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犯人权利的保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日本近代以来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完备,法院的判例和有关法学理论对制度的改善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相对于欧美各国,日本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仍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15日,日本东京大雨如注。一大早,就有不少人聚在了东京地方法院门前,冒雨等候领取法庭旁听证,他们关注的焦点是法庭将对“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案”做出一审判决。在等候的人群里,有从横滨市赶来的议员,有参加过侵华战争的老兵,更多的是有正义感的东京市民。开庭前,法院门前走来一支打着横幅的队伍,横幅上写着:支持中国受害者的诉讼,日本政府要认识历史,向中国的受害者谢罪、赔偿。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一直支持中国受害者在日本诉讼的尾山宏、小野寺利孝等日本律师和支援中国受害者诉讼的声援团代表。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官方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32万人生活在与外界脱离关系的环境中,比如闷居家中,不与邻居来往和没有朋友等。而民间调查报告称有100万人处于这种状态。如果按一个家庭有一个这样的人,那么就有近100万个家庭处在不为人知的境地。这些“孤独家庭”的处境从表面上似乎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其实这是一个隐藏着非常严重的问题。日本《每日新闻》以《孤独的岸边》为题,对这些家庭中的人们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4.
日本法律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明治、大正时代,但其得到全面发展,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1948年,日本法律哲学学会的创立以及其机关刊物《法律哲学季报》的创刊(1953年以后改名为《法律哲学年报》;1956年至1961年,《法律哲学讲座的出版;1961年至1967年,德国法律哲学家拉特布尔哈《著作集》的翻译出版,等等,都显示了日本学术界对法律哲学的浓厚兴趣,标志着战后日本法律哲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石,日本《中文导报》资深记者,多年跟踪报道在日中国研修生、实习生的故事和遭遇。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1时,本刊编辑就“中国实习生在日本过劳死,家属首次起诉要求赔偿”事件向张石约稿。  相似文献   

6.
文章重点介绍了日本著名法学家植木哲所著《医疗法律学》一书,由此引发,简要介绍了四本国内出版的卫生法学教材:1989年出版的《医药卫生法学》;1991年出版的《医学法学》;1999年出版的《卫生法学》;2000年出版的《卫生法学纲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2005,(9):5-6
“全国律协民事业务委员会2005年年会暨第七届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于宁会长会见南典男先生为团长的日本律师代表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一行三人来访;国际司法桥梁(International Bridges to Justice)来访;大型文献片《中国律师》审稿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8.
1995年8月22日下午3时,吉林大学新校区逸夫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法学院的师生们在此隆重集会,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日本成文堂株式会社和札幌学院大学的客人们,并举行“成文堂文库”开库仪式。日本成文堂图书出版会社主要出版法律、经济类图书,在日本以及世界出版界享有盛誉。社长阿部耕一先生热心于中日法律文化的交流事业,先后六次访问中国,并向延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捐赠了日文原版法律图书。札幌学院大学法学部部长铃木敬夫博士是吉林大学的老朋友,三年前曾来我校法学院讲学.并一直知法学院的学者们保持着…  相似文献   

