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力资本财产权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关于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有两个侧重点,其一指在人体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旨在维持和增加人的劳动能力、工作技能等能力上的资本投入,是一种投资或成本的概念;其二则是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主要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概念。本文所研究的侧重点在后者。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所具有的)知识、技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财产权与物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财产及财产权的概念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即使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西方法学家,也有相当一部分赞同并转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这样一个观点:“财产”不过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观点,直到20世纪末叶,仍旧被西方学者转述着。例如,在德莱豪斯的《知识产权哲学》一书的开始,我们就可以读到下面一段在马列著作中屡见不鲜的论  相似文献   

3.
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是其财产权.财产权是关于财产的权利,是法学的范畴,但财产则是经济学的范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不可能是私有财产.这与法学将知识产权作为私有财产权对待相矛盾.从讨论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力图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这些概念包括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效用、稀缺、劳动、劳动力、特许权、财产权、以及财产权的直接客体、间接客体和终极客体等.通过对这些概念的阐释,将知识产权纳入以边际效用价值为基础的经济学构架,从而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财产权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法律制度。从财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 ,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具有充分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体现在提供产权激励、扭转信息市场的静态和动态失败、纠正消极的外部性问题和消除集体行为等方面。财产权的经济学理论为认识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导论:劳动财产权说解读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现状在探讨知识产权的哲学基础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劳动财产权说,该学说源于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他在《政府论》中,表达了这一思想,主要包括:①(1)一个人对基于自己身体的劳动享有财产权,即每个人对自己的人身拥有所有权,每个人的劳动属于他自己;(2)对于未被他人拥有的物施加自己的劳动可以对整个物获得财产权。后者还需要两个限制条件:(1)在取得财产所有权时应该留下足够好、同样多的东西给他人;(2)取得财产所有权以不造成浪费为限。“现代学者热衷于将洛克学说运用到知识产权领域,讨论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6.
宋慧献 《北方法学》2011,5(3):39-48
知识产权的核心特征在于它的虚拟性。以物质财产(权)为基础与核心,以财产权的物质性与消费性特征为参照,财产权分为实物性、可预期性和机会性财产权三类,构成财产权"三元论"体系。以人类生活之必需性为参照,财产可区分为基本与非基本财产两部分;进而,在基本人权的框架下,两种财产分别属于人类基本权与非基本权,这是"二元论"财产权体系。知识产权分别属于三元论体系中的机会性财产权和二元论下的非基本权。人权即人类基本权,是自然人之生存所必需的、普遍的、不可移转或剥夺的权利,是人人生来就有的生存与生活的资格,而不是源自法律的赋予。知识产权不具有这些属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展示人们的智慧和调动人们的创造性 ,社会与法律对人们的劳动成果将给予最充分的保护 ,其中就包括对知识产权中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护。由于知识产权是人类智慧与才能的体现 ,其权利人付出了超常的脑力劳动 ,法律对其保护采取较为特殊的规定 ,不仅有生前的还有死后若干年的保护。而人死之后的利益无法由权利人直接享有 ,必须通过继承法律制度给予规定与保护 ,权利人可以通过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方式处分其死后的财产利益 ,最终实现对权利人的财产权及其他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8.
论公司财产权和股东财产权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述了公司财产属于公司法人所有,公司财产属于全体股东按份共有。认为运用财产按份共有的理论,可以说明公司财产权的性质是法人所有权、股东财产权的性质也是所有权的观点并不违反“一物一权”的原则。作者指出,本文的基本观点既不同于否认股东所有权的“法人所有权说”和否认公司法人所有权的“股东所有权说”,也有别于公司和股东的“双重所有权说”,而是主张──公司财产法人所有、股东按份共有。  相似文献   

