场化运动 ,带动企业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 ,实现资本增值目标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把消费者导向、竞争者导向和自身资源优势有机结合的资本营销导向战略。要以市场深化为出发点 ,从营销观念、企业业务运营、营销组织变革三个角度对这一大战略进行具体分析也谈市场深化中的企业大战略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