9.
冲绳札记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的作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作者在书中试图思考的问题是:所谓"日本"这个近代国家是如何成立的?它果真强大吗?它在世界、特别是邻近诸国中居于怎样的存在?日本人真正吸取了战败的悲惨教训了吗?本书中,作者把焦点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贯彻,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日本的民事诉讼法学也获得了新的发展。1959年出版了三月章的《民事诉讼法》(法律学全集第35卷,有斐阁版);1968年出版了小山升的《民事诉讼法》(现代法律学全集第22卷,青林书院新社1979年三订版);1974年出版了新堂幸司的《民事诉讼法》(现代法学全集第30卷,筑摩书房1987年改订版);1987年出版了石川明与小岛武司主编的《民事诉讼法》(青林系列教科书,青林书院版)。这些作品,基本上层示了战后40年各个时期日本民事诉讼法学发展的轨迹。因此,对它们进行介绍、分析,可以使我们对战后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与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一、专有出版权的概念及其法律属性 专有出版权是图书出版者根据出版合同而享有的,由著作权人转让或许可使用的,在合同有效期和约定地区内以图书形式出版其交付的某一作品的专有权。日本学者称之为“受让出版权”,认为它是出版者根据合同由著作权所有者暂时转让而得以使用的出版权。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日前,索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富士通株式会社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对两家公司的系统LSI业务进行合并,并接受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注资,正式运营。索喜科技将富士通半导体和松下在影像成像及光网络领域所拥有的技术、知识产权和客户关系等经营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了日本领先的系统LSI公司。新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横滨市的全球化企业,在日本国内共设有包括京都等地的7个分支机构,并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共设有15个分支  相似文献   

13.
近期,宋胜尊的《罪犯心理评估——理论&#183;方法&#183;工具》一书出版,为监狱工作民警系统评估罪犯的心理和行为,又增添了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该书是作者凭借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功底,经过在监狱和劳教所广泛收集资料,先后走访了30多个监狱、劳教所,利用五年的时间编著而成的力作。该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 日本法学界很重视中国法律史的研究。战后三十多年来,出版了不少这一方面的著作、文集和论述。这些已发表的著作和文章,其内容大多偏重于律令和法律制度,而关于法律思想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则比较单薄。西田太一郎博士打破这种局面,依据大量史料和法制实际,对中国古代从先秦至唐朝的刑法,尤其是刑法思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编著了《中国刑法史研究》一书。该书自一九七四年出版以后,很受日本法学界的重视。对于  相似文献   

15.
~~从唐律到日本律——关于日本律成立的几个问题@郑显文$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研究所!副教授,法学博士〔1〕黑板胜美主编:国史大系《日本书纪·后篇》卷22,吉川宏文馆平成12年8月出版,第143页。~~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1年3月24日报道,被媒体称为“50勇士”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50位隐姓埋名的中下层工作人员,自大地震后,为了给过热的反应堆降温,一直分秒必争地向反应堆注入海水。后来,日本又派150名人员紧急增援这支“敢死队”。他们不顾个人安危,  相似文献   

17.
刘彤海 《中国律师》2009,(11):83-85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法学家格兰特·吉尔莫出版了《契约的死亡》的专著,该书在欧美法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由此引起了关于契约理论的探讨。有学者幽默地说:“契约已死亡,而契约法的教授还活着……”实际该书的名称与书的内容并不相符。该书内容是指契约理论的衰落,而不是指契约之死。就在吉尔莫《契约的死亡》出版10年之后,日本法学家内服贵出版了《契约的再生》的法学著作,这一死一生,可谓孪生姐妹篇。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者堀毅先生的《秦汉法制史论考》中译本出版了。这是中日学术界、特别是两国法律史学界交流中值得一书的事。我作为此书的主要寄稿人和编辑工作参加者,当拿到这部印刷精致、装璜考究的书时,甚感欣慰。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长篇小说《个人的体验》在中国出版,使读者一睹这位日本“新时代文学旗手”的文采。然而,在该书合作翻译过程中,日本国迫手门学院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李庆国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中忱产生严重分岐,于是便引发出一场──合作与缘由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当代文学巨匠。《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健三郎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90年代初,在日本工作的李庆国先生就想把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介绍到中国,当时曾在大阪外国语大学留过学的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王中忱先生也有此意,李便与王协…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如同在其他国家一样,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学也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分支学科。直至1983年,在日本权威法学辞典《新版·新法律学辞典》(我妻荣主编,有斐阁版)中,还没有关于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学的条目与解释。两年后即1985年出版的另一本权威法学辞典《国民法律百科大辞典》(伊藤正已主编,行政出版社版)与此相同,仍没有相应的条目与解释。当然,这并不是说国际经济法研究在日本不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