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年代,在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沿海以其优越的区位和优惠的政策唱了主角,其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令人瞩目。这是历史的选择和必然。进入叨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我国开放开发逐步由沿海向沿江、由东部向中西部推移和扩展。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以重视长江流域开放开发和中西部发展为标志的新的区域发展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这一切,为长江流域地区特别是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东移,海内外有识之土一致认定,“二十一世纪经济看好亚太地区,亚太地…  相似文献   

2.
北国寒风还冰冷刺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里却春意盎然。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武汉与中西部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月末在这里举行。京汉两地近百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聚首,共商武汉和中西部发展大计。这是武汉理论界的一件盛事,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事。当前,武汉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继中央实施长江开放开发战略之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区域协调:我国实施第二步发展战略的紧迫任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从‘九五’开始,就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实现代国第二步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及90年代上半期,即过去的“六五”至“八五”三个五年计划的15年,由于政策上实施向沿海地区倾斜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同时客观上沿海地区也拥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所以湖北省和武汉市原来相对在全国经济中的领先位次日渐后移,与沿海省市的差距相对拉大了。但90年代以来,以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上马为标志,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去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作出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是国民经济迅猛增长,一方面是东、中、西部差距越拉越大。这种状况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将对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构成威胁。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的中国跨世纪宏伟蓝图适时地强调,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九省通衢、中部枢纽,武汉在我国经济战略布局中承启东西,连结南北,是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缓减区域差距的关键。如何才能抓住大好机遇,不负历史重托?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年初在京共同举办“武汉与中西部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及部分中国一流经济学家与湖北、湖南、河南、四川、贵州、陕西等中西部地区代表共100余人共商发展大计。 一、武汉与中西部正面临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就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问题作了重要论述,指出:“对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还具体提出了包括中央财政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宁波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和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和根本目标。东西部共同富裕构想,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系统地论述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关系及缩小东西部差距,形成完整的东西部共同富裕构想。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也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大方针。确立沿桥开发战略,将极大地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改革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从"九五"计划开始,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它标志着民族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那么——  相似文献   

1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索加快云南发展之路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高严云南地处祖国中西部的最南端,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包括云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方针和政策措施,这一...  相似文献   

11.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战略调整,全国经济开发开放重点由沿海逐步向沿江延伸扩展,长江经济开始跨入新的历史时期。处于第一个热浪刚过,新一轮更高热潮又起之际的长江经济研究有必要冷静地剖析历史和预测未来。 长江经济研究的轨迹与特征 80年代以来,长江经济研究紧扣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脉搏,特别是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趋势和长江流域经济开放开发实践的进程,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缩小东西差距重在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造血”功能毛惠辉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  相似文献   

13.
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陆浩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今后15年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正确理解和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陈兆顺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为此,国家将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开发,加快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步伐。银行作为国民...  相似文献   

15.
《前进》1996,(3)
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山西省副省长彭致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确立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在区域发展上大体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沿海、沿边、沿江、沿路“四沿”发展战略,从过去的资金倾斜为主逐步发展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跨世纪的宏观纲领。其中,确定了坚持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历史性任务,这是对我国地区发展战略的概括,为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是政治、经济的中心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地区体现得更充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中,中部地区也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和输出的重要基地,能源、原材料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交通中心,起着承东启西、承南启北的作用,为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这种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地区难以替代的。但从近期的情况看,东部地区通过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西部地区也正积极通过“沿边开放”、“资源开发”战略来谋求发展,使中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中部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但关系着中部地区地位和作用的发挥,而且关系着全国地区间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中部地区对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坚持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方针有重要意义,应从这个战略高度,认识中部地区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传达以后,中共武汉市江汉区委组织中心组全体成员在学习全会文件的基础上,举行了三次学习座谈和专题研讨活动。大家联系实际,畅谈学习体会,深感五中全会的召开意义重大,它所产生的一系列文件将成为今后工作的指针。一、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在座谈讨论中,区委副书记林肖滨比较系统地谈了自己学习的体会。他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谓“重要时刻”,其主要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改革进入攻坚时期。17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绘制了今后十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奏响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这一跨世纪工程的序曲。青海作为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后发展地区,紧紧抓住机遇,加快资源开发