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驾驭经济的理论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学里,真正基本的、管用的理论,我认为就是三个假定、三个原理。三个假定是: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和保护个人产权假定;与此大致对应的三个原理是:利润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和等价交换原理。这六条,简单得令人吃惊,但却是经济学智慧的结晶,是精髓。一般人和经济学大师的差别,就在于会不会使用这些假定和原理,熟练程度如何,推断功力怎样。  相似文献   

2.
企业制度的理论假定及比较分析徐向艺经济理论分析离不开若干假定条件。企业制度的理论假定是企业制度分析逻辑性展开的基本前提,也是实践中的不同企业制度比较的逻辑起点。一、“经济人”假定与自由企业制度在传统的西方微观经济中,经济学家对企业(厂商)的分析是和人...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驾驭经济工作必须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是三个假定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和保护个人产权假定;与此相对应,便是三个原理利润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和等价交换原理.运用三个假定和原理分析经济问题,还需要三个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均衡分析法以及帕累托标准.  相似文献   

4.
实在论的讨论常常与唯物主义有某种关系,当代科学实在论的注意中心已经从讨论一般知识转为重点讨论科学知识,因为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中最为典型的知识,也是人类认识实在的最重要工具.科学实在论的论题经过多次转换,最后集中于试图说明:如果要承认一个理论有说服力就意味着要合理地承认这个理论所假定的实体.科学实在论认为:逻辑、数学和物理科学中所研究的实体并不是心理的;这些实体的存在和性质在任何意义下都不以它们是否被认识为条件;潜在于实体间的统一性、一致性或联系的程度是需要在经验上被确定的东西;在认识的任何部分,甚至在有关认识关系性质的任何证据中,都不会发现人类可能得到的知识会有限度;任何被认为真实的体系至少要预设一个逻辑原理和一个原则;任何实体都可以在它的某些方面如实地被认识,尽管它的一切方面并没有被认识,尽管和它有关的其他一些实体并没有被认识;知识是可以通过累积而增加的.  相似文献   

5.
向英  梁建新 《探索》2011,(1):184-188
基于对"价值"概念的错误理解,"普世价值"论提出了三个似是而非的独断论假设:一是假设了一个虚幻的"人类利益共同体"作为"普世价值"的主体;二是假设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宣传中关于"共同人性"的设定;三是假定了某些超越时空的价值的存在。正确认识价值的普世性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四对范畴的关系:实践性价值思维与思辨性价值思维,意识形态性价值与非意识形态性价值,"普世价值"与价值普世,阶级价值与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方政府再造的政治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以民主治理为目标的政府再造运动理论的意涵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政府再造运动理论的意涵是建立在自利假定基础上的,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理论。这种理论的最基本假定是众多个性的狭义的自利集合可以充分地接近公共利益。为了说明再造运动固有理论假定的重要性,先要考虑再造的三个要素,即市场模型,顾客服务和企业家精神,然后分析自利假定的意涵,指出自利假定是对民主的公民资格,公民参与和公共利益的否定,这一理论虽然偏离了现代国家民主治理的目标,但对基于众多个体的狭义自利的集合接近于公共利益的政治理论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人类永久的期盼,是人类长期的向往。天空因有了和谐而阳光普照,雨雪丰沛,充满勃勃生机;大地因有了和谐而承载万物,孕育生命,让人类繁衍生患。和谐像一弯明月,照亮暗淡的天空,那如水的月光,柔柔地洒向江河湖海,山川,大地;和谐像一场春雨,滋润着干涸的田地,那绵绵的雨丝,滋养着蓬勃的万物,让世界郁郁葱葱。和谐是真善美的交响曲,她能让人间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多一些善良,少一些凶恶;多一些美丽,少一些丑陋。  相似文献   

8.
医疗保险:为您送去一片阳光阿文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疾病始终是人类的大敌,它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一些疾病被消灭了,一些疾病又在重新产生,比如艾滋病。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人们耗费了巨大的财富。面对一些大病顽疾,由于治疗费...  相似文献   

