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济创造了新就业.以雇佣关系多样化、模糊化为特点,新型灵活就业对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和社保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捆绑规则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动,使各类灵活用工呈现"去劳动关系化"趋势,将新型灵活就业者暴露在社保权益的真空地带.从新型灵活就业的雇佣关系特点出发,分析劳动-劳务关系判别标准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退休人员具有标准用工无可比拟的优势,用人单位聘用退休人员越来越多,退休返聘成了用人单位非标准用工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由于当前关于退休返聘用工的法律规定不明确,在实践中存在混淆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工伤赔偿责任不清、退休返聘协议签订瑕疵等问题,极易产生用工风险。因此,用人单位必须采取严把"入门关"、购买雇主责任险、签订书面退休返聘协议、对退休返聘岗位分类管理等手段,以有效避免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3.
我国平台用工去实体化、去雇佣化、隐秘化及去劳动关系化等现状趋势,带来了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缺失、利益群体分化、组织程度弱化、维权渠道不畅、矛盾风险突出等挑战,给劳动关系协调工作造成巨大压力.进入新发展阶段,亟须在现有探索的基础上,研究确立平台用工劳动关系的界定规则,推动建立适应平台用工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从法律的规定的题中之义可以清晰揭示劳务派遣的本质属性,就是灵活性的用工形式、补充性的就业方式.但目前没有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何为"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岗位规定.因此,大量的用工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时出现了扩大化、无序化的趋势.当...  相似文献   

5.
李杰 《学理论》2012,(1):91-92
雇佣作为一种古老并且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法律关系,始终没有被纳入劳动法调整的范围,导致雇佣合同制度在我国立法上的缺失,在现实生活中使部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在受到损害时没有合适的法律、法规可依。本文重点分析我国的雇佣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6.
网约工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用工形态,也给雇佣关系带来了挑战。例如,在法律诉讼中,虽然法院对Uber公司施加给司机的控制行为进行分析,但是仍需陪审团确定司机是否属于劳动者。在学术讨论中,多名学者也提出,可以将Uber司机作为特殊的劳动群体加以保护。此外,西雅图市议会还尝试通过地方立法允许Uber司机成立工会来保障权益,但是已被地方法院叫停。纽约市则试点Uber公司和地方工会组织合作成立一个协会来保障Uber司机的利益,但是不能进行集体谈判和罢工。  相似文献   

7.
船员劳务合同法律性质的认定是确定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案由的难点。其法律性质认定的不确定性,导致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呈现出复杂多变性。船员劳务合同法律性质的认定,不应简单套用"劳务"和"劳务合同"的一般法学理论。船员劳务合同纠纷应作为区别于劳动合同纠纷或劳务合同纠纷的独立的立案案由,以便于船员劳务纠纷的处理、避免管辖权的混乱,进而影响我国的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8.
公共部门的劳务派遣可以有效克服公务人员编制限制和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三种风险:劳动者在人事关系中劳动权益被损害的风险,在"隐蔽雇佣"关系中侵权责任无人承担的风险,在政府劳务采购合同关系中利益遭受侵害的风险。防范这些风险一方面要尽快出台《公共部门编制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务派遣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校大学生兼职、实习这种工作形式已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一种重要补充。然而我国法学界对其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存在极大争议,大学生从事兼职工作没有法律保障。就此问题,结合劳动法的基本理念和对现有法律的解读,总结出法律层面上解决大学生维权困境的几点建议,力求填补法律的缺失,令大学生劳动力就业市场机制向着合理合法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式和用工制度,为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满足高端人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滥用劳务派遣现象显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向.被派遣员工与派遣公司有劳动合同关系,而派遣公司又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务输入输出合同,"三角关系"造成了三方责权利的模糊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迅速发展,劳务公司或劳务派遣组织大量涌现,随之出现了许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2008年1月《劳动合同法》生效实施,对劳务派遣作了专门规定,从而结束了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无法可依的历史。这对明确劳务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义务,规范劳务市场秩序,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务派遣是一种重要的用工形式,在我国发展迅速.虽然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此构建了框架性的规范,使劳务派遣进入了法治轨道,但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检验,我国现有的劳务派遣法律制度尚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杨学钢 《侨园》2004,(6):42-43
外籍劳务分类、管理机构及适用法律法规加拿大官方目前将外籍劳务分为:教育学术类、农业工人类、建筑工人类、保健类、企业内部派遣类、家庭服务类、机械制造类等7个类别,其引进程序和要求有所不同。一般下列机构会对外籍劳务人员提供服务,如:相关的行业协会根据行规对雇主雇佣外籍工人的申请提出意见;“加拿大人力资源开发局”(HRDC)作为政府机构,审批雇主提出的雇佣外籍工人的申请,向雇主签发“岗位确认书”等书面意见,并为入境后的外籍工人办理社会保险号码(SIN)等;“加拿大公民和移民局”(CIC)是政府主管外国人出入境和在加逗留的机关,通常根据加拿大人力资源开发局的意见和其他法律要求的文件,签发(或拒发)外籍工人工作许可证和入境签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劳务派遣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标准劳动用工方武的有益补充.但劳务派遣在我国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尽管我国<劳动合同法>从多个方面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制,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社会、法律两个层面对几个方面问题作一探讨,提出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劳务派遣人员受其劳动关系复杂性影响,在加入工会的方式上存在三种路径:派遣公司入会、用工单位入会以及会员委托管理。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为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问题的制度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文章认为,会员委托管理模式优点较为突出,但用工单位工会和派遣公司工会需要在会费的来源与使用、维权工作、会员占用资源比例等方面,进行明确约定,进而提升劳务派遣人员的入会率。  相似文献   

16.
李海明 《团结》2013,(3):30-33
近年来,劳务派遣成为企业较为普遍的用工形式。由于缺乏有力监管,以及国家没有成文的劳务派遣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劳务派遣已经变成用人单位规避用工风险的一个工具,从而导致实践中被派遣劳动者权利受到严重损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将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笔者看来,要想通过立法来确保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权益,还  相似文献   

17.
徐志强 《理论导刊》2014,(3):99-103,112
《劳动合同法》试图将用工全过程书面化、证据化的强制性立法违反了制度的数理逻辑,带来了诸多理论困惑。通过挖掘劳动关系确立之"用工论"的内涵和法律意义,可对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之间的法律功能、合同书面形式的效力、事实劳动关系的内涵、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则以及目前书面强制规定中的诸多细节问题进行理论解蔽和补正,并可由此优化劳动合同书面强制立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适应灵活用工需求的用工形式,由于其机制灵活、用工效率高、有利于人才流动而受到企业的欢迎,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用工形式.但这种新的用工形式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被派遣劳动者群体日益扩大,其合法权益被侵害的问题日益凸显.相对于典型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而言,被派遣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同工同酬看派遣工劳动平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但鉴于派遣工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加上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具有营利性,实践中派遣工与正式工仍将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对此,反对与容忍的观点都有其道理。为平衡各方利益,在相关制度设计中,应对派遣工的报酬和不同岗位的派遣工实施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期限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期限与劳资利益的协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劳资双方的合作共赢是雇佣关系长期化的基本要求,法律的着力点在于激发市场经济内在的劳资合作共赢机制的活力。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确定的情况下,雇佣关系的稳定、劳动合同的期限,主要取决于劳工技能的专用性程度。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流动性"基础上追求"稳定性"的劳动合同制度模式,在利益动态协调过程中实现劳资关系的平衡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