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楠 《新民周刊》2022,(24):61-61
上海这一轮疫情,令我不禁回想起2020年在英格兰度过的那段日子。当时,我曾和朋友们一起忙碌着,为国内捐助口罩等医用防护品。多数英国人起初并不以为意,而我所在的这个英格兰中部城市,感染人数已经一天比一天多了。  相似文献   

2.
李晓静 《新民周刊》2022,(13):62-63
2个多月没有回家了,解封的第一件事我希望回家睡上一天,然后陪孩子去公园骑骑车。3月下旬的一天,浦东大筛查,天很冷、又下着雨,我们采样队最晚回到医院的姑娘,到医院已经是凌晨两三点,浑身湿透,脚泡在进水的鞋子里都泡白了。那段时间任务非常重,大家体力严重透支,心里委屈肯定是有的,几个姑娘看到我都眼泪巴巴。  相似文献   

3.
春节前,我们发热门诊突然转来一位新冠肺炎疑似者。我套上防护服,进入层流病房采集患者生命特征一手数据,并安抚其焦虑情绪。接下来的几天,就医人数持续攀升。一天下来,光喊号喉咙就哑了。经常是下午两点,护士长出去告诉挂号者,医生还没吃午饭。满满一房间的患者竟立刻安静下来,急忙为我让了一条"路"出来。我觉得这是医患之间互相体谅的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4.
自今年1月15日湖南省常德疫情防控战打响那天起,我的工作就没了日夜。每天工作时间达16个小时以上,最多的一天通话记录有160多次,最多的一天通话时长近5个小时……这段抗疫战斗,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重要的一段经历。近3个月来,我和团队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只为倾心守护好一座城。真正的"敌人"来了!1月23日(腊月二十九),下午4点左右.  相似文献   

5.
流浪者     
可怜的兄弟!为他,我熬过了多少折磨人的不眠之夜!“我没有热心地去把握这一壮举。我没有正视他的病疾。由于我的过错,我们终将落到流放异乡、遭受奴役的境地”。他说我恶远缠身,沾上了古怪的天真气;随后又道出一番令人不安的理据。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忽然就有了60多天的自主时间,不期然就有了一次特殊的阅读经历和感想。60多天的阅读经历之所以特殊,一是阅读时间难得的充裕,二是阅读内容难得的随机,三是阅读方法难得的随意。总之,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完全自主,读与不读,读什么,怎么读,没人规定,没人催促,更无强迫,实实在在称得上是"我的世界我做主"。  相似文献   

7.
阳光地带     
春季的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了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了。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在了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地待在晾衣绳的两端,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而规则的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8.
曾剑 《新民周刊》2020,(17):85-89
深秋时节,沈城的天,已经很冷了,校花翻找我们御寒的衣服。她翻出一件军大衣。这件军大衣是正宗军品,一位部队朋友送我的。他酷爱钓鱼,希望我与他为伍,钓具都替我准备了。这件军大衣,是他为我晚上出钓时准备的,终因我不忍杀生,不愿害鱼性命,未与他同谋。那件崭新的军大衣,就一直没机会上身,闲置在家。  相似文献   

9.
我与中国结缘的时间并不长.80年代初的一天,在一桥大学听取我的日本经济论讲座的南开大学(天津市)的薛敬孝先生来到了我的研究室,希望我到南开大学讲学,如果行的话,可以申请国际交流基金的资助.当时我对中国并不怎么关心,但出于对陌生国家的兴趣和对薛先生人品的敬重就轻易地接受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邵先生 《新民周刊》2022,(13):44-45
得知我阳性确诊的当晚,父亲是担心得一晚上没有睡着觉。我长这么大是头一次见他这样。今天是我来到上海世博展览馆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的第六天,昨天上午第一次给我们做了核酸检测,但仍然没有发放任何药物。目前,身体倒是不错,没什么症状,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相似文献   

