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理论: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的新思考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廖红 《中国发展》2002,(2):24-30
本文提出循环经济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的理论。在分析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之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本文提出了制定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与资源回收利用法”,逐渐步入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促进法是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其符合经济法的本质要求,契合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是经济法部门的组成部分.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一部综合法、促进法和政策性立法,它的调整对象是循环经济管理关系和循环经济合同关系,价值取向包括生态效率、生态公平、生态秩序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关于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杨 《中国发展》2005,(1):21-24
有关部门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对循环经济提出了不同认识.通过对循环经济内涵和国情的分析,循环经济应理解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位目标是节约资源,其次才是保护环境.只有通过减量和循环手段来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列入循环经济的范畴.发展循环经济应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主要依靠综合经济部门来推动,环保部门起评价和导向作用.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政策创新,构造循环型生产环节的盈利模式;应首先在建设、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作为现阶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及其关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循环经济要求从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关系出发,把经济系统看成是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规律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经济规律是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在现实中,政府所制订的政策、制度和规范是引导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则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因此,循环经济中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统一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把握和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此角度深入论述了市场与政府如何共同发挥作用,有效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石磊  张天柱 《中国发展》2009,9(5):26-32
该文审视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宏观背景和启动时机,给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建议。中国应该发挥后发优势,加强资源拓展、清洁生产、可持续消费和废物循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拓展循环经济发展空间,规避资源环境约束锁定,实现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须注意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刚刚起步,一些理论认识上的缺陷,将对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笔者在文中就循环经济的本质、循环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循环经济法律移植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矿业是荆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过程中,矿业循环经济应该走在前列。本文运用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与观点,对荆门市矿业循环经济发展潜力、经验、问题和思路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对荆门市矿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践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发展给人们带来生态、社会绩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理论研究或实践都只把它看成是一种闭环流动性结构,没有注意到其本身结构的开放性、创新性及突变性。因此,扩展循环经济结构的链接延伸关系,在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拟种突变"模式并探讨对其相应的管理或战略,可以完善理论或实践在这方面的缺陷或不足。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凯 《中国发展》2005,(1):12-16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焦点,存在着两个重要的学术理论.一项是假定性学说,揭示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轨迹,表述着一种现象,体现着一种矛盾的转化,即生态与环境状况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遵循倒U形状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另一项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研究,即经济与环境可以实现良性互动的循环经济的新思维,循环经济从本质上揭示了环境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环境经济学思维上的一个飞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已被发达国家的历史轨迹所证明,循环经济模式也正在被许多国家探索和实践着.这两项研究尽管形式不一、侧重不同,但并不相互脱离与冲突,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在认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同时,也体现着经济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最佳互动关系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理论充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内涵,循环经济的实践也必将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中,对当代西方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研究是最薄弱的环节,这与我国当前正大力借鉴西方循环经济的实践相比,显得很不对称和谐调。对西方当代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将循环经济发展置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对循环经济实践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以肯尼斯·波尔丁为代表的当代西方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西方学者在循环经济理论认识上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高级形态的区域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时候,我们往往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对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重视不够。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阐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和区域经济的可循环性,进而说明区域循环经济是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此外,对循环经济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的三分法提出了质疑,探讨了按地域空间划分企业、园区、区域和区际循环空间的“四重划分法”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循环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显得越来越重要.2006年《循环经济法》(草案)已经初现轮廓,但是客观地讲我国从引入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制和指导它的运行.在分析研究现有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对不适应新环境的法律规范应当及时调整、修订;在法律制定之外,应当确立贯穿法律体系的循环经济法律理念;此外,除了生产者责任之外,对消费者责任也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李亮 《岭南学刊》2008,(4):91-94
循环经济理论和戴利的稳态经济思想这两种经济理论,在世界观理论基础方面存在着生态科学与生态神学的区别,在价值观理论基础上存在着环境正义与生态正义的区别,在方法论的哲学依据方面存在着个体主义与共同体主义的区别.深入客观地分析这些区别对于探讨和明晰稳态经济模式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启示、循环经济模式对实现生态文明的贡献以及限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色布格 《前沿》2006,(2):187-189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股新的经济潮流和趋势.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具有客观必然性,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和内涵、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思路对策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循环经济,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及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充分运用了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主要解决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环境污染的控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经济学视角看,循环经济理论触发了对稀缺、效率、产权和市场等经济学核心问题的再认识,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循环经济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为解决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而实现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本文对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理论的渊源进行了厘定,并以此对循环经济实践进行了深度思考,指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更新人们的观念,分阶段进行和分层推进。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深入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载体和路径,也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向纵深发展,从生产领域向流通、消费领域延伸,培育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探索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循环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新的世界潮流和趋势。德国、日本、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走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迪云 《理论月刊》2006,2(6):140-1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本文在分析了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基础上,论述了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最后指出,我国应从绿色GDP核算制度、有效管理和监督制度、有效管理和监督制度、科技研发促进制度和抑制废物形成制度、循环名录、循环目标及循环程序制度、技术与工艺标准及技术性指导制度、法律义务和责任制度、政府扶持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经济激励制度、信息化建设制度等10个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