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茫茫人海中,有些人去世后不久便被人忘记;有些人活着时便被人忘记,甚至被人厌恶。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永远不会被人忘记,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周恩来便是其中之一。我心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这个名字进入我的心里,最早是通过老农民的议论。1948年4月、5月,周恩来随中共中央机关曾到过我的家乡河北省阜平县,村里的农民经常怀着崇敬的心情议论他。这些议论,在我幼小的心灵扎了根。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谁写的?尽管对此见仁见智,但我仍然坚信,历史是人民写的。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有时也会被肆意颠倒,但人民迟早会将这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四五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后刘少奇冤案的昭雪平反,都有力地证明了刘少奇同志在情况最艰难时所说的那句名言:“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也正因为历史是人民写的,因此才不会由于一位伟人的扭转乾坤、再造神州之功,就否认他也曾犯过严重错误;更不会因为他犯过严重错误,就像有些人那样,  相似文献   

3.
江波 《党史纵览》2009,(1):46-49
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能不提到袁庚,他在深圳的南头半岛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区--蛇口工业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一系列改革实验:他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曾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口号:他敢于启动舆论工具对权力实施制约,允许批评自己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这位特区的"拓荒牛"、深圳建设的先锋、改革开放的功臣,历史不会忘记他,人们不会忘记他,深圳特区更不会忘记他.  相似文献   

4.
一、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有一个过程。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经过不断升级的中苏论战,特别是经过“四清”运动,毛泽东越来越感到中国有出修正主义和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他认定,中国有走修正主义道路的社会阶层,而且相当广泛,人数不多,但有影响。他还认定,中国会不会放弃社会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不在基层,而是在上层,尤其是中央。防止出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成为毛泽东晚年思考和担心的焦点。怕党和国家改变颜色,这就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观动机。有一次他对身边护…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本永不褪色的红色经典,在过去数十年里,长篇小说《红岩》不仅拥有大量的读者,也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红岩》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革命英雄形象,比如江雪琴、许云峰、小萝卜头等,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自己对信仰的忠诚。与此同时,读者也记住了那些特务的罪恶嘴脸,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有一个叫"猫头鹰"的特务。《红岩》并未交代这些罪行累累的特务的下场,但是,历史不会忘记对他们的审  相似文献   

6.
在中日友好交往史上,值得称颂的事情很多,其中日本人铃江言一在中国工运史上的活动颇有传奇色彩。关于他,现在我国知道的人甚少,但在日本他的名气是很大的。近年来,研究他的文章、专著一再出现,他的著作也被一版再版。这样一位中国人民的朋友,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也不会忘记他。  相似文献   

7.
开栏的话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反复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史上,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一脉相承,形成了精神谱系,积淀成中国共产党精神的DNA——红色基因。这些红色基因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充满活力、走在时代前列、深受人民拥戴,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精神法宝,是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8.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问话中有下面一段话:“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我对他来说他始终是我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文化大革命’时,我们这些人都下去了,幸好保住了他。……他保护了相当一批人。”这是邓小平对周恩来的高度评价,而周恩来对邓小平又是如何支持的呢?  相似文献   

9.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要始终牢记自己永远是人民的公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就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巩固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大举措;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 ,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赋予了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词汇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无等值词、背景词、伴随定义词、成语典故、礼貌客套用语表现出来。所以在翻译中应分析和比较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仅要追求语言上的通达 ,同时应尽量提供相关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1.
陈永贵逸事     
“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造就了陈永贵这位半文盲的国家副总理。他的发迹史打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但他毕竟还是一个传统的农民。 侥幸闯过政审关 本来,政治领导人的历史应该有透明度,但在“对毛主席的指示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年代里,只要传出伟大领袖一个声音,就能改变事实真相,平息一场争论,决定人的政治命运。 陈永贵在《党员登记表》中填写参加过日伪特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故事,发生在一名普通的中央机关干部与一些省委书记一级的领导人之间。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这里的故事一定不会发生。 这里所说故事的背景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这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曾经设法保护一大批老干部。但这里所说故事的内容,人们是不会知道的,因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机关干部。当“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受到冲击的领导干部们重新  相似文献   

13.
正他出生于一个红色家庭,父亲牺牲在解放济南的枪林弹雨中;他从小爱读书、爱思考,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他通往数学王国的大门,从此一生沉迷其中;他留学法国,学成后谢绝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因为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他潜心钻研,解决了世界公认的数学难题,为金融数学理论大厦埋下了重要基石。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数学开创者"彭实戈。神奇数学王国的遨游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进行到70年代,在百业萧条时,中国的外交事业却异乎寻常地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成就。随着外交工作的展开,访问中国的外国人不断增加,国内各大涉外宾馆也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到了1972年,周恩来指示,集中一些著名的中国画画家,让他们创作一些非政治题材的作品用以装饰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的历史悲剧.然而,毛泽东却认为,自己一生办了两件大事,一是把国民党蒋介石赶到台湾去,一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把“文化大革命”放在自己一生事业中非同寻常的重要的地位.毛泽东也知道,由于“文化大革命”“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所以,反对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他还是希望人们能够肯定“文化大革命”,并且继续不断地开展“文化大革命”,以保证我们的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今天,我们不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一番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党史天地》2009,(6):32-33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中苏两国关系紧张后。毛泽东曾考虑扩大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在1964年和1965年。他就提出:有的不会制造,要向别国学。甚至说:在一定时候。可以让日本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向他们学技术。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的持续封锁及“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这个设想一直未能实施。  相似文献   

17.
白杨 胡杨     
来新疆一年,我迷上了白杨和胡杨。白杨,当第一次见到它时我惊呆了,我不知如何形容当时的感受,但我知道这一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它的外形,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直上云霄,让人一下子就感到力量和正直,而这样的两个词凝聚在一起,就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安全可靠,于是它带给我的震撼直指心底。有一种人就像白杨。他的表里如一虽透着唐突,但骨子里的那股正气和信念却可以击败所有的华而不实。白杨是酒,洒脱豪爽。  相似文献   

18.
《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保卫黄河》、《祖国不会忘记》、《祝福祖国》……这一首首经典的红色歌曲,就像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一首首催人奋进的英雄史诗,给人们带来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让人们抚今追昔,激动不已。这些由省直机关合唱团带来的经典红色歌曲拉开了我省“爱国歌曲大家唱”合唱比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刘少奇,中国革命的两个杰出领袖,他们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学习,留下了很多佳话。人们不会忘记,1961年毛泽东和蒙哥马利关于继承人人选的对话。蒙哥马利问:“我认识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我注意到他们不愿意说明他们的继承人是谁,比如像麦克米伦、戴高乐等。主席现在是否已经明确,你的继承人是谁?”毛泽东坦然答道:“很清楚,是刘少奇。他是我们党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后,就是他。”然而,人们不会料到,几年后,毛泽东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其很大一部分原因竟是为了搬掉刘少奇,以致使这位接班…  相似文献   

20.
时间虽然已过去了几个月,但很多人却还记得在2007年引起读者强烈反响的尘封50年的《星火燎原》"未刊稿"整理出版的盛况。每当回顾这项精神家园的伟大工程的时候,人们都不会忘记负责这套丛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大功臣黄涛同志。他,是一个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的人,是一个优秀的出版人;他,1990年荣获第二届韬奋出版奖,成为军队出版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他著有史传写作专著,被誉为"军事典籍史传写作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