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人新观点     
吴敬琏:独立董事不是摆设 被数家上市公司聘为独立董事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表示,股份公司中的独立董事,其主要的职责是保护小股民的利益,不是毫无作用的摆设。独立董事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吴敬琏举例说,按照英美方式,董事会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非执行董事,一部分是执行董事。由于执行董事本身就是经营者,就需要靠非执行董事来监督执行董事。这种制衡关系突出地表现为董事会中的两部分董事的互相制约,和董事会下属的委员会里面有哪一部分董事占主导地位。董事会下设4个委员会:第一是执行委员会,其第一…  相似文献   

2.
视点扫描     
吴敬琏呼吁“反思改革”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发出了“反思改革”的呼声。近日于北京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吴敬琏指出当前改革存在四大缺陷: “第一,从经济领域说,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 如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革,垄断行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现在已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之一的吴敬琏先生,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83至1984年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和社会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4年至今,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世纪80年代末因力挺市场经济而被起了“吴市场”的雅号,后来又演变为“吴法治”……吴敬琏先生一直是媒体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陈建芬 《小康》2006,(10):54-55
温州“腾笼换鸟”,大规模引进外资的“一号工程”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经济学家作何解读?《小康》专访了经济学家吴敬琏。  相似文献   

5.
刘臻玺 《前沿》2003,(4):44-47
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是造成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结构不能有效建立的源头 ,而国有股减持由于多种因素 ,一直未能顺利推行。因此 ,想从根本上解决公司治理的“源头”问题 ,目前还缺乏政策支持。我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此举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运作效率。本文拟从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挥效用存在的障碍入手 ,提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市场化:国有经济的改革之路──著名青年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韩月香博士“八五”计划已圆满完成,“九五”宏图即将展开。最近,记者就“九五”期间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采访了享有“京城四少”之一盛名的著名青年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  相似文献   

7.
吴敬琏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他力主发展市场经济而被称为“吴市场”。其后,他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央电视台于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评吴敬琏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之一(唯一的经济学家)。吴敬琏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和欢迎,除了他揭示真理的理论力量之外,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百姓利益的维护、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不能不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邓磊 《理论月刊》2002,(10):54-55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一元制”的公司治理模式,只是作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方案,而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适用于所有的公司治理模式。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存在制度背景上的“先天不足”,因此,在我国并不适宜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当务之急是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完善监事会制度,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这样描绘吴敬琏:“他的嘴对着国家领导人的耳朵,但他的双脚牢牢地站在老百姓中间:他大半辈子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度过的。但满脑子是市场经济的思想。”的确,我们的时代能拥有像吴敬琏这样有智慧、有良知、有胆识、有超前意识的进取型的经济学家,是时代的幸运,是民族的骄傲。200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辞曾这样赞美吴敬琏:“他敢于铁肩担道义。他是一位无私的、具有深刻忧患意识的社会贤达,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特立独行的智者,一个睿智和良知兼备的中国学者.中国经济学家的优秀代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贵品格.年过七旬仍然能够保持童真和率直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0.
对现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状况以及独立董事薪酬高低与独立董事独立性相关关系的调查表明:薪酬的高低并非影响独立董事激励机制激励功能的主因,其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无内在的必然联系;独立董事激励机制丧失激励功能以及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的本质原因在于对独立董事制度具有强烈排斥作用的文化体系,即以“感性”为特征的民族文化、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法文化和以“关系”为特征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 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魏杰在接受《现代经济信息》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中时下常常挂在嘴边的“通货膨胀”并不严重,严重的是“通货腐败”。他认为,产生“通货腐败”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的权力进入市场,尤以在投机性很强的领域最为猖獗。而治理“通货腐败”的办法只有一个:毫不手软地将权力挤出金融领域。否则“金融混乱”  相似文献   

12.
<正> 刚刚过了新世纪的临界点,经历了10年发展的中国股市也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年初,有“吴市场”之称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开口说话,指斥股市是一个“赌场”,随后,厉以宁等五大经济学家会聚一堂,主张要像“爱护婴儿”那样爱护证券市场,由此拉开了一场论战。不料争论刚启了个头,便在 B 股向国内投资者开放的暴利神话中嘎然而止。争论是无疾而终了,但问题仍然存在。股市发展到今天,加强规范确已刻不容缓。3月7日,本刊邀请了浙江省证券界、金融界、经济界、法律界的专家,围绕股市的发展与规范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3.
吕伶俐 《政策》2002,(9):31-31
去年,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将独立董事制度正式引入上市公司。但从实践来看,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如何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让独立董事真正“懂事”?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信息博览     
董辅礽提出“八宝饭”理论 吴敬琏主张修改教科书 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最近在论及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时,形象地推出其“八宝饭”理论。 董辅礽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多元化的经济,就像八宝饭一样。八宝饭中的糯米就像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公有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腐败现象始终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究竟腐败现象的实质是什么?根源在哪里?如何通过实施“整体推进,重点实破”的改革战略去消除?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作了入木三分地分析,发表了独到的分解。  相似文献   

16.
罗志明 《创造》2010,(4):102-102
<正>2010年的1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迎来了80岁的寿诞。对于这位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说,这80年是一个与自己的国家发奋图强、蹒跚前行的80年。  相似文献   

17.
享有“改革少壮派”美誉的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研究所所长魏杰教授近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十五大之后,企业改革要在原有改革措施的基础上,着力进行资产重组。可以预计,今明两年资产重组将成为企业改革的主流,而资产重组的快慢将最终导致地区之间经济的差异。 资产重组关键要解决五大问题 魏杰说,1996年初,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经济现象,这就是资产重组,即企业之间的资产开始重新组合,企业相互并购。此后两年,资产重组越来越活跃,并得到了十五大  相似文献   

18.
周婕  李波 《理论月刊》2007,(3):160-162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热点和焦点。本文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的起因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吴敬琏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因力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赢得“吴市场”的美称。2000年12月18日晚,本刊记者在昆明对参加“国家民委‘兴边富民边疆行报告团”来云南的吴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开始实施,但西部与东部的区情有所不同,例如:西部是内陆,自然环境差,人的素质相对较低,人们观念落后,基础设施差,不仅经济环境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东部,而且又面临着加入WTO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东部的发展经验西部可以借鉴吗?西部的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吴敬琏: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2002年的中国经济有两个想不到:一是2002年年初,政府官员和传媒普遍认为,2002年经济会是“前高后低”,但结果却是“前低后高”,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好。二是原本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可能受冲击最大的银行、农业、汽车等行业,发展势头却前所未有的好。在谈到其中的缘由时,吴敬琏认为是在充分考虑外部需求的同时,对内部活力和效力的因素考虑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