9.
朱理 《科技与法律》2006,3(2):57-62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利用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来论证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其实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自身就存在模糊性和矛盾,这种模糊性和矛盾使得其无法有力的证明财产权的正当性,因此也难以运用到知识产权正当性的证明中。即使勉强把财产权劳动学说运用于知识产权,这种学说对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困难和危险也使得我们望而却步。对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证明只能另寻他途。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至其诞生之初就充斥着对其合理性的质疑,而在知识产权非理性扩张的今天,面对对知识产权的正当性的批判,我们有必要从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知识产权。本文试图从洛克劳动财产权理论及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对洛克理论的修正出发,探析知识产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杨紫? 《中外法学》1996,(3):16-18
<正> 财产所有权简称所有权。其客体问题是所有权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所有权的客体是否应该限于有形财产,这是当前需要重新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司财产权和股东财产权的性质问题。笔者就此发表一些新的、不成熟的见解,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正知识产权托管制度,就是将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与中介机构专业化的服务相结合,在严格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接受企业的委托,代办所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业务,如相关的咨询、申请、管理、维权、经营和应用等,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为企业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建立相应的制度提供合理化建议。知识产权商用化则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突然大幅提高印花税,导致股市遭受重创,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思索。财政部不恰当地使用税收手段调整股市,凸显了税收法定主义在当下中国阙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毫无疑问,不符合税收法定主义的课税行为不但是对公民财产权的严重侵犯,而且可能会使实现法治的梦想最终落空。在此意义上,行政法学应当关注因税收而引发的种种法治问题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宪法财产权与民法财产权的分工与协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既有分工 ,又有协同 ,它们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 ,从而为我们进入真正的自由王国奠定物质基础。我国财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着体系性缺失 ,应该按照先修改宪法财产权制度 ,后完善民法财产权制度的步骤重塑。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法人财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营权制度的形成及其概念与特征 法人制度伴随企业的出现而形成。在此以前,人类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以个体(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并且以其自营为主。早期民事立法的财产权制度适应这种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财产权规定较为简单,在物权方面主要是规定所有权及与其相关的其他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法人财产权王亦平关于法人财产权的问题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已争论了很长时间,目前,对法人财产权主要有以下观点:(1)经营权。企业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财产只享有占有权、使用权和依法处分权,而不享有收益权。(2)法人财产所有权。企业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企...  相似文献   

17.
法人财产权概念正式提出,引起了理论界普遍关注。如何理解法人财产权的内涵,公司法人财产权与投资者所有权、企业经营权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国有企业确立法人财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等等,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仅就上述问题谈几点个人认识。当前,我国理论界因对法人财产权的涵义有不同理解,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并有许多论述,笔者不妨对此再作探讨。我们认为,法人财产权既不等同于财产所有权,也不是传统民法中的财产权,而是具有特定内容的财产权利。它是法人依法享有的对其财产独立支配的权利,包…  相似文献   

18.
在财产权体系内,既有支配性和排他性兼具的物权、知识产权,也有支配性和排他性都不具备的财产权(如普通的合同债权),还有无支配性但有排他性的财产权(如经预告登记的债权)。财产权的性质不同,其构造技术也不相同。如果以"排他性与非排他性及与之相适应的权利构造技术"为区分要素,可将财产权分为排他性的财产权和非排他性的财产权。这种新的财产权二元体系的建构可以在保持与传统民法上物权、债权二元权利体系的传承性的同时,涵盖知识产权及其它财产权类型,并且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各种财产权的性质、效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权利构造特点和要求,从而有助于我们对各种财产权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论企业法人财产权王希仁《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基本特征之一便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  相似文献   

20.
宪法财产权条款是一国宪法确立私有财产权宪法保障地位的规范依据。我国现行《宪法》第13条规定是我国宪法上的财产权条款,具有重要的规范意义。但我国宪法财产权条款采不完善的"保障+剥夺"二层结构,因而应予修正,改采完善的"保障+限制+剥夺"三层结构。一国宪法财产权条款所保障的财产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一切具财产价值的私法上的权利和公法上的权利都在其内,具财产价值的期待性权利乃至存在合法性瑕疵的财产也可以有条件地包括其内。宪法财产权条款为一国宪法上的财产权提供双重保障机制,即个别保障与制度保障、存续保障与价值保障,我国宪法财产权条款在此方面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