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靳萱 《民主》2006,(3):6-7
不久前,陈水扁违背两岸人民的意愿,逆两岸关系发展潮流而动,竟然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的运作与‘国家统一纲领’的适用”。2月26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就陈水扁推动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发表谈话,指出:这是陈水扁公然迈出全盘推翻“四不一没有”承诺的危险一步,这不仅标志着陈水扁政治诚信  相似文献   

2.
12月22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与台湾媒体记者的座谈会上对其“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又有了最新说词,他声称他在2000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中提到的“四不一没有”是有前提的,前提是“如果中共无意对台使用武力”,那他保证在任期之内做到“四不一没有”。陈水扁还声称,“何谓有意动武?已经瞄向台湾、针对性来做所谓飞弹试射和演习等,我们认为,这已经是很清楚的对台动武的意图,本来就没有‘四不一没有,的存在。” 针对陈水扁的说词,2003年12月25日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举行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陈水扁狡诈无信,为了个人选举私利不惜制造台海危机的言行做了充分揭露,呼吁海内外中国人团结一致,制止陈水扁“台独赌博”行为。  相似文献   

3.
自朴老乘鹤西去,业已经年。流水落花春去又归,却已天上人间阻隔,但他那慈祥的笑容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值此朴老逝世一周年之际,愿藉此文寄托我的绵绵哀思。朴老与我家两位老人为世交。上海解放前夕。我公公杨显东在上海因参加聚餐会而与朴老相识,他们交流思想,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深厚友情,解放后他们一直保持亲密往来。我公公九十诞辰时,朴老欣然命笔题诗一首:“当年风雨忆初逢,矍铄今朝九十翁。学业喜看光远祖,神州农子是神农。”解放初期,我父亲担任上海市委秘书长、华东局民政部部长等职,与时任华东局民政部副部长的朴老合作共事,由于父亲喜好诗词,与朴老志趣相投。遂成挚友。因此,我对朴老并不陌生,但真正有幸  相似文献   

4.
我最早知道陈叔通先生,是在我父亲学鉴赏时的老师张效彬老先生的寓所。张老是有名的古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郭沫若等知名人士是他那里的常客。少年时代,父亲常携我去张老寓所。张老的故宅在今北京什刹海畔的鸦儿胡同。寓所院门上高悬的“固始张”(张老为河南固始人,清末有功名)的匾额,即为陈叔通先生所题。后来年长,知道陈叔通老先生不仅是一生追求进步,对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的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大学问家和鉴赏收藏家。  相似文献   

5.
对执政者失去信任,对选举丧失热情,前景难以乐观1月19日,台湾“公务机要费”案再度开庭,不过陈水扁夫人吴淑珍以及新近被传唤的陈水扁办公室秘书长陈唐山均已向法庭请假,未能出庭受审及作证。陈水扁及其亲属和身边人深陷弊案,高密度的政治选举使选民“疲劳”,而政治空转,经济停滞,民众对于台湾的未来颇为忧心。据台湾远见民调中心调查,岛内民心指数于去年8月跌至谷底(33.9%),至年末才勉强达到四成(40.1%)。  相似文献   

6.
严峻 《瞭望》2001,(27)
近一段时期,李登辉似乎耐 不住退休后的寂寞,不断 跳出来公开支持陈水扁和民进党。继李登辉在《虎口的总统》及《李登辉执政告白》两本书中,一方面大力攻击“泛蓝军势力”(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另一方面为陈水扁执政以来造成台湾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开脱责任,并为其鼓劲加油后,6月8日及13日,李登辉与陈水扁两度晤谈,共谋所谓的“政党重组”。6月13日,李登辉公开向民进党进行信心喊话,称“民进党在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2,(33)
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在台湾社会引起强烈震动,受到舆论和各界的质疑。 《中国时报》评论说,陈水扁已经“变脸”了,他的“一边一国”论,其实就是李登辉“两国论”的另一说法。陈水扁从承诺不介入党务,到兼任民进党主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2,(33)
陈水扁上台后,一步一步从“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上后退,最后终于露出其“台独”面目。 否认“一中”和“九二共识” 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后,陈水扁一再声称,他会“做台湾的尼克松”,两岸关系一定会“雨过天晴”。  相似文献   

