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利用对W市民主党派成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材料,笔者以民主党派成员对自我身份的理解、顺应和建构为独特视角,将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规范分析与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的实证分析进行有机结合,揭示了民主党派成员的主观预期与情境选择、自我体认与公众评价,以及多党合作制度设计与行为实践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张力.研究发现,民主党派成员对党派身份的确认、对所归属组织的认知与社会公众对其的认知存在较大差距;民主党派成员在加入民主党派前后对伴随身份而来的情感体验,以及以党派身份行事的行为模式有不同的认识.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优化民主党派内部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民主党派领导班子专职化水平、创新政治引导和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发挥民主党派在政治社会化中的积极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认同是指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对自己所属政党的认同状况。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对其所属政党有一定的认同和组织归属感,但也有一部分党派成员对自己所属政党缺乏认同和归属感。因此,作为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层依据,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认同是统战工作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组织认同的现状与特征展开调查,分析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管理心理学原理和日常党务工作经验,总结出四个方面十二条具体解决对策。组织认同是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基石,本文首次将组织认同这一概念引入参政党建设范畴,并用管理心理学原理加以阐述,探索通过强化组织认同,实现深化政治交接、增进政治共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提高各政党成员的国家认同对实现政党关系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文化的力量增进民主党派的国家认同主要应在增进民主党派对爱国主义传统、国土意识、国家至上理念、国家象征符号及礼仪庆典等的认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大学生参政热情高涨,民主党派成员在高校较为集中,具有引导大学生有序参政的优势。当前大学生参政具有时代性、渠道多元化、具有非理性因素等特点,而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在引导大学生参政上具有人格优势、知识优势、角色优势,应发挥其在引导大学生参政上的教育、沟通、示范作用,并建立长效机制等以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我省高校民主党派队伍是一支能够与中共共产党真诚合作的具有较高素质的队伍,但成员的思想态势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几个方面,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高校党派成员特别是年轻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学校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不仅数量增多,而且知识层次有极大提高,具有留学经历的人数增加,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他们具有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联系面广、影响大;思想意识主流好,具有强烈的学术责任担当精神;思想价值观念取向趋于多元分化等思想特点.为此,要高度重视高校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的统战工作,积极探索高校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工作机制,创新高校民主党派新一代成员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加强民主党派成员的自身建设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是高校民主党派现状的迫切需要.依据形势的发展和高校当前的特点,研究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综合素质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民主党派成员群体具有政治性、广泛性、代表性、知识性等特征,其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体现自身特色。民主党派成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把握政治立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养成高尚道德情操,主要途径包括加强政治学习、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0.
政治认同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把人们组织起来的重要凝聚力量。在筹建新中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泛邀请各民主党派参与制定共同纲领、关照各民主党派的核心利益、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党合作传统等多种模式来培育各民主党派对新生政权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认同。这种政治认同非常明确、坚定,对其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影响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社会政治环境与每个时代政治认同内涵的变化的关系,提出民主党派的政治认同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不仅包含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信念,同时还应该包含着能够从国家的利益对共产党提出批评和建议。只有理性的政治认同才是多党合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广州民盟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定量分析广州民盟盟员对中国当前政党制度、民盟价值理念、民盟领袖人物、民盟组织、参与民盟活动情况和对民盟的忠诚等六个方面情况,力图通过剖析广州民盟盟员对民盟的认同情况,了解广州地区民主党派成员政党认同情况。  相似文献   

13.
聂文娟 《外交评论》2011,28(4):83-95
集体身份认同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诉求,具有情感属性的本质特征。本文以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为切入点,分析了国际关系中的群体情感现象。集体身份建构进程中的核心变量是群体成员身份认同,而不是朋友角色身份认同。在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进程中,群体情感因素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分别表现为社会类别化进程中的群体情感动力、社会比较进程中的群体情感模型以及积极认同进程中的"替罪羊"现象。  相似文献   

14.
共同体在很大意义上是一个过去的事情,或者是一个遥远的事情,不管它曾经伴随着我们的历史有多久,给予我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多珍贵。现在来看,传统的共同体早已瓦解,而新的共同体形式正在不断地酿造和重构。伴随着大规模全球化和传统共同体的瓦解,人们对以往那种共同体的安全感和确定感充满期待和渴望。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共同体的重构是一个近乎梦想的事情,但人们却在试图通过唤起人们的身份认同,以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民主党派成员的组织认知度是指民主党派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发展、基本情况、组织架构、实践活动等的认识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评价、意欲采取的行为和表现出的情感状态.课题组确立了测量民主党派成员组织认知度的四个维度:认识层面——知晓与理解;情感层面——调节与适应;实践层面——意向与行动;评价层面——态度与看法.课题组在这四个维度下设计了具体的测量指标.课题组通过问卷统计和访谈法,分析了H省科研院所九三学社社员对社组织的认知状况.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社员对社组织的宗旨、定位、架构、章程等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党派身份认同、归属感较强.但部分社员参与社组织活动的获得感不强、能动性不足、身份意识与行动不匹配.基于调研数据,提升民主党派成员组织认知度的对策包括:加大政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供给力度,发挥直接经验和替代性经验的作用,探索适合中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建设方法,营造彰显参政党特色的组织建设氛围,重视大众媒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高校民主党派综合素质培养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由于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综合素质培养研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综合素质,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素质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时期,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日益呈多样之势:大部分成员关心政治,关注社会,热爱组织,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参政愿望;但也有一些成员也表现出思想的庸俗化和冷淡化。一些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消极的原因很多,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缺位、功能发挥不够、外部环境影响等。各个民主党派应增强其适应性,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成员的思想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8.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习近平关于知识分子的重要论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为开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与理论支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危机主要集中于学术与政治的交互张弛、专业性与公共性的体用关联、道义与功利的进退维谷三个方面,高校党委要以政治认同为前提、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社会认同为目标推进统战工作,促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凝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参与力,增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9.
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标准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民主党派政党性质的主要表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需要坚持的基本政治标准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参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坚持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0.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不把对不同政党的认同放在对立的两端,而是从"心理认同"这一核心要素出发,即可在中国政治生态中使用政党认同来观察不同政治主体对民主党派的政治态度。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框架下,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民主党派自身的存亡,而且关系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安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民主党派与执政党、国家政权、党派成员和社会民众的四维关系,认为民主党派的政党认同具有共生性、理性、内部的稳固性和外部的松散性等特性,并提出有效构建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