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丰富的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卡多佐大法官认为,法律发展的逻辑不是寻求确定性而是寻求一种可能性。可能性的寻求是司法过程中传统与革新的统合。这种统合得益于卡多佐的平衡感,并成为卡多佐革新普通法传统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法官语言     
劳伦斯·M.索兰著,张清、王芳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版该书《译者导读》中介绍说:"索兰教授的这本力作正文共有七章。在第一章中,索兰教授参照了本杰明·卡多佐这位伟大法官的一些著作,也查阅了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的部分著作,藉此希望  相似文献   

3.
一 比较社会主义制度学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学科,在西方出现的也不算早,60年代是它的萌芽时期,70年代才算有了点规模。1975年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两位资产阶级学者卡姆罗·穆萨——莱格和卡尔·贝克主编、并由该校国际研究中心出版的《比较社会主义制度》,是西方比较社会主义制度学中颇有影响的主要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公元1776年12月华盛顿任命本杰明·托马奇少校接替阿瑟·李负责“秘密通讯委员会”。托马奇扩大情报队伍,并在纽约建立了一个“卡伯间谍网”,搜集到许多重要情报,为华盛顿指挥作战打败英军发挥了巨大作用。华盛顿对其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并说:“我以美国的名义向‘卡伯间谍网’致敬。” 公元1777年10月美国历史上另一个著名间谍亚历山大·布兰搞到了英军发动进攻的作战计划,使华盛顿得以击溃约翰·伯格因统帅的英军精锐部队,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这场战争成为独立战争中的重要转折点。 公元1780年我国清朝时期,沙俄东…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撰著的《黑蝙蝠·白蝙蝠──证据的困惑》1999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说,“我要写一本让很多人爱看也能看懂的法学著作。我要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步入法学的殿堂,领略法学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原则。”这本书正是这一想法引导出的成功产物。书中人物故事生动引人,证据学知识广博丰富,同时不失证据学理论的系统性。“证据虽不万能,但没有证据刚万万不能。”‘懈读困惑的证据,你才能走出证据的困惑。”读完全书,就能体味到这两句书封上的哲理性提示,有着广阔的社会人生的背景和深厚的法学理…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在太平洋两岸的中国和美国差不多同时出现了都以“新史学”为题的史学理论著作,即梁启超的《新史学(1902年)和詹姆士·哈维·鲁滨逊的《新史学》(1912年)。尽管两书在论述范围、列举史实方面有着相异点;然而令人  相似文献   

7.
论辛格理论的优生主义危险——从“辛格事件”所想到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特·辛格是当代动物权利运动和生命伦理学领域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那篇《动物的解放》① 的论文被誉为“动物保护主义的圣经” ,“对美国哲学的绿化过程所产生的影响 ,类似于林·怀特 196 7年的论文对生态神学的影响”② 。他的著作《动物的解放》( 1975年 )和《实践伦理学》( 1979年第 1版、1993年第 2版 )更是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在一些国家被选为应用伦理学课程的标准教材。但是 ,他在得到如此盛誉的同时 ,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特别是他的“残疾婴儿安乐死理论”在 1989年到 1991年期间曾招致了一场席卷德语圈国家的抗议运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围绕法官在适用法律时是尽力维护现有司法的稳定性还是顺应时代革新而积极推动司法的变动性问题从方法论角度展开论述.而对于此美国著名大法官卡多佐有着创设性的见解,他研究问题的方法在一定层面上与孔子的"中庸方法"相似,即从思维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在诸多矛盾中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以及如何达致这种最好的状态.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在司法过程中寻求法律正义与社会道德规律之间的妥协,实现法律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一、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不是最近这两年才出现的。首先提出这种论点的人,当推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其论点集中表述在他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继他而起的是约翰·奈斯比特。他的代表作是1983年出版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他们的主要论据都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技术的发展和“从国家经济到世界经济”(托夫勒的提法是“民族国家的崩溃”)。随后,美国资产阶级报刊上不断发表一些经济学家有关“新经济…  相似文献   