11.
陈璇  吴雪 《新民周刊》2020,(5):28-29
和老高一样,我们都等待着这一天,作为一名在武汉打拼的普通市民,我爱这座城市,希望武汉好起来,希望我的故事能带给你们力量。我叫陈璇,今年48岁,湖北咸宁市嘉鱼县人,2013年,我和老高从奋斗了17年的中山市,回到了湖北家乡,我在武汉做烘焙工作,老高在嘉鱼县,我们还有一个23岁的儿子,目前在中山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年到头,一家人团聚的次数很少,今年春节,我本打算开车和老高一起到中山过个团圆年,但事情在1月21日发生了转折。  相似文献   

12.
在这样一场灾难中,如何保障人的尊严、人之为人的根本,已经成为每一个作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武汉"封城"的第二天,我原本准备一早就回湖北荆门老家过春节。我也没想到会"封城"啊,结果就走不了了。我老家也有几百例感染新型肺炎,我父母的情况我也非常担心,但我没有办法,现在只能是"一种相思,两地哀愁"。  相似文献   

13.
访韩散记     
访韩散记金光耀深秋初冬之际,我作为复旦人学韩国研究中心访韩团的一员,对汉城进行了十天访问。旬日之间,来去匆匆。对韩国的观察只能是走马看花,有些也许还是雾里看花。不过,我还是写下我的点滴观感,希望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邻国。一飞机从虹...  相似文献   

14.
老朋友来信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0,(14):92-92
都说老朋友是一壶醇酒,以前没体会,现在有了。因为自己年纪也大了。今年春天特别"闷",清明后的一天忽然接到一个微信:展奋,多日不见,近日会有宜兴新茶送到,请注意查收,周小寒。短短一行字顿使我心头一暖:周小寒,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鼎鼎大名的消化道肿瘤专家!多少年未见了啊!还是三十年前,我在《康复》杂志做编辑的时候,周小寒医生是我的主要作者。  相似文献   

15.
邵宁 《新民周刊》2022,(17):90-91
再过很久,我都不会忘记他们。了给年过八旬的父母团菜,几天前我潜入了他们的楼组为群。我先是加上了平时一直关心父母的居委干部小杰的微信,小杰再把我拉进了这个“延武机电大楼买菜群”。  相似文献   

16.
入院12天,我发现客厅桌上的两条金鱼一直没喂食,依然生龙活虎。生命顽强,人一定比鱼更顽强。在这场疫情袭来之前,我曾设想过我的2020年:挣多点钱,孝敬老人,和爱人浪漫出游……但从1月19日那天起,一切美好戛然而止,我的愿望清单上只剩下两个字:活着。做了最坏的打算,交代了身后事1984年出生的我,是一名普通武汉市民,肖心诚是我的社交用名,因为我相信"诚实如金"。  相似文献   

17.
阙政 《新民周刊》2012,(12):60-60
这一次,故事从两人相识的195天开始讲述。导演开玩笑,说它是"姣婆再遇脂粉客"。我则在想,快餐式的爱情,过了保鲜期,会品出如何别样的滋味?  相似文献   

18.
登基     
有那样一天,在一群温顺的国民间,一对华贵的男女,在大庭广众中高喊。“列位良友,我要她作王后!”“我愿作王后!”欣笑着,她浑身颤抖。他与诸友阔谈神灵启示,又把熬过的苦难追述。男女相偎依,如痴又如醉。  相似文献   

19.
拉宏桑 《新民周刊》2022,(13):84-85
在最新一期的“楼长日记”里,大家看到我咧着嘴大哭,毫无“百万UP主”的偶像包袱。起因是经历了“鸡飞狗跳”组织居民抗原自测的一天,又累又饿,还忘了老妈的生日。  相似文献   

20.
吴雪  周秋萍 《新民周刊》2020,(14):72-75
关于轻症患者,美国政府给出的建议依旧是居家隔离就好,这在一定程度了减轻了医院的负担,但实际上美国政府并不会禁止轻症患者出门。这也就意味着,仍旧有很大的家庭传播和社区传播的风险。4月2日,在美国长岛的一栋住所,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按下闹铃,准备起床。这是我奋战在一线抗疫的第18天,北岸医院ICU接诊的新冠患者越来越多,连轴转的接诊量挤压了我大部分的睡眠时间。作为一名从业三十年的ICU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