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党建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容丰富、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的维度、现实与传统的层面、全局与战略的视野,领略习近平党建思想所具有的最新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共产党的人文魅力、民族复兴的革命气质。具体来说,从历史进程来看,习近平党建思想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内在逻辑来看,党的"五项建设"为全党同志在新形势下强化党建思想提供科学指南;创新发展"为政思想",为执政实践上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结合提供现实启示;庚续传承"修身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与不忘崇德修身提供文化启迪;创造发展"民本思想",为党内新形势下强化作风建设与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提供熏陶教诲;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吸收社会其他方面优秀分子入党”,这是一个着眼于党的执政大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思想和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党的传统,又符合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协商格局的开创者,在长期的协商实践中围绕协商的主体、内容、基础、形式、目标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提出了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毛泽东政党协商思想的基本要素,这些论述跨越历史时空依然闪烁光芒。习近平在开展政党协商中坚持和继承了这些基本要素,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形成了关于政党协商基本要素的新思想,成为习近平政党协商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学者们对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的研究不断深化,成果丰硕。本文集中就学者们十年期间对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的文本阐释研究、党建思想研究、重大意义研究和现实启示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基于此,探讨了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激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地位上保持领导主体的坚定性;有助于激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助于促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业务上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执政党队伍。  相似文献   

5.
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关于党建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即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他们的党建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体现了党建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这对于丰富党建思想宝库和指导中国现实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统一战线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毛泽东、邓小平结合经验总结,都有精辟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对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统一战线思想,而且,结合实际,创新发展了两位伟人的统一战线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始终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并把反腐倡廉和加强党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历届领导集体都曾经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采取过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遏制党内腐败现象,在思想上、理论上可以说是一脉传承。认真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反腐倡廉思想,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真正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正视…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党历代领导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论述,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重新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深刻批判和驳斥,强调破立并举,在坚持唯物史观中筑牢人民群众的思想根基;审时度势,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思想是其统战理论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历史发展、国情和党情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建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机构;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继承马列主义统战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社会发展实际,最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在继承和坚持毛泽东同志多党合作思想的基础上,又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风有关党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共三代领导人在惩治腐败,建立廉洁政府的过程中,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反腐倡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探索。其思想一脉相承,不断深入与创新,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我党坚决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力的实践指导,推动了党风建设的不断深入。一、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提出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核心,是号召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这是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早在建国之前,毛泽东就两度为全党敲响了反腐败的警钟:一是抗战初期,抗日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高校党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高校党建的“四论”概括表达。习近平关于高校党建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具有引领高校党建目标的战略前瞻性、指向高校党建问题的现实针对性、把握高校党建大局的发展历史性等本质特征;体现出强调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明落实高校党建根本任务的前行方向,提供批判高校历史虚无主义锐利武器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回顾81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所以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就是因为有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作风正的宏大的干部队伍。同样,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没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党风建设的现实任务就不可能完成。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党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的建党思想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党建思想。重温毛泽东党建思想,对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提出了对外开放思想。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在总结和吸取了毛泽东对外开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的现实而提出的,这一思想不仅是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而且具有创造性,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在继承党的统一战线成功经验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在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实践等多向度实现了新突破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折射出鲜明的六大理论特色,即坚持变与不变辩证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坚持问题导向与实践检验并重、坚持继承与创新有机融合、坚持破与立双向并举、坚持立法与用法双向发力,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统一战线理论创新发展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四个全面"的重要保证。从严治党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建的重要原则,梳理分析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不难发现,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是对党的从严治党思想特别是邓小平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更是对邓小平从严治党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里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成功地解决了这一历史课题,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备的党建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一、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基本内容毛泽东党建思想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体系。这个思想理论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论述精辟,意蕴深刻。其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事求是的作风…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指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党的建设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丰富的党建理论和经验。列宁党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为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对当前的党建工作,尤其是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集中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发展经验的历史继承,同时又赋予了统一战线新的时代内涵,具有强烈的传承性、系统性、时代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