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和积累的能力越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内化为品质,要以学生为中心,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学中要始终贯彻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一教育主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高视角地整合教材。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点,研究学生的需求点,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寻找学习、教学、科研的结合点,选择和尝试获取实效的切入点,领悟和捕捉教育的警醒点。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竞争力的核心。教师要努力教会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质。以能力驾驭知识,以能力…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上来,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中心议题。然而,长时间来,重教轻学的现象相当严重,学生不会学习普遍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不例外,它已直接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已引起不少教师的重视。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大门,还要把打开知识宝库大…  相似文献   

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使我们联想到现在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近年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业已吹响,序幕已经拉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阶段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应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并能够运用电脑网络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把网络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整合起来,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让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孕育一种课题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以高一《思想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一课为例,阐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课程内容相整…  相似文献   

5.
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包括两小节.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第二节“企业的经营者”。从素质教育的意义上看.显然第二节是重点。下面我们以第二节为例设计教学方案。一、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第一,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结合本节教学内容.怎样使学生充当学习中的企业经济者角色,了解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第二一做~个好的企业经营者,看起来是个经营企业问题.但在教学设计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一个合格的企业经营者,首先必须是合格的公民.它不仅要有较…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建构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正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而开展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旨在使学生从积极主动的体验学习中,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知识的升华,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一种动态、主动、多元、开放的状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中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等。现以初二思想政治《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节为例,浅淡一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思想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目标设计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著名的教育问题报告《学会生存》中,把“培养创造性”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使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呢?笔者做了如下的探索与实践。(一)结台教材内容,让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什么要让学生“异想天开”呢?因为“异想天开”是未来发展的先导,“异想天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社会现实。远在1516年,英国的天才思想家莫尔曾写成了一本叫作《乌托邦》的书。他在这…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践与现实的需要,课堂外法制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学法。知识经济时代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教育与学习过程社会化、终身化。教师应本着“授人以渔”的出发点,努力探索和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学会如何学习。自学法无疑是一种颇为有效和持久的方法。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有计划有步骤地理解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借助工具书、课内外相关案例及他人的帮助,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这比获得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 2.课外讨论法。是指学生根据课内所学知识,在课外与他人进行…  相似文献   

10.
政治常识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由“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我国的宗教政策”两小节内容构成。教学的难点集中在第二节,我们以这一节教学方案设计为例,例举两个教学方案。一、教学方案设计l。教学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第一,教学方案设计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简单地把宗教的认识归于唯心主义世界观。要学会历史地全面地认识宗教问题,站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度,站在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以科学观念来正确对待宗教,反对封建迷信。第二,讲授政策性知识是教学的关键。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懂得党的宗教政策,而且要…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教师要多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奥秘。为此,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探索的余地。重点、关键,教师要集中精力讲好;经提示,学生可以学懂的,要少讲或不讲,留给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举一”精讲,诱导学生“反三”自学,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应有的基础知识,而且锻炼和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自学能力。第二、在教学时间上,要多给学生掌握的时间。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看书、思考、议论、归纳,各自处理学习上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掌握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在吸取知识的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传统的学习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代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发展趋势要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教,怎样教的问题。我所倡导的"引导探究、自主发现"的课堂教学以突出"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参与多向思维,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文明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教会人们思考,因之要下决。已培养有思维习惯的人。”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地探索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把我多年在《社会发展简史》课教学、教研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体会总结如下:一、培养思维能力,要依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即在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人生观》教学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常识,为他们提供一把探索人生奥秘的钥匙。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主要精力侧重地放在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的教育上来,改变过去那种以“知识为主,思想教育为辅”和应付“统考高分”的政治课教学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教学任务。为此,我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做了以下探索。一、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地回答自己所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测试目标就是以知识为载体,着重考察学生的综…  相似文献   

16.
木子 《时事报告》2006,(3):10-18
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大学生研究分析形势发展变化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建议》,要深入领会其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关系问题。与以往相比,《建议》中有许多新提法、新亮点,体现了“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的新理念,这是需要我们在全面理解《建议》精神的基础上,重点把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教师不管怎样努力,教给学生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一方面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另一方面知识又总是在不断更新、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特别是处在知识“爆炸”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青出于兰而胜于兰。我们培养的是人才,是知识秘密的探索者。因此,当教师的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源源不断地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材分析“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是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的综合探究课,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本单元综合探究是让学生在学习了各课内容之后,对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形成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整体性认识。本课内容具有高度的理论综合性和鲜明的思想教育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体验,以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在初中探索研究性学习中有以下几点感悟:感悟之一,重在全体学生参与。以前思想政治学科也搞了不少兴趣小组,如“少年法官”,“小小交警”,“校园小记者团”等,但这些兴趣小组往往只有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参加,而研究性学习要求全体学生都来积极参与。初中思想政治课本,…  相似文献   

20.
一、目标:让学生明晰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既是起点,又是归宿。清晰的教学目标犹如一名出色的导游,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教学目标要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制定。识记、理解、能力、觉悟目标的要求要明确,定位要正确。二、新知:让学生去发现波利来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继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三。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