10.
陈俊侠 《中国保安》2005,(10):26-28
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多,法国近年来犯罪率有所上升,但社会总体保持相当稳定。法国政府及司法机构是如何管理犯人并帮助他们在出狱后获得新生,不让他们从新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巴黎高等法院负责刑罚实施事务的副院长、大法官帕特里西亚·格拉索女士。格拉索法官在接受采访中指出,法国司法系统一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对犯罪人员并不是一概审判了事,而是坚持“刑罚威慑”和“教育感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制定详细法律,使真心悔过、表现良好的犯罪人员有机会尽快重返社会,同时也促使执法人员尽其…  相似文献   

11.
一、“知识经济”的提出和特点1962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在其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生产及分配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1983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其著作《新经济增长》中,论述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经济”理论进一步形成。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在他们的文件中正式运用“知识经济”,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简称,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相应地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从…  相似文献   

12.
国际形势与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及特点 “9·11”事件是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事件,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它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是金融安全避风港的神话。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重要根源;伊斯兰世界对美国强权政治、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的长期厌恶是引发“9·11”事件的基本原因;本·拉丹及其恐怖集团主张摧翻现有伊斯兰国家的世俗政权,具有极大的狂热性和扩张性,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经济…  相似文献   

13.
钟迅 《政策》2000,(2):55-56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2)四次当选为美国总统,领导他的国家闯过了30年代初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难关,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而被舆论界称为美利坚的“天命伟人”之一。 比罗斯福本人更引起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兴趣的是罗斯福“新政”。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航船即将驶入新纪元之际,为进一步提高惩处重大犯罪、打击国际间谍活动能力,更有效地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职责,美国联邦调查局制定了“新五年计划”,对该局实施大规模改组。其核心内容是,在完成“清理门户”后,打破已持续数十年的“一局两部”制,改以“一局四部”的形式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改组前奏:清理门户1908年,时任美国司法部长查尔斯·1·波拿巴在该部内组建起一个执法机构——特工队,翌年又将其更名为调查局。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专门法案,调查局变成联邦凋查局。历经90余年的发展壮大,如今的联邦调查局职责、权力和…  相似文献   

15.
自“9·11”事件以后半年多来,美国一方面组建由各个大国支持或直接参加的反恐联盟,一方面集中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美国比较顺利地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尽管彻底消灭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目前,美国已将下一个打击目标瞄准了伊拉克,准备以“反恐”名义,摧毁萨达姆政权。美国一旦对伊动武将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霍姆斯、卡多佐以及庞德的个人实践与其法律概念的见解和理论观点的形成紧密相连,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通过总结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的概念和法律的作用,发现美国早期实用主义法学法律概念理论具有注重预测性以及强调社会需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超越法律     
该书《译者序》说 :“本书的许多章节都是波斯纳在自己的文章和书评上改写的 ,他的绝大部分篇章都针对了美国法学界的一些重要人物 ,针对了美国法学界的一些流派和争议 ,而不是讨论一般的、我们习惯的那些法理学问题。”“除了已经同波斯纳名字相联系的法律经济学 ,此书 (以及波斯纳的其他著作 )还涉猎了社会学、历史、文学、修辞学、社会生物学、新老制度经济学、实用主义哲学、阐释学以及性态学等等。”作者《原文序》说 :“本书既是一本法律理论 ·的书 ,也是一本 ·关 ·于法律理论的书 ;这两个介词分别指示了本书的建构性方面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18.
书摘     
美国侵权法[美]文森特·R·约翰逊著,赵秀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该书《译后记》介绍说:“本书作者文森特·R·约翰逊教授是美国研究侵权法的著名专家。他多年来从事侵权行为法的教学与研究。本书通过对两百多个简短生动的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用清晰易懂的叙述性语言,阐述了美国侵权法的基本规则和美国侵权法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苏哲)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公丕祥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著者在该书《序言》中介绍说:“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作者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19.
扬振宁博士的中国情结张媛年逾古稀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博士,最近又获两项大奖,在学术界引起轰动:一项是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另一项是1995年5月美国富兰克林学会颁发的鲍尔科学成就奖。传说这位可与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物...  相似文献   

20.
(括号中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码) ·政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一”·”··”·“···”···”··“··“··“一钱学森(1·16)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重读刘少奇同志《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一韩树英(1·23)谈谈新时期的领导方法,.·“·“··““··“”····””··”····”“·“··“”,“··“·”·······”····“···“·”一平义杰(1·47)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