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会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信用融资行为,广泛流行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农村地区尤其盛行。一方面,标会具有为农村居民筹措资金和赚取利息的双重功能;另一方面,由于管控难度大,标会也容易造成破坏农村金融秩序等不良后果。当前,我国应当尽快设立有关标会的法律规范,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民间互助会是一些人自愿组织起来不定期聚会,贡献出一定资金而形成资金库,根据预先约定的规则向会员轮流分配资金的金融组织。考察我国民间互助会的渊源与性质,剖析我国处理民间互助会的融资行为现状,要正确把握民间会案与民事诉讼、刑事司法能否介入会案、侦办会案的罪与非罪等问题。完善发展民间互助会等金融组织,一要转变理念,正确认识民间互助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二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和培育民间互助会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三要加强并完善民间互助会风险控制机制;四要强化政府对民间互助会运作过程的管理;五要逐步拓宽我国民间互助会的演进路线。  相似文献   

3.
合会作为一种民间融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式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不足.国家已在政策上主张探索和利用民间融资的新试点,使民间金融发展合法化.合会固有的风险防范机制——熟人社会相互问的制约机制在当今社会有所减弱,但合会所固有的风险依然存在.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安全的角度重新审视合会的风险,在借鉴印度合会风险控制立法经验的基...  相似文献   

4.
乱集资,作为一种非正常的融资现象,今春以来,风靡全国。在广东汕尾地区,一些民间人士利用“标会”广泛募资,参加“标会”人数之多,卷入会款数目之巨,世所罕见;在上海,一个退休女工,一名乡镇企业“三产”业务员,挥舞月息15%至20%的高利率“魔棍”,在南翔和太仓掀起了一股非法“集资”浊潮,短短一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5.
董柞壮 《外交评论》2022,(4):133-154
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科技的前沿领域,是数字经济繁荣的写照,也是数字时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元素。当前全球活跃着约2万种各类数字货币,且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在全球金融、经济和安全等领域作用日益凸显。交易安全是数字货币兴起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同时数字货币对国家的金融安全和全球金融治理带来多重影响。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特征,改变了传统中心化金融的安全逻辑,在降低交易安全成本的同时,也容易引发新的安全风险。在国家金融安全层面,私营数字货币挑战国家金融主权,跨越监管藩篱,使得金融风险来源更加多样化。在全球金融治理层面,既有的治理机制无法满足数字货币快速发展的治理需求,各国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与需求多不相同,对其治理仍处于早期阶段。同时,数字货币也有助于革新跨境支付体系,推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议题的治理进步。数字货币对金融安全与金融治理的复杂影响源于金融技术创新的两面性,即让交易更加安全、便捷的同时,也触发了新的风险和监管需求,因而,对数字货币的治理也需要平衡创新与风险,实现技术创新与有效治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董柞壮 《外交评论》2022,(4):133-154+8
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科技的前沿领域,是数字经济繁荣的写照,也是数字时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元素。当前全球活跃着约2万种各类数字货币,且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在全球金融、经济和安全等领域作用日益凸显。交易安全是数字货币兴起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同时数字货币对国家的金融安全和全球金融治理带来多重影响。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特征,改变了传统中心化金融的安全逻辑,在降低交易安全成本的同时,也容易引发新的安全风险。在国家金融安全层面,私营数字货币挑战国家金融主权,跨越监管藩篱,使得金融风险来源更加多样化。在全球金融治理层面,既有的治理机制无法满足数字货币快速发展的治理需求,各国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与需求多不相同,对其治理仍处于早期阶段。同时,数字货币也有助于革新跨境支付体系,推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议题的治理进步。数字货币对金融安全与金融治理的复杂影响源于金融技术创新的两面性,即让交易更加安全、便捷的同时,也触发了新的风险和监管需求,因而,对数字货币的治理也需要平衡创新与风险,实现技术创新与有效治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重新认识民间金融活动,因势利导为经济发展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金融活动不能等同于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民间金融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表明其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分类归纳民间金融的种类和特点,分析其利弊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因势利导,加强管理规范,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服务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礼泉县农户的借贷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礼泉县农户普遍有借贷需求,但农户向正规金融借贷难,大多倾向于民间借贷。农户借贷主要用于医疗、子女教育、建房等。很大比例的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农民合作互助组织不了解,当地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不足,面向农民的金融产品单一。民间借贷活跃,且成为当地农户借贷主要途径和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民间融资是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但由于缺乏制度规范,风险也在增大.去年温州民间融资无序发展等因素作用下引发了企业资金链断裂与企业主“跑路”,对当地经济社会稳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彰示民间融资制度规范已是十分迫切.