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人文德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一直以"权威"态势开展,主要采用"灌输"、"说教"的方式,但其效果微乎其微。新时期,"权威德育"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伴随着人文关怀的德育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高校德育只有从"权威"走向"人文",构建德育的科学观、人本观、生活观、艺术观、平等观,才能使高校德育真正肩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网上德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困扰,提出任课教师要强化网络德育意识,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新阵地,创新网络德育的模式,实现网络德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曹洪滔 《世纪桥》2007,(9):119-120
实现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途径方法的现代化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借鉴吸收美国高校德育行之有效、渠道广泛的途径方法,对我们更好的开展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有:加强高校德育的课堂教育,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开辟多种德育渠道,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形式的实践化。  相似文献   

4.
刘宾 《理论建设》2017,(2):74-77
"三个面向"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这一思想对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高校德育的时代价值、坚定高校德育的政治方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复杂的时代处境对青少年德育造成了很多困扰,社会道德危机影响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改进青少年德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德育观",从塑造文化环境、优化德育资源、继承传统思想、改进德育方式等多方面入手,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占领政治思想教育制高点的重要工具。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大环境下,应更好更紧密地将艺术教育与德育相融合。充分利用艺术赏析教学"主阵地",积极打造艺术教育形式多样的"立体攻势",抢占时代艺术的新阵地,建立艺术教育与生活的常态化联系,把艺术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德育哲学的"失语"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的德育状况迫切要求建立一种超越知识论的德育哲学.中国哲学以境界论为特征.从境界哲学的视角审视德育,德育在本质上为一种境界教育,或者说德育的目的和功用就是提升人的境界.当下,彰显境界论德育哲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夏根 《探索》2007,23(6):140-143
新时期,德育面临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迁的挑战.传统德育在急剧变迁的社会现实面前,表现出巨大的困境.适应时代需要,构建新型的开放德育模式,是当前我国德育必须实现的重大转折.开放德育的内在张力表现为一方面,德育必须面对现实,立足生活,这是德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德育又必须超越现实,以人为本,这是德育的内在本质与现代使命.开放德育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体现出其应有的时代价值,又要具有引导社会价值取向、提升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超越功能,表现出现实与超越之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9.
李友令 《世纪桥》2009,(23):113-114
德育在新时期面临着新挑战,笔者认为德育应实现从传统的封闭德育向开放德育转变。开放式德育模式的构建是时代的需要,其具有互动性、生活性等特点,要从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10.
李友令 《世纪桥》2009,(21):113-114
德育在新时期面临着新挑战,笔者认为德育应实现从传统的封闭德育向开放德育转变。开放式德育模式的构建是时代的需要,其具有互动性、生活性等特点,要从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德育与新媒体狭路相逢,面对用户推送、分众传播的新媒体舆论生成和引导方式的挑战,高校德育如何有效发挥其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德育体验方式——微德育,从社会学视角借鉴其有益的理论,倡导为大学生提供微时代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师生共同创造微德育产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等思路,以求探索推进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习惯养成,是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实施养成教育是有效解决艺术类大学生习惯养成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的时代要求和该类学生特点为基础,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养成教育。以培养艺术类大学生"人格养成""思维养成""实践养成"为三大目标,以"校园、企业、社会"为三大阵营,推广实施系列养成教育品牌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于养成教育的"融入、渗透、弘扬、践行"四大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3.
英国高校通过课堂教学渗透、校园文化熏陶、学生事务引领、社会活动锻炼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隐性德育,并呈现出内容阶级性、过程情感性、途径多样性、方法生活性等特点。英国高校隐性德育为我国高校德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应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充分发挥"信仰"的德育力量;增加德育过程的人文关怀,积极探索"关爱"的德育力量;优化校内校外德育途径,深入发掘"行动"的德育力量;形成生活化德育思维,大胆探求"真实"的德育力量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素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德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素质德育与应试德育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方面,素质德育是对应试德育的矫正。研究素质德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德育理论创新的需要,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对"红船精神"精神的高度凝炼,体现了我党的先进性与精神财富,这为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也有助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因子的培育。本文从"红船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出发,论证了"红船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主旋律的精神,并由此从重视德育目标的引领、实现以人为本和把握时代的契机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7.
生态德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生态德育包括精神、自然和社会三个维度。强化高校生态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核"、"实践为基"、"责任为重"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提升高校生态德育的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德育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为视角,审思生态德育的内涵,从教育技术、教育理念等层面阐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取向并提出对高校生态德育实践向度的崭新考量:即创建生态德育"泛在学习"环境、打造"开放互联"新格局、力促生态德育多元化发展及构建"纵横贯通式"生态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程,它同时又是时时常新的工作。德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随着教育对象的更新而变化。应该说,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德育内涵,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德育方法,当然,德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