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与法律》2006,(5):32-33
2006年9月1日,商务部颁布了《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暂行办法》,并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制定旨在及时有效地受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维护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外商投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了受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的范围;(2)明确了各级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受理机构包括设在商务部投资促进局的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和地方政府设置的地方投诉受理机构的定位、职责及分工;(3)规范了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的工作;(4)制定了提起和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的程序、期限、文书等一整套工作机制;(5)明确了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的具体方式;(6)规定了各级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受理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出具意见书、同有关部门进行行政协调、移交或转送相关部门等方式对外商投资企业投诉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消费者普遍反映医疗投诉和解决医疗事故有三难:一是找医院交涉难,医院既不给看病历,也不承认自己有错误;二是医疗事故鉴定难,到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不是借口推辞,就是一拖再拖;三是投诉和起诉难,由于鉴定难,不能确定医疗事故,消协和法院难以受理。尤其是诉讼,由于医疗事故涉及有关医学知识,作为一般的患者很难对医院的整个诊疗过程说出个所以然,加之,有些医疗事故鉴定机关缺乏起码的客观公正,其鉴定结论往往偏袒医院一方,这就使一些医疗事故诉讼倍加艰难。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部门受理的消费投诉反映,近些年,有关房屋交易中涉及“四金”纠纷的投诉呈增多趋势。为了使消费者在购房中少走弯路,避免发生类似纠纷,笔者在这里试对“四金”作简单解读。  相似文献   

4.
这一天,一名消费者和一位商场经理同时来到了魏律师的办公室,他们各自向魏律师询问了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义务的一些问题。消费者:平时我们消费购物,只知道交钱后,有获取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权利,但不知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魏律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共有九条:①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土地出让、转让纠纷增多,人民法院在审理有关案件中也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正确适用法律政策,及时妥善地处理好相关的纠纷案件,保障土地使用制度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纠担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田从当前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看,虽然直接以出让或转让为诉讼请求诉诸法院的合同纠纷较少,特别是作为民事案件受理的出让合同纠纷更少,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纠纷并不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纠纷的表现形式;在法院受理的集体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合作建房纠纷、商…  相似文献   

6.
程乐 《法制与社会》2014,(6):244-245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自改革开放,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以来的重要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交易关系的日趋复杂,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近年来,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对象从衣食住行逐渐向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的新消费结构转变。就购买途径而言,随着80后、90后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网购更是成为新新人类的不二选择。据统计,2012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20454件,201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网络购物16,408件,同比增长99.7%。而在所有投诉案件中,网络购物的投诉量则在服务投诉中遥遥领先。由于网络购物尚处于萌芽、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法律保护尚未完善,再加上网络购物的非现场购物形式以及快递带来的时间耽误、对话困难等麻烦,消费者网络购物的保障措施仍需要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在这种情况下重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说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电脑和因特网知识的迅速普及,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主要类别--网上购物,最近呈现出快速增长地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2000年1月7月的半年间,网上购物的比例增加了近一倍(注1).但是,伴随着网上购物机会的增加,发生纠纷的比率也在增大.那万一消费者与网上商城经营者发生了纠纷,应该依据什么规则来进行处理呢?因为网上购物是近几年刚刚出现的新型消费形式,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制订时没有、也不可能制订出关于这方面保护消费者的规定.虽然也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基本原则,对纠纷予以处理,但毕竟法无明文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不便于操作.因此,应当尽快地制定电子商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或者是由政府的职能部门先行制定一些暂行规定,以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房屋拆迁案件的特点(一)法院收案数不断上升,但仍有不少房屋拆迁纠纷没有进入法院据统计,1992年我省各级法院受理一审房屋拆迁案件62件,1993年受理56件,1994年受理88件。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各级法院受理的一审房屋拆迁案件已达45件。这些数字显示,诉往人民法院的房屋拆迁案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仍有不少民事范畴内的拆迁纠纷滞留于社会,没有被人民法院处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个别法院对房屋拆迁纠纷是否应由法院受理,哪些拆迁纠纷应由法院作为民事案件受理认识不清,对于当事人的起诉心存疑虑,不敢受理;个别…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奥运会期间,北京的消费者在任何一个奥运赛场城市遇到消费纠纷时,可以选择不在当地投诉,而是回京后直接向北京消协投诉,免除异地奔波之苦。很快,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香港7个奥运赛场城市的消协(消保委)发出联合行动宣言,宣布建立消费纠纷快速调解通道,并在奥运场馆周边、旅游等重点地区设立具有双语服务的消费投诉站。  相似文献   