本文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研究当前民间融资的特点与风险成因,探讨推动民间融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体系由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两部分组成,其中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通过对比研究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寻找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原因,这对于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有效提高资源在农村的使用效率,促进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间借贷作为我国正规金融借贷的一种必要补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有效的外部监管和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民间借贷市场还存在诸多风险和不规范之处。必须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使其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对我国的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同时,由于其运行机制的非法化以及自身的缺陷,导致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很大的风险,文章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风险现状和构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法律方面进行分析,以预防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民间融资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它是顺应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对优化资金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民间金融一开始就具有草根性,处在无规范性和无监管的状态,随着民间金融的日趋活跃,其社会危害性也显而易见,为了规范民间金融,检察机关需要充分发挥金融检察职能。金融检察是随着检察机关在与金融犯罪做斗争过程中形成的一项专门业务,检察机关需要发挥金融检察职能,建立对民间金融一个开放、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以促进民间金融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P2P网络借贷平台起源于英美国家,属于民间金融的一种创新模式,它的兴起为民间资金的流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但作为一种融资方式,P2P网络借贷平台在运行中同样会引发风险,通过对传统金融理论和现实经验的探究,得出了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应当主要从市场准入、运作和退出三个角度对其进行相应的完善,使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中,缺少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急性资金需求的组织或服务平台。从规范民间借贷视角出发,政府牵头构建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能够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应急资金融资难问题,提高中小企业富余资金的利用效率及收益率。应急互助基金由政府、专业机构、广大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等共同参与,遵循一定的运营流程与管理规则,并设立成员及客户的准入机制、借贷资金上限控制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基金损益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现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业态,在带来消费贷款极大便利的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风险不容小觑。现金贷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结构的创新在于创造了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为中心的竞争型借贷市场,也让金融消费者和提供者在金融风险的吸收与分散中首当其冲。现金贷消费者保护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贷款的风险暴露、风险承担、行业健康发展的新型风险治理范式的作用机制,折射出遵循法律规则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贷款风险吸收能力是否符合借贷便利和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的理性,这已成为现金贷消费者保护的风险治理进路的逻辑起点,并有利于实现合理价格的现金贷目标。本文通过对现金贷相关概念的比较对现金贷的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分析了风险社会背景下现金贷的法律风险及刑事风险,提出实现现金贷消费者风险吸收能力与现金贷资产风险匹配的金融风险治理进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信息中介在网络上实现点对点借贷是P2P网络借贷的核心要素。将P2P网络借贷等同于网络非法集资,混淆了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在网络投融资活动中的功能和定位,是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误读。通过对2007-2015年公开的案例研究发现,司法机关在治理网络非法集资中,面临着互联网金融创新保护与非法集资犯罪惩治的两难选择,但这种司法治理过程同时也构成了矫正民间融资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有利契机。网络非法集资的刑法治理应当以刑法谦抑为核心,改善治理方向、结构与路径,满足民间融资行为逐步去罪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信息中介在网络上实现点对点借贷是P2P网络借贷的核心要素。将P2P网络借贷等同于网络非法集资,混淆了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在网络投融资活动中的功能和定位,是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误读。通过对2007-2015年公开的案例研究发现,司法机关在治理网络非法集资中,面临着互联网金融创新保护与非法集资犯罪惩治的两难选择,但这种司法治理过程同时也构成了矫正民间融资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有利契机。网络非法集资的刑法治理应当以刑法谦抑为核心,改善治理方向、结构与路径,满足民间融资行为逐步去罪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省凤阳县新型互助金融制度创新为案例,考察了从生产+资金合作模式到资金互助社的探索过程及其绩效,分析了资金互助社对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满足农民创业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合作金融法规和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支持农村新型互助金融制度安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微型金融组织面临潜在的法律风险,诸如机构设立,主体管理、内部治理及监管等。因其缺乏法律法规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导致一些金融活动无章可循,市场秩序混乱。因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组织治理结构、规范组织运营,建立担保与信用制度,加强组织监管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各种金融法律风险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