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岩春秋》2009,(4):F0004-F0004
时值建国60周年华诞之际,举国欢庆,万民共贺,新中国经过60年风雨历程,逐渐发展强盛。伴随着祖国的强大,中国的企业也渐渐成熟壮大。  相似文献   

2.
作为内陆城市,重庆的“劳务大军”久负盛名。我市长年在外打工者达300万之众,其中绝大多数流入沿海发达城市,重庆也因此跻身全国劳务输出大省(市)之列。  相似文献   

3.
汪海 《探索》2002,(2):122-125
开发西部,重在巴蜀。四川盆地自古在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至今,其人口和经济规模仍在西部占据“半壁江山”。从多种角度全面衡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宜放在四川盆地。重庆和宜昌山水相连,共为四川盆地的门户。在兴建三峡工程和设立重庆中央直辖市后,两地作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已基本凸显。重庆和宜昌各有所长,加强联合,可以优势互补,共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增长极,全面带动四川盆地以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大开发。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09,(5):30-30
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时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加深,但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其中重庆被列为“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地区之首。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苑》2007,(12):F0004-F0004
经中央批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于10月18日在江西省省宁都县城郊翠微峰附近举行了奠基仪式。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中共赣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光华、赣州市人火常委会副主任刁德连,赣州市政协副主席满瑾,赣州军分区副政委郝才庆,中共宁都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等领导,以及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负责人和学生群众代表共500多人出席了奠基仪式。  相似文献   

6.
《前线》2008,(6):15-1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国际合作局、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08年5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英国首相特使巴里·加德纳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7.
8.
《思考与运用》2007,(2):21-22
2007年2月5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长刘云山,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云山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工程咨询委员会成员、18个专题课题组、7个研究基地和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委宣传部分管理论工作副部长,共300余人。李长春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9,(10):11-13
9月9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座谈时强调,现代经济是“智慧经济”,集思广益可以少走弯路,而少走弯路就是加快速度。这次两院院士云集重庆,就是为我们出谋划策。大家的发言也是为我们“充氧”,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很多新鲜观点和思想,是益智健脑的好形式。为此,本刊特别编发部分院士为重庆发展出谋划策的精彩观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我们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的直辖市,又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如何发展服务经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了这一组文章,供读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参考。  相似文献   

11.
身为老工业基地.兼具大城市带大农村特点的重庆,面临着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人员就业再就业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向外输出劳动力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总部经济浪潮席卷全球。 重庆要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必须借着这股“东风”发展总部经济,这是重庆的战略选择和迫切需要。为此,应从战略目标、战略路径、支撑系统、重点产业等方面来打造外商挺进中国西部的“桥头堡”——总部经济。  相似文献   

13.
“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和逐步实施,必将对河北环首都14县(市、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前所未有的便利发展环境及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不仅为相关县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必将引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从而对整个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将为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探索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范例。“环首都经济圈”在产业一体化对接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人才、服务”的产业定位和外围优势作用的发挥,使环首都经济效应逐步增强、扩散。  相似文献   

14.
发展观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观在我国先后经历了“以工业为主体,统筹兼顾”的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观,“综合、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最终完成了从物本到人本、从片面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新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