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健 《传承》2001,(6):17-19
农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受影响较大的领域之一,而对广西农业而言,蔗糖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我国加入WTO后,广西蔗糖业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和保护蔗糖业,确保广西蔗糖业的优势地位,提高蔗糖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我区蔗糖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一、广西蔗糖业发展特点从近年来广西蔗糖业发展的形势看,呈现如下几大特点:一是种植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区的糖料蔗面积逐步调减,并向适宜区和次适宜区发展。种植面积由1998年的869万亩调减到1999年的8…  相似文献   

2.
刘光琳 《当代广西》2011,(19):61-61
种植甘蔗和蔗糖生产是上思县传统的产业。近年来上思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培育壮大该产业,种植甘蔗和蔗糖生产已成为上思财政支柱和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受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今年5月以来我区甘蔗螟虫、蔗龟等甘蔗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局部蔗区受害严重,对糖料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3.
甘蔗属热带亚热带作物。广西气候得天独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经济--蔗糖业。这一产业,不仅为广西国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已成为全国食糖生产的重点基地,为解决全国人民吃糖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不少,弄得不好,已经形成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地位和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广西蔗糖业的地位广西88个县(市),已有66个县(市)的747个乡(镇)种植甘蔗,面积1996年为680万亩,1997年达到了690万亩;建立糖厂108家,19…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广西"千百亿元产业"之一,我区蔗糖产业一直领跑全国。特别是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一揽子"支持广西、云南蔗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将蔗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区在蔗糖价格下跌,蔗糖加工出现亏损、甘蔗生产下滑的逆境中取得不菲的成绩。2013/2014榨季我区实现连续7年原料蔗产60%量和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0%以上,蔗糖及其关联产业产值超过900亿元,成为横跨工农、惠及城乡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2014  相似文献   

5.
甜蜜事业“机”声一片——图说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振  周祥 《当代广西》2015,(6):26-27
<正>甜蜜事业盼丰年,听取"机"声一片。2014年,在蔗糖产业较为低迷的情况下,我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逆势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全区拥有切段式甘蔗收获机61台,比2013年翻一番……一系列的数字变化,表明我区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显著成效,是推进蔗糖产业发展的一把利器。如今在崇左、来宾等主产区,甘蔗生产基本实现"犁耙整地、开行种植、破垄施肥、中耕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的南部,具有发展糖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广西蔗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糖业基地,成为广西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为振兴广西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农村脱贫致富,对供应全国食糖消费和出口创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就总体而言,广西蔗糖业的发展主要是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道路,靠扩大甘蔗种植面积、扩建糖厂来实现蔗糖经济发展的,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广西蔗糖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使广西蔗…  相似文献   

7.
梁富盈 《当代广西》2013,(15):42-43
广西是甘蔗种植大区,大量的糖料蔗仅被用来生产白砂糖和赤砂糖,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为了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充分发挥我区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的优势,2009年以来,广西农垦集团、广西糖业研发中心对朗姆酒进行论证、规划、立项,2011年8月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利用生产白砂糖和赤砂糖剩余的"废糖蜜"和甘蔗汁造出朗姆酒,填补了国内生产与技术上多项空白。2012年6月16日,广西朗姆酒五大项目(精品观光生产线工程、勾兑过滤生产线工程、灌装生产线工程、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陈酿仓库工程)开工建设,2012年9月,广西朗姆酒产业化工程院落户广西农垦集团,标志着广西把朗姆酒产业打造成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出坚实步伐。上思县作为蔗糖生产区,在发展朗姆酒产业探索的一步,成为广西朗姆酒产业化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余年,蔗糖业已经发展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骨干产业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糖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600万蔗农和5万多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省政府每年都要专门召开一次蔗糖工作会议,这充分说明制糖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11,(21):6-7
马铃薯产业是我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今年我区马铃薯增产260多万吨,为缓解滞销现状,减少马铃薯种植农户的损失,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全力抓好马铃薯销售、加工、储藏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钟振 《当代广西》2010,(12):6-7
仿若一条长龙,西江槽甘蔗灌溉工程蜿蜒30公里,覆盖武宣县二塘镇樟村和陇村两个村庄,灌溉面积达10多万亩。建成了这条水利大动脉后,灌区内甘蔗产量从原平均亩产不足3.2吨提高到5.4吨以上,原料蔗年增产2~4万吨,实现了满足制糖企业原料需求、农民增收稳定、财政持续增长的目标,更推动了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进口糖的低价冲击下,糖料蔗种植效益下滑,收割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糖业发展和蔗农增收。为把"一根蔗"做大做强,我区大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高糖高产"甘蔗基地建设,积极落实农机补贴,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稳定了甘蔗种植面积,促进了蔗糖产业转型升级,为甜蜜事业"二次创业"打下了基础。机械化破解甘蔗产业困局2017年12月10日,在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黄安村"双高"基地,2017年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现场演示会正在举行,在甘蔗收获机的轰鸣声中,只见一根根粗壮的甘蔗应声倒下,甘蔗被机器"吃进"肚子里,经过剥叶除杂后,被切成长度约  相似文献   

