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市)一级,是我国政治、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发展县级经济,既是宏观、中观、微观经济效果的重要窗口,又是促进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宜春地区在改革与整治时期,始终把县(市)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摆在地区中观经济的首位,按照产业演进规律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客观要求,因地制宜地培育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旗县经济 增强旗县财政实力旗县经济是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是我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旗县经济中,财政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一个大问题。财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自治区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旗县经济,增强旗县财政实力,不仅是实现自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从国家机构职能方面讲,县一级是城乡工作的结合部,在行政管理层次中处于基础地位,加之县级经济市场调节的比重大,受计划影响较小,改起来比中央、省、市容易些,因此,是机构改革比较适当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盟市旗县机构改革问题 ,自治区行政学院、自治区行政管理学会联合组成课题组 ,对我区盟市旗县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从今年 3月起 ,课题组先后赴伊盟、巴盟等地作出比较深入的实地调查 ,并与内蒙古党校部分学员进行了座谈。同时 ,还在我区部分盟市、旗县发放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公务员心态调查问卷》 ,共发放出问卷 5 0 0份 ,回收有效问卷 45 0份。现将本次调研的几个主要问题综合报告如下 :一、盟市旗县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存在的问题尽管盟市旗县机构改革已经进行过多次 ,最近一次机构改革也才刚刚结束。但是 ,盟市旗县机构…  相似文献   

5.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机构改革正在进行。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机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怎样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这些改革前、改革中、改革后经常遇到的难题,如果不及时破解,必将成为机构改革的拦路虎。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要求,  相似文献   

6.
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 革的迫切任务,也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回顾 北京市宣武区历次机构改革,认真总结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宣武区历次机构精简 改革的简要情况 、 建国以来,我国曾对政府机构进行 过 11 次 调整,其中规模较大的 有 9 次, 即 1952 年的精 简整编、 1954 年 的精简、 1956 年的 行政体制 改革、1961 年的 干部 精简 、 1970 年国务院工作部门的变动和 1982 年、 1988 年 、 1…  相似文献   

7.
旗县经济是国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整体、快速推进旗县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旗县经济作为一级地方经济,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区域性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日益明显和强化。因此,整体、快速推进旗县经济,必须要准确把握这一特征。实施区域性发展战略,简言之就是要树立旗县辖域经济的整体观,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依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联网,形成区域的整体优势,带动经济走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8,(5)
正杭锦后旗立足农业大旗实际,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有机结合,将抓好改盐增草(饲)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依托"所旗联建""院地共建"等重点人才项目,由国家农业部、自治区农牧业厅、市农牧业局与旗人民政府开展"四级联创"共建活动,通过外引农牧业高层次人才,成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机构改革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加快机构改革,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要求。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机构改革,我们要注意研究分析机构改革的一些问题,以便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一、机构改革非改不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制约和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的概念并非始于今日,但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县域经济又以极大的重要性和尖锐性摆在我们面前。目前,全国2073县(含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拥有占全国94%的900多万平方千米国土面积,县域范围内聚集着占全国73%的9.4亿人口,县域经济提供占全国52%的5万多亿元GDP。县一级作为城乡结合部,一头连着农业、农民和农村,一头连着城市,讲“三个代表”问题,讲“三农”问题,讲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讲改革、发展、稳定问题,讲“小康”和现代化问题,都一刻也离不开县域。“县(市)这一级,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处  相似文献   

11.
文摘大观     
我国将启动县级机构改革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逐步到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随之启动,今年省地一级机构改革已经开始,县乡两级机构改革也将在明年开始进行。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的是县级,这不仅因为县级机构是承上启下,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关键层次和中间部位,还因为在全国2000多个县中,财政赤字县占一半以上,县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超编问题严重,占全国各级党政机关超编人数的60%以上。 在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工作比省级和中央都要难。主  相似文献   

12.
旗县(包括县级市)地方工业在我区工业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整个工业经济的一翼,是振兴我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力发展旗县地方工业,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党和国家的组织结构中,旗县处于上下结合、城乡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重要位置,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长治久安的基础。而旗县党政“一把手”是旗县各项工作的“领班人”,是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农牧业经济的‘领路人”。他们政治业务素质的高低,对旗县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对党的基本路线能否在该地区全面贯彻执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探讨旗县党政“一把手”教育培训问题,不仅有利于找到干部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从而担负起领导旗县工作的重任,更好地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极为深刻 和精辟,是我们党的一笔珍贵的思想财富,对于我国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关 于 政 治 体 制 改 革 的地 位···························邓小平有两个重要思想:一是中国所有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改革政治体制,经济…  相似文献   

15.
县,历来是我国的基本行政单位和基本经济区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县级政权上承省市,下启乡镇,是高层领导机关和基层组织的结合部,是上下沟通的枢纽性环节。作为县级政权机构的领导核心,县(市)委担负着组织协调县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领导责任,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我国行政领导体制中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战略地位。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市)委的领导职能发挥得如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县(市)委只有切实履行起对县域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职责,才能真正把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办好旗县级党校赵志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千千万万党的干部带领各族人民不屈不挠地为之奋斗,又需要结合实践不断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因此,全面提高各级...  相似文献   

17.
县(市)这一级,在我们党的 组织结构、国家政权结构以及全局工 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一个十分 关键的层次。全国2000多个县(市)经济的发展,事 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县(市)级党政领导班子坚 强有力,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处在改革、建设的第一线,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影响当地的改革、发展、稳定,影响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中央高度重视县(市)“三讲”教育,在省部和地市厅局“三讲”教育告一段落后,及时部署 县(市)“三讲”教育,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学习和教育,使 县(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以更高的素质、更好的 精神状态和更出色的工作,奋发有为地迈向新世 纪。  相似文献   

18.
●学习要点●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入,使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现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二)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在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一些重大缺陷。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在新的世纪,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制定好今后的发展战略,不仅是一个地方领导决策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关系到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县(市)一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宏观与微观结合部、汇合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的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县(市)委书记作为"班长",在决策中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县(市)委书记应怎样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笔者认为,应立足县情,谋划全局,搞好"四个对接":  相似文献   

20.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它肩负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重任。全国现有乡镇行政区划(编制)达5.3万多个,其中镇、街道2.2万个,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1998年全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家一次撤并了11个部委局,朱镕基总理宣布用3年时间分流4万人,为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奏响了序曲。从2000年开始,省市一级机构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县、乡和事业单位改革亦步履匆匆。伴随着这股改革大潮,乡镇也开始了的所未有的优化行政资源配置的大撤并,让人们看到了喊了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全国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