9.
华松 《前线》1990,(11)
如果……那就……,这是小学课堂上的一道造句题,可以信手拈来作一篇文章的题目。在生活里,许多不是小学生的大人,也经常在造“如果……那就……”的句子。种类是很多的,也颇有意思。姑举一些例子。这是流传若干年的说法了。“如果让日本人占领中国。中国那就早工业化了。”有这种假定说法的,原以为只是一些根本不知道日本侵略为何物的青年。后来才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生是很短促的。按平均年龄算,六七十年而已。少数长寿者,也不过百年左右。假定一个人能活到70岁,那么,其一生的全部时间为60多万个小时。其中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创造性强的时间,对于一个生活目标明确、事业心强的人来说,稍纵即逝,很不够用。所以,凡是对人类做过重大贡献的人,都是极端珍惜时间,“惜时如金”的。珍惜时间的最好办法是充分发挥最佳用脑时间的效率。现将有关方面的知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出于美国实力相对衰落、新兴大国崛起及亚太地区地缘环境变化等现实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所推行的是一些现实主义学派学者力推的“离岸制衡”战略。离岸制衡战略具有理论假定、政策内涵、战略优势和操作方式等丰富的理论涵义。在离岸制衡战略指导下,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采用联盟政策。美日同盟作为美国亚太联盟的核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2.
坚持无神论 反对伪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仍有一些毒瘤危害着人类的肌体,威胁着社会的安全,例如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邪教组织。邪教组织的滋生蔓延,是同迷信活动的日渐泛滥相辅相成的。在中国,迷信活动既有传统封建迷信的死灰复燃和沉渣泛起,又有外来现代迷信的入侵和蔓延。无论是“土迷信”,还是“洋迷信”,其思想基础都是有神论。因此,有神论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人类认识的误区。传统有神论:人类认识的误区有神论产生于人类的蒙昧时代。那时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山崩地裂、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虫旱涝灾等,无法作出…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效用最大化假定自经济学产生以来,一直是分析研究经济市场人们行为卓有成效的工具,而它发展所能对非经济领域问题进行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更显示出这一假定的强大生命活力.本文在对经济人效用最大化假定进行历史溯源的同时,阐述了经济学中这一最基本假定在政治市场--非市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提出了利己的、理性的“经济人”假定基本思想,建立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半个世纪以后,约翰·穆勒概括出“经济人”概念,并丰富了它的内涵。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效用最大化”和“完全理性”发展了“经济人”假定,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从追求目标、理性、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运用等方面对“经济人”假定作了进一步修正、补充和发展,带来了经济学的繁荣。“经济人”假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犯罪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活动),其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内外因,无不与经济形态诸元素有关。本文对经济犯罪产生的内因的分析,和一些经济学者对人类行为的分析一样,是以人类的欲望为起点的。人类为了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通过各种行为和方式(包括生产经营等劳动...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初,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是一次人类与疫病灾害的较量,是一次对人类意志、智慧、情感和道德的考验。面对非典型肺炎的威胁,荣昌县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  相似文献   

17.
有限理性与政府决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齐明山 《新视野》2005,(2):27-29
传统理论将人假定为全知全能的人,将组织也假定为全知全能的组织,将政府也假定为全知全能的公共组织,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由人构成的组织都有其局限性,作为公共组织的政府也不例外,所以这种假设不仅误导了政府本身,而且也使民众对政府决策有过高的期望。正是由于有限理性使政府决策有其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使得政府的决策同其他各种各样类型公共组织和私人企业组织的决策一样,是有限理性的决策,而不是理性决策。政府应该采取扩展理性的方法减少有限理性,减少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8.
马宁 《世纪桥》2012,(19):148-149
表演艺术中的创作是虚构与体现出的真实的矛盾统一。演员要在舞台上演绎好自己的角色就先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假定的空间",在"假定空间"中找到自己角色的样子,这样才能给观众呈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舞台人物。从表演创作的角度和创作剧本人物的细节说明把握良好的真实感与信念感是对创作人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发展最迅速的一百年。在医学方面,抗生素的发现使人类成功地控制了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疫苗的研制使人类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并正在有计划地消灭脊髓灰质炎和麻疹;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已经可以治愈一些恶性肿瘤;人类的平均寿命由三四十岁提高到六七十岁  相似文献   

20.
继科学家去年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之后,科学家又绘制出了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对人类基因的面貌有了新的发现。   人类基因组计划、美国塞莱拉遗传信息公司、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联合宣布的消息称,人类基因有至少以下一些新的发现:   一、基因数量少得惊人。一些研究人员曾经预算人类约有 14万个基因,但塞莱拉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 2 6383万到 3 9114万个之间。这给人类基因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热点”和大片“荒漠”。人类基因组序列中所谓的“荒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