10.
刘谊军 《经济与法》2001,(10):37-38
消费者诉讼是随着消费者纠纷的大量出现而相应产生的一种现代型诉讼形式。消费者因个人生活的需要而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经常会与各种生产者、经营者围绕“商品或服务”的问题发生种种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在法律上表现为消费者纠纷。在消费者领域,作为解决消费者纠纷的司法救济机制,消费者诉讼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晓彤  阮巍 《特区法坛》2007,(2):55-55
商务部出台《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规定,为解决网络交易纠纷提供指导意见,说明网络上的qq.msn聊天记录在得到权威机构认定下,也能成为解决纠纷时的凭证。文件还强调,消费者在网上进行大宗商品、贵重商品与重要服务交易时,应生成必要的书面文件、或采取其它合理措施留存交易记录。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以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为特征的消费经济时代,人人都离不开消费,系统、全面地保护消费者权利成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自1993年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后,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核心的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消费者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在消费者权利保护的体制机制和法律规范诸方面还有很多空白和不尽周延之处。通过对消协组织投诉受理情况与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本文从完善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完善消费者保护机构、完善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建立经营者诚信体系提高消费者权利保护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梁军 《法制与社会》2011,(28):138-138
一直以来,人民法院对凡是涉及军产房屋纠纷的案件一律不予受理。而近些年开发商与军队舍建或独立开发的军产房大量上市。相继而来的纠纷也时有发生,法院一律不受理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军产房纠纷法院应予受理。故本文就法院应当受理的军产房纠纷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因医患纠纷投诉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鉴定、解决及到法院起诉要求赔偿的案件不断增加,使我们不能不开始关注医患纠纷的法律问题。但处理医患纠纷的有关立法叉相对滞后,除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1988年5月10日卫生部的《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说明》(1988)卫医字第20号文件外,至今无一部适合于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处理医患纠纷的法律、规章或有效的司法解释,无疑给正确解决医患纠纷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5.
2月14日.我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06年3月17日起施行。与原争议解决办法相比,新《办法》修订案重点关注注册人权益保障问题,着重突出三点重大变化:一、限定了域名争议解决机构受理域名争议的范围.明确“所争议域名注册期限满两年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不予受理”:二、限定了“恶意”认定的范围。“出售域名”不再被一概认定为“恶意”明确只有在“注册或者受让域名是为了向作为民事权益所有人的投诉人或其竞争对手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时,才能被认定为“恶意”;三、明确了何种情况下域名持有者对域名享有合法权益,“被投诉人在接到争议解决机构送达的投诉书之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其对该域名享有合法权益:(一)被投诉人在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已善意地使用该域名或与该域名相对应的名称;(二)被投诉人虽未获得商品商标或有关服务商标.但所持有的域名已经获得一定的知名度;(三)被投诉人合理地使用或非商业性地合法使用该域名。不存在为获取商业利益而误导消费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6.
当今网络购物盛行,但因网购而发生的纠纷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对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来说,其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草案中对消费者后悔权的规定是我国立法中的进步,但草案没有具体规定实施细则,本文从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对后悔权的规定,探讨后悔权具体实施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又到3·15。像往年一样,在这一天临近的时刻,商家、媒体、消协、政府纷纷行动起来了——商家大扛着3·15的大旗,狂搞促销;媒体寻找典型案例,追踪维权热点;消协、工商部门集中接受投诉,为受损消费者维权。街道、媒体、商场到处都弥漫着3·15的味道,非常热闹。这样的热闹,每年一次,年年相似。  相似文献   

18.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消费者知情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指消费者知情权是狭义的。1.消费可以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从该条规定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主体系生活消费者,不包括生产消费者、知假买假者,但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除外。所以,消费者知情权的主体仅指生活消费者。但生活消费者是否包括单位,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  相似文献   

19.
《人民调解》2012,(4):8
3月14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北京市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挂牌成立。北京市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调解因商品或服务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复杂疑难消费纠纷;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的重大消费纠纷;法院委托进行调解的消费纠纷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普及与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网络购物业已成为一种常态,其凭借简单、快捷、方便及受众广泛等特点,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在此情况下通过网络购物双重性去分析如何更好的维护消费者权益就显得意义尤为重大。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细化消费者权益、强化经营者义务及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等方面均以健全了旧法的不足。特别是其25条明示了消费者享有七日后悔权,使得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但上述有关制度,特别在后悔权的适用层面相对概括,对网络购物的投诉监督与市场准入缺乏具体说明等问题,本文将上述问题作一般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