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88岁高龄的于佐良曾是辽宁省自愿捐献遗体首位倡议人,也是公益婚介所的开创者。6月初的一天,于佐良突然来找记者,焦急的心情溢于言表。1990年,于佐良从沈阳变压器厂工程师的岗位退休后,受聘于上海一家企业又干了将近10年。2000年,于佐良开始做公益事业,呼吁人们献血,终老以后捐献遗体、器官、眼角膜。为了宣传捐献遗体的意义,他自费跑遍了辽宁省各地进行宣传。他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9日,在上海奉贤县诞生了一头不寻常的小牛“滔滔”,它是中国第一头转基因试管牛,身上携带着人类血清白蛋白基因。这是上海医学遗传所黄淑帧、曾溢滔教授继1997年与复旦大学生物遗传所合作,培育出乳汁中带有能治疗血友病乙的人凝血因子IX转基因山羊后...  相似文献   

3.
李厚裕 《团结》2008,(6):20-21
那是1984年秋,我去上海建筑学会办公室联系工作,在那里我偶遇珠海特区政府的招聘人员老黄,他到上海来招聘建筑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我那时在上海城建学院任教,也看到过中央在广东、福建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的报导。当时上海还没有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大家仍在像过去一样按部就班地工作着。我是怀着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心上海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特别是1988年以来,每年来上海,了解和指导上海的建设。对建设上海和任务和目标,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标。(一)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开发浦东,带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开发建设不可能全面铺开,经济振兴要找到突破口。邓小平同志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黄奇帆,《邓小平开放开发思想与上海浦东开发》,《人民日报》1994年1月14日)他说…  相似文献   

5.
胡炜 《瞭望》2000,(15)
四月的浦东,涌动着“浦东开 发开放十年回顾与展望活 动”的热潮。 浦东的开发开放,从一开始就受到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热情指导。十年中,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的报告和其他重要讲话中数次重申中央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方针政策。他还十下浦东视察指导工作。特别使我们难忘的是在浦东开发开放的三个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浦东的情景。 一次是1992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刚刚在上月举行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一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  相似文献   

6.
女青年陶佩斯,原是天津市一个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勤杂工,她刻苦自学取得中文专业学历后,希望能从事教育工作。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她推荐给新组建的无线电联合公司中专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她如鱼得水,工作得很好,一年后就被评为优秀教师。 上海静安区一位厨师,自学九年,有了较高的英语水平。上海市“人才开发银行”将他推荐给某国驻沪外交机构,担任了首席译员。 这些事在前些年少见,而在今天,可以说屡见不鲜了。一股股人才流动的“活水”正在许多机关、学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7,(11)
正杨光泩,1900年出生于上海富裕人家。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学成后在中国驻美使馆工作。1925年,杨光泩刚刚回国,就跟随中国代表团出席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鸦片会议",初显外交才能的他荣任民国政府外交部顾问,被时人誉为"外交界明星"。在转任清华大学国际法教后的大型舞会上,杨光泩幸会了上海名媛严幼韵,他们一见倾心、相交情深后坠入爱河。1929年9月6日,30岁的杨光泩与25岁的严幼韵在上海大华饭店  相似文献   

8.
陈静 《团结》2009,(2):61-62
2009年元月6日,首届上海慈善大会上,民革党员、上海申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程英因多年专注公益、热心慈善而荣膺“上海慈善奖”。其实,早在2004年他就被授予上海市第一届“慈善之星”。在接受电台专访问及个人爱好时,程英不加思索地回答:“没什么爱好,最大的爱好大概就是做慈善吧”。  相似文献   

