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雪艳 《世纪桥》2011,(15):76-78
在新形势下,及时权威的政府信息发布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和预防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能在"维稳"中掌握舆论的主动权,进而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效率。因此,转变观念,树立信息公开意识,健全完善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立独立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管理平台及充分发挥媒体功能的有效机制,对应对新情况并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君 《新长征》2008,(8):20-22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公共危机事件之一,且恰逢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不久。地震发生后,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大篇幅、不间断、多角度报道这场危机,境外记者第一时间获准奔赴灾区采访,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灾情、澄清谣言……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对抗震救灾信息及时有效传播、凝聚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抗天灾的意志和决心、汇聚国内外抗震救灾巨大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舆论引导能力极大释放的明证,被称为“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典范之作”、“达到政府信息公开的极致”。  相似文献   

3.
英国政府对应急管理一直较为重视,将新闻发布列入应急处置的重要环节,着重从法规建设、组织机构设置、政府与媒体的协作等方面加以强化. 政府重视在第一时间准确发布信息 英国政府认为,对重大突发事件,如果处理及时得当,信息公开透明,媒体不仅能在增强政府公信力、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上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还能帮助政府迅速向公众传达一些重要的善后建议或指示.  相似文献   

4.
政府敢于公开危机信息,主动借助媒体,及时、真实地公开事实,让媒体在传播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不仅有利于危机事件的解决,而且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当前,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有着明确的法律条文与依据,其有助于我国政府机关在疫情面前各司其职、有效应对。政府在实施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即及时性、准确性、合法性。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存在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备、公开披露不及时、政府对谣言流言处置不当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在疫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优化:依据法律规定依法公开、增强民众所需主动公开、服务社会稳定及时公开、考虑国家发展按需公开。唯有如此,可以更好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如何处理群体危机事件,特别是如何公开与危机相关的信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在政府群体危机事件处理中,为什么要强调及时信息发布呢?在信息时代,政府又应当如何通过信息发布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本文结合2007年1月发生在四川大竹的群体事件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恐慌止于信息公开,谣言止于信息畅通。信息不畅是谣言和恐慌的温床,只有及时、权威的信息公开才能给公众稳定和理性的预期,自作聪明地“隐瞒信息”和“以谎辟谣”才会真正激起公众的恐慌。此次汶川的“震后应急”再次证明了这一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11,(12):18-18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其召开的积极运用微博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上提出,要推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积极运用微博,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手段,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同时,会议还指出,要切实加强管理.解决好微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公开视角看,信息传播失真引发集群行为,信息不对称导致零和博弈,信息不公开诱发“自立救济”行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基于此,加快信息公开制度化建设、建设回应性政府,加强舆论性载体的引导和利用、有效实现社会控制,增加沟通信息的“透气孔”、建立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是防止、减缓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冲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王冰 《求贤》2007,(6):45-45
前不久,海南果农遭遇的“癌症香蕉”事件,让百姓蒙受了巨大损失。追究谣言“误杀”成功的原因,除了个别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外,恶劣的食品安全环境提供了谣言产生的环境;而政府权威认定机构迟缓的应对机制,延长了谣言生存的时间。从3月13日开始出现相关消息,农业部新闻办公室直到4月7日才发布消息,声称香蕉“巴拿马病”与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  相似文献   

10.
当前,伊犁社会政治大局总体很好,稳定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受“7·5”事件和境内外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伊犁面临的不安全、不稳定隐患仍然比较突出.从境外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没有放弃颠覆我国的罪恶图谋,在“7·5”事件后更加纵容和支持以“世维会”为首的“三股势力”。热比娅及“世维会”一方面利用“7·5”事件竭力推动“新疆问题”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和卑劣手段,不断向我境内进行反动宣传渗透,企图制造更大的骚乱和动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