9.
民进党之困     
黄海 《瞭望》2005,(47)
陈水扁掌权5年,他高举过的“清廉”、“人权”、“民主”、“改革”等招牌,一一轰然倒地最近,台湾媒体井喷式的报道,将陈水扁和民进党政府一系列弊案昭示于世, 本来就让人抨击的蛮横滥权、毫无诚信, 又加上了腐败无能。“弊案搞烂阿扁”、“陈水扁时代随风而逝”、“绿色执政随风飘”、“扁政权已有‘末代王朝’的危机”、“民进党‘中考’面临‘死当”’、“弊案改变台政治生态”,台湾媒体纷纷用这样的标题, 预测民进党由盛转衰的政局走向。陈水扁和民进党正在为执政五年来的快速沉沦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杨浦区的一幢公寓楼,我拜访了两年前回国定居的陈兼善教授。八十六岁高龄的陈教授,背靠在沙发上,笑吟吟地与我交谈。“陈老先生,上海的冬天很冷,习惯吗?”“习惯,我在上海住过好多年,‘老土地’啦。”老人操着浓重的浙江口音回答说。陈教授是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大陆去台湾参加接收的。他是我国鱼类学的老前辈,撰写过《中国鳗鱼》等六十余本专著。到台湾后,他曾任台湾省立博物馆馆长,并先后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陈水扁接连抛出颇具挑衅性“台独”言论。2006年元旦,他发表所谓“元旦文告”,不仅提出紧缩两岸经贸往来的倡议,而且还特别强调明年(2007年)可进行“新宪公投”,并于2008年催生一部所谓“合时、合身、合用的台湾新宪法”。农历新年初一(1月29日),陈水扁再度发表“台独”言论,提出“三点诉求”:即要认真考虑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在明年举行“新宪”公投。2月6日,陈水扁又声称,台湾的“国家主权”属于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不能和中国大陆十三亿人民共同分享。陈水扁不断发布“台独”论调,不仅…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2,(33)
港澳舆论和有关人士强烈谴责陈水扁公然提出两岸“一边一国”及鼓吹所谓“公民投票”的“台独”言论,认为陈水扁把两千多万台湾人民的福祉视为个人的豪赌,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8月3日,陈水扁“一边一国”谬论一出笼,立刻激起两岸中国人和海外华侨华人的强烈愤慨,声讨怒浪此起彼伏。8月8日上午,民进中央学习委员会和联络委员会联合举办座谈会,严正谴责陈水扁鼓吹“一边一国”分裂言  相似文献   

14.
近期陈水扁抛出的所谓“一边一国”论,引起海内外中国人的警惕,其言其行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李登辉当年提出的“两国论”。更加巧合的是,陈水扁最近又重弹李登辉在台上推行“戒急用忍”时执行的“南向政策”老调,意欲阻止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热潮的进一步发展。 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当局都在极力推动台湾企业向南发展,但台湾媒体失望地指出,“南向政策”推动近十年,许多南行的台商却每况愈下,铩羽而归者不在少数。 与“南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虽然要遭遇“戒急用忍”和“三不通”的拦路虎,但台商依然络绎不绝,“西进”之路人潮汹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台商掀起一波波到祖国大陆投资的热潮,从早期的中小传统企业到今日的高科技大厂,数以万计的台资企业已遍布大江南北,并正在从战术性投资转向战略性布局。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8,(18):28-28
5月20日上午9点20分,陈水扁与马英九交接完毕,正式下台,当即失去了所谓“刑事豁免权”的保护伞。上午10点钟,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马上签署“2008年特侦字第三号”,将陈水扁列为“国务机要费”案的被告,进行侦办,案由是贪渎罪。  相似文献   

16.
陈水扁力推“台独”的困兽之斗,让他与其“台独”路线都从一个困境走向更大的困境自发表题为“民主台湾,声声不息”的元旦讲话起,陈水扁“急独”言行确实“声声不息”,步步进逼两岸关系红线。而各方的反应表明,陈水扃番番躁动,只换得“台独”路线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与两岸同胞的一致摒弃。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2,(33)
全德华人社团联合会名誉主席李其昌先生在柏林表示,陈水扁发表有关“一边一国”及进行“公民投票”的言论后,他本人及德国华侨界感到非常震惊和气愤。海峡两岸人民同宗同祖,陈水扁的言论严重伤害了全体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台独”势力妄图通过所谓的“公  相似文献   

18.
台湾倒扁运动的效果,要看两个“临界点”何时到来在泛蓝推动罢免案之时,泛绿方面以“六月雪”讥笑其不能持久,岛内不少媒体也认为“罢免案表决之日,即是陈水扁脱困之时”。当时,“名嘴”陈文茜即相对应地提出“九月枫”的说法,预言9月份才会是陈水扁处境最艰难、台湾政局变数最大的关键点。近来岛内“倒扁”声势再起,陈水扁困境加深,似乎印证了陈文茜的判断。然而,以台湾的政治气候推论,9月的秋风真的能让枫叶变色吗?  相似文献   

19.
桃源李雄飞 《瞭望》2015,(15):61-61
一天多少个小时?当然是24小时,这还用问吗?但一张“雷人”账单,却颠覆了这一常识。 报载,近日,湖南攸县的刘强(化名)反映,他父亲因肺气肿住院6天,他在院方打印的“每日费用清单”上发现.父亲连续6天每天“吸氧72小时”。对此,刘强实在不解,他要求医院给个说法。  相似文献   

20.
李家泉 《团结》2003,(2):28-31
最近两年多来,台湾海峡形势有很大变化。无论台湾岛内政局、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间围绕台湾问题而进行的斗争,都有一些新情况、新发展和新特点。这里拟仅就此谈几点看法和想法。 一、在台湾岛内陈水扁正加速推动“渐进台独”,尽管其与李登辉个人存在争议,但与李所推动的“急进台独”(亦称“激进台独”)则有合流趋势,两岸关系被蒙上新的阴影。 陈水扁上台后,原鉴于李登辉“两国论”和“急进台独”的教训,曾于2000年5月20日就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