12.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6,(11):50-51
一根甘蔗让广西农民甜了二三十年,并有文章越做越大的趋势,如今广西制糖业已经形成产业链,其产值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首位;而新兴的桑蚕业也让广西农民尝到了甜头,并喜摘蚕茧产量全国第一的桂冠。按此势头,广西的桑蚕产业有望发展成为继蔗糖之后,在全国乃至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区的甘蔗生产机械化还处于发展初期,但通过大力发展甘蔗生产机械技术,打造广西特色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的梦想并不遥远。清晨,人们还未从睡梦中醒来时,在崇左市的"双高"基地里,一台台大型甘蔗收获机早已作业,轰隆隆的响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预示一天的忙碌开始了。在崇左这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1/5、全区1/3的甘蔗主产区,一望无垠的甘蔗林是这里最美的景致。目前,我区奋力打造500万亩甘蔗"双高"基地,全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无疑让甜蜜事业甜上加喜。逆势"战"寒冬这是一组令人骄傲的数据:广西蔗  相似文献   

14.
5月17日上午,扶绥县委、县政府在县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扶绥县2006年百台大马力拖拉机补贴(首批50台)兑现仪式”。当50名机手接过补贴后,兴高采烈地把新购置的致富“铁牛”开回家。机手吴瑞强站在自己的拖拉机前,竖起了大拇指“:政府的补助真是及时,这批大马力的拖拉机犁地深,最适应我们农民朋友的需要了!”据了解,扶绥县此次首批对农补贴50人,签订购机协议并已购机50台,落实补贴资金118万元。第二批补贴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扶绥县是我区的甘蔗种植大县,近年的甘蔗种植面积保持在70万亩以上,甘蔗种植成为当地农民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为…  相似文献   

15.
<正>蔗糖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我区糖料蔗面积、总产量和产糖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蔗糖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作为广西制糖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华糖业")一直致力于做大做强制糖主业,同时推动多元发展,集团旗下有东门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制糖生产企业43家、制浆造纸企业4家、生物有机肥厂5家等。近年来,南华糖业通过不断创新驶上发展快车道,同时也担负起回馈社会的责任,成为广西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0,(14):F0003-F0003
广西甘蔗研究所是一个为确保中国蔗糖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甘蔗科技成果支撑,集科技成果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省级研究所.拥有五个国家级中心在本所挂牌成立:甘蔗育种与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蔗艮种选育技术研究室、甘蔗规模栽培技术研究室、甘蔗良种繁育和规模化栽培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通过科技兴农、质量兴农、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动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增加值从1958年的12.7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906.87亿元,甘蔗、桑蚕、芒果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甘蔗种植面积1121.25万亩,糖料蔗产量占全国60%,是全国人民的"糖罐子"。从2014年开始,我区在全国率先创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在进口糖的低价冲击下,糖料蔗种植效益下滑,收割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糖业发展和蔗农增收。为把"一根蔗"做大做强,我区大力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和土地整治,加强"高糖高产"甘蔗基地建设,积极落实农机补贴,推动农机农艺融合,稳定了甘蔗种植面积,促进了全区甘蔗生产的转型升级。全程机械化破解甘蔗产业困局2016年12月中旬,在广西思源农业发展公司柳州基地的甘蔗田里,伴随着甘蔗收获机的轰鸣声,一根根粗  相似文献   

19.
<正>炎炎烈日,穿行在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笃邦村"甜蜜之光"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6300亩的甘蔗林里,现代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片我区面积最大、标准最高的"双高"(高产、高糖分)基地,是崇左市蔗糖产业转型升级的出路所在。打造一流"双高"基地蔗糖产业,崇左市的第一支柱产业。把"双高"基地建设当作事关蔗糖业存废兴亡的关键来抓,崇左市将糖业发展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20万亩——这是2014年自治区给崇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在我区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00万亩。是我区600多万山区人民的主要口粮和饲料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广大农村家庭养殖的主要饲料来源。我区先后选育出“桂顶”、“桂三”、“桂单”、“玉美头”系列粮饲及鲜食玉米品种70个,配套栽培应用面积8900多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对我区玉米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