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更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各地动态     
(2004.11.21-2004.12.20) 江西举行民营企业依法维权论坛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和现状如何?民营企业遇到法律纠纷该怎么办?怎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前如何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日前,在江西南昌举行的"中部崛起背景下--江西民营企业依法维权论坛"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认为, 只有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才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同时, 民营企业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守法经营,依法发展,也是民营企业不断健康发展、做优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核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广州民营企业的核心员工正在不断流失。核心员工流失已成为困扰广州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探讨了广州民营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当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融资问题。吉林省民营经济融资难不仅有金融体系的缺欠问题,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的诚信问题,更有法律法规政策等大环境的因素。因此,解决吉林省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民营企业都应积极创新融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律师在解决吉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企业领导者的和谐价值观为引导,指出了我国近年来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中得种种不和谐现象及其产生得根源,从理论上探讨了实现中小民营企业和谐发展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及途径。  相似文献   

6.
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由于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经济和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严重的缺陷。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经途径,我们必须注重自主创新,尽快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我们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人物点评     
《法律与生活》2013,(22):24-24
厉以宁:为国有企业如何与民营企业并肩上路指明方向 2013年10月24日,在第二届工商行政管理创新发展高层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改革方向、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共赢等问题发表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8.
陈海 《法制与经济》2008,(13):57-58
作者以企业领导者的“和谐价值观”为引导,指出了我国近年来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中得种种不和谐现象及其产生得根源,从理论上探讨了实现中小民营企业和谐发展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及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芸 《行政与法》2014,(11):30-34
吉林省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主要在于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目前,制约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融资难。本文针对吉林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分析了融资的现状、存在困境的成因及政府助推融资的路径,以期缓解吉林省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 ,具有紧迫的现实需要。应通过法律的修订、重立与完善 ,保障司法公正 ,实现对民营企业的保护 ,使之真正享有“国民待遇” ,加速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 ,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构建法制屏障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表面上看是融资渠道狭窄,深层原因却是体制和制度问题。文章针对吉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并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政府扶持、融资制度创新等角度提出改善吉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市场群体。在市场国际化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屡屡发生,呈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WTO要求各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应当与TRIPS协定相一致,而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轨迹显示,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改变重刑主义的历史传统,在对待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问题上,贯彻“严而不厉”的刑事法治理念,实行形式的强保护和实质的弱保护策略,是营造民营企业宽松外部环境,推动中国民营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柯浪 《法人》2006,(10):40-42,44,46
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逐渐壮大,市场环境的逐步规范,经济规则日渐完善,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暴露的问题开始增多,其中一些问题直接与现行的法律发生了正面冲突,可以说,民营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已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坎。民营企业如何迈过这道坎,将决定他们最终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法人》2006,(10):38-38
从改革中破茧而出的民营企业,在享受高速发展喜悦的同时,仍在不断接受市场风雨的考验和洗礼中面临着各种认识误区、法律障碍和体制束缚,亟待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因此,成都武侯区成立调研课题组,开展了针对民营企业涉诉案件的专项调查研究。在为期4个多月调研活动中,先后走访民营企业30余家、与区经贸局和区工商联联合发放“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及法律问题”问卷调查表120余份、召集民营企业家和办案法官举行座谈交流会5次、调取并研讨典型案例70余件,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初步掌握了民营企业涉诉案件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有赖于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民营企业发展恰陷入衰退.从法律的视角看,市场待遇的不公平以及超前的劳动法律制度是阻碍其发展的法律因素,国家应从制度和实践层面上切实体现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以使得民营企业尽快度过难关、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区域迁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政府行为所形成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政府行为法治化,方能使企业的利益、政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和谐发展。政府行政立法性行为和行政执法性行为都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区域迁移和发展,由于现实问题的存在,两者皆存在法治化的需求。以行政软法治理迁移民营企业是“浙江经验”的内核之一,也是行政法治在经济管理领域的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梁枫  杜华 《法制与社会》2012,(33):176+180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检察机关可以从严厉打击犯罪,发挥诉讼监督职能,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等方面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辽 《法人》2023,(3):67-68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部署,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印发《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决定于今年2月至12月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旨在加强民营企业涉案源头治理,通过专项行动监督一批案件、解决一批问题、保障一批企业,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3月1日,《法人》记者就该项行动保护重点、涉及案件特点等,与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陶朗逍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检察机关在对待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定势和误解,迄今为止,检察机关仍将服务国有企业经济放在重要地位,对服务民营企业经济不够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检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回应民营企业要公平、求安全的期盼,先后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的意见》和《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用制度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财产权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呈现出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开放性、客体的扩张性、保护方法的兼容性等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民营企业的财产权保护存在着立法上缺失、调控内容力度不一、市场准入上差别对待、政府侵权行为的审查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缺乏等问题。对民营企业财产权的保护应确立平等原则、调控市场化原则、公共利益审慎界定原则、保护和规范并重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