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着中华民族迈出新的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以当代中国的时代条件为背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面对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四个全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措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已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而如何进行教育创新,则是摆在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要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是社会发展和事业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水平和能力的关键.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环境、新任务、新要求,要想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世纪的领导干部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思想不仅是党在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新世纪中国现代化顺利推进并如期实现的伟大纲领和强大思想武器:它赋予党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使中国现代化有了永远坚强的领导核心;它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使中国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有了政治保障;它从根本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使其有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5.
尊重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样,尊重规律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也是一脉相承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规律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根本目的和归宿。只有尊重规律,即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体现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6.
《政策》2006,(10):45-46
《江泽民文选》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我们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理论创新的思想以及一系列重要论述,用以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用以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努力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理论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和先导江泽民同志非常关注并强调创新问题,《江泽民文选》三卷里关于“创新”的论述多达上百处,关于“创新”的讲话和文章就有十几篇。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创新是…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伟大纲领,也是推进新世纪工会工作的伟大纲领,为工会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前,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凝聚广大职工、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弘扬时代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与时俱进,在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努…  相似文献   

8.
在进入新世纪前夕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新世纪要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他说“在新的世纪里,只有坚持发展我们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更有成功的把握。”(新华社2001.12.4电)全面准确地理解、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发展壮大新世纪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理论的发展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论述,是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第一代、第二代领…  相似文献   

9.
在极不平凡的20世纪,中国妇女经过百年奋斗牺牲和漫漫求索,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解放,并且在广泛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世纪第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建成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全国男女同胞并驾齐驱共创辉煌。 新的时代呼唤着一代新女性。广大妇女要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新的世纪,坚持和完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挫败西方敌对势力的挑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新世纪的三大任务和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全面地回答了新世纪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集中、充分地展示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是党的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世纪己经到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在公安工作中广泛运用,对公安队伍整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之时,公安工作面临着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而公安教育又成为新时期公安工作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安教育的社会效益,不断强化公安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迅速适应公安教育的新要求,笔者现从学校的内部管理工作实践出发,略谈一些推动公安教育稳步发展的拙见,以求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实现公安教育二次腾…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中华海外联谊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握机遇,团结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努力开创港澳台海外联谊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新力量。1.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人心,催人奋进。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论断,这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强大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新发展要求中的本质规定与战略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二者协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理论逻辑上,共同富裕是民族复兴的物质之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精神所依,二者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基础、精神指向;在实践逻辑上,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行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打牢了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着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二者互构逻辑,通过坚持全面系统发展、推动文明建设、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坚持党的领导,协力共进形成强劲推动力,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资讯     
中国新世纪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公布 中国进入新世纪后的首份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7月29日公布实施。该纲要提出了中国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哲学基础。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每一次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都实现了其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每一次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十九大报告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突破,将我们党对自身、对时代、对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8.
许跃平 《云南人大》2006,(10):20-2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发展的关键、新世纪的呼唤、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创新是地方人大工作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处在这样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地方人大工作只有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创新,所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据客观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寻找新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创造出体现地方人大时代特色,发挥地方各级人大优势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才能使地方人大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不断开创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内涵,是共产党执政必备的精神状态。在新世纪、新阶段,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决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锐意创新。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民族前进的灯塔。弘扬民族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始终高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火炬,中华民族就会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开拓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