9.
李硕勋(1903-1931),四川庆符县(今高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他的主要革命生涯是在上海度过的。他给上海早期革命斗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上海大学的日子里丰硕勋1921年在四川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他转辗重庆、南京、北京,于1923年底来到上海,考入新型高等学府──上海大学。他就读于社会学系,聆听了回秋白、蔡和森、浑代英、张太雷等人的讲课,在理论上、思想上受益匪浅。课余,他与同学发起组织“平民世界学社”,出版《平民世界呼月刊,宣传平民要当家做主人的思想。1924年他被转为中国共…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O周年前夕,记者分别采访了埃及副总理兼埃中友好协会主席瓦利和埃及人民议会议长苏鲁尔博士。作为埃及高级领导人的瓦利曾两度访华。他愉快地回忆起两次访华时的情景。他说,“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1973年,我坐着火车穿越了中国的许多省份,参观了中国的工厂、农村,那时的中国经济虽不如现在发达,但人民的生活祥和充实”。“‘那次访问不但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变化,亲身感受了中国人民对埃及人民的深情厚谊,但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我十分荣幸地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那份印有周总理接见我的照片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严格地讲,他现在不能被称作“中国人”,但我们仍把他的自述列入《当代中国人心态录》栏。因为他自认为“我从来就是一个中国人。” 李慈雄,36岁,美籍华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总体工程经济系统博士。曾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企业任过部门领导。1990年开始投资中国,与上海拉丝模厂创建上海斯米克拉丝模有限公司。不出一年,原先效益滑坡的企业利润大增。其增效之快,被称作“斯米克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续前毛泽东自信地对赫鲁晓夫说:“没什么,我们自己也能对付美国这个纸老虎。”中苏之间的第一次大冲突是在1959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日子,当时,赫鲁晓夫率团到北京参加庆祝活动。这是赫鲁晓夫第三次访问中国。他的第一次访问是在1954年。那一次访问受到了隆重的接待。握手、礼炮、欢迎的人群、热情的讲话。时间不过5年,这一次北京的气氛已是大不相同了。赫鲁晓夫到达北京的时间比代表团晚了些。他由于在美国访问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中华人瓦共和国成立Ic周年的庆祝大会也未参加,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一些中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人变了     
邓小平同志寄语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秋阳高照,丹桂飘香,漫步这座东方都市,但见:云蒸霞蔚,万顷琉璃,气象万千。 上海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他们的总体行为、习俗、观念、精神正在改变与升华。 (一) 上海有6000年文明史。明清时期,这里是全国的贸易大港、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和漕粮运输中心。“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历史记载着上海的繁荣。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从此,上海在屈辱中发展,成为旧中国的工业、商业、贸易、  相似文献   

14.
上海“长高”了、“长大”了、“变美”了!来自海内外的宾客今天一到上海,几乎都会对黄浦江两岸的巨变发出由衷的赞叹。凭借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上海市近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14%以上的速度增长,世界通行的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300...  相似文献   

15.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曾经的上海青帮大亨黄金荣当上了“清道夫”,“黄金荣扫大街”顿时成为国内外的新闻。据说,考虑到国内外的反响,对黄金荣的这项“改造”措施只进行了几天就停下了,串竞他已是风烛残年。四年后,这个曾在上海滩显赫一时的人物,因发热病倒,昏迷了几天,就闭上了眼睛,终年86岁。  相似文献   

16.
伦敦《泰晤士报》一周一次的文学附刊可以说是英语世界层次最高的一份书评周刊,学术气味很浓,但有时也偶然会出现一篇有趣的文章。比如今年4月1日那期一篇关于三十年代曾在上海活动的一个洋和尚的文章就是如此。 这个洋和尚法名“照空”,俗名I·T·TREBITS-CH LINCOLN(1879-1943),原籍匈牙利,归化为英国公民后,曾当选为英国达林顿地区的议员,在两次大战之间替德国当过间谍。因此他于1923年初抵上海,当即受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的注意和跟踪,信件受到检查,与之相识和来往的人受到盘问。 当时上海是远东最大的一个国际性城市,其繁华程度远远超过香港,甚至  相似文献   

17.
赵文娟 《民主》2013,(9):39-42
萨空了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新闻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他1927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供职于《北京晚报》《、世界日报》《、立报》、《华商报》等报社,是《光明日报》的创始人之一。他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他是蒙古族,对新中国的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事业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拓荒性的工作,结下了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文化界的高级知识分子,与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事业剪不断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唐燕能 《各界》2014,(11):8-10
1948年春,蒋月泉曾参加过国民党领导的上海“戡乱建国”宣传总队,这个问题在1953年民主改革、1955年肃反中都作过书面交代,结论为一般政治历史问题。与蒋月泉情况完全相同的唐耿良也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他的入党。“文革”中,蒋月泉按照造反派的要求,把这一历史问题重新作了书面交代。蒋月泉承认,他在1949年春节曾接到评弹研究会通知,要他到上海电台参加义务播音,募捐慰劳“国军”。他去唱了一段开篇。这是他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相似文献   

19.
汉城专电 6月1日至4日,韩国总统金泳三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作为总统对俄罗斯进行的首次访问,也是他继去年11月访问美国、今年3月访问日本和中国之后,完成其4强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 韩国于1990年9月同前苏联建交,1992年,同俄罗斯签署了《大韩民国与俄罗斯联邦基本关系条约》。由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与朝鲜有特殊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关系,根据朝俄友好合作和互相援助条约,朝鲜在受到外来侵略时,俄罗斯自动介入。俄罗斯在发展同韩国关系的同时,也维持着同朝鲜的关系,推  相似文献   

20.
1925年,田阿桐出生于江苏常熟沙家浜一户农民家庭。13岁那年,经亲戚介绍来到上海一位奉化籍师傅那里学裁缝。3年后,田阿桐应聘到上海南京东路一家英国洋行的服装公司工作。在这里,他不仅做西装,做皮装,做旗袍,还做各种时尚前沿的淑女装。凭着聪颖和勤奋,田阿桐很快成为上海滩上顶尖的裁缝高手。不久,他便在上海著名商业街南京路上拥有了自己的“田阿桐服装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