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重历史贡献,表现在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结束了长期徘徊、停滞不前的局面,实现了发展机制和模式上的创新.他在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等各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历史性转变,提供了多种条件和现实可能性,这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之所以能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他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方法论密不可分的。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根本方法,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且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在毛泽东成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法论价值,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外部因素是指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各种跨国、跨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外部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影响,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在与内部因素相结合的同时,也必须同外部因素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外部因素发挥了多重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制约性影响.在全球化时代,外部因素将继续影响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形态.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与中国发展和中国妇女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可使其更加适合中国妇女发展的国情,契合中国妇女解放的需要,解决我国妇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已有百年历史,在此进程中,随着国情的变化,妇女理论的主题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立足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回答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从何而来、何以可能、向何而去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需要从党的领导、人的全面发展、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媒介、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分期和妇女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五个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相似文献   

5.
延安整风运动在党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举措。将中国的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是这次运动的主线,它的发生、发展和影响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延安整风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不论于历史还是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党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具有时代的生命力,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必须把握规律性、必须突破历史的局限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进程中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又是一个全新的实践课题,逻辑地展开,精髓论、结合论构成其逻辑起点和线索,第二国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其逻辑反证。  相似文献   

8.
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过程。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在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段,我们更需回顾、反思、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得失和经验。必须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必须科学地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路线斗争;必须辩证地理解对两个30年不能互相否定的论断;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时期里,陈云依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索。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的研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准确地理解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的前提条件。提高和强调党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推进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也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实践创新。纵观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等关节点上,曾产生过分歧和斗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到的挫折,是脱离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本本化、教条化和绝对化的结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密结合国情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动型动力机制,总的来说,指的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逻辑、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等逻辑互动的各种动力构造要素的有机组合;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动型动力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光辉理论文献,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经验,主要是:要准确地提炼和概括出契合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理论问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和概括实践经验,形成新的理论;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任何一个理论创新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不懈努力,不断重新认识时代和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整风运动不仅是一场教育运动,也是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确立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活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全党提供总结历史经验之思想武器,推动总结历史经验之进程,催生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形成,并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思想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对中国当下现实的精准把握,也是中国新的历史方位研判。新历史方位研判,在马克思主义东方国家历史定位理论、马克思主义东方国家多样化发展道路思想、马克思主义东方国家"改变世界"设想等三大维度进行了当代中国化创新。新历史方位研判,是马克思历史定位精神的当代意识自觉和科学规范,对于深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创举。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按照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理论,解决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认真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努力寻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实现路径,对于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主要包括无产阶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和领袖四个部分,具有社会性、阶级性、实践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个主体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属性和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了的,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针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勇敢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进而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号召,并身体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独创性历史经验,吸收中国优秀文化精华得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原则,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杰出领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主体。他科学界定中国的时代实际,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时代的实践主题,回答实践主题的基本方面,并化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危机和实践危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荣辱观是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邓小平荣辱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立足于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荣,邓小平大力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立足于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荣,邓小平大力倡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荣,邓小平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和活的灵魂。邓小平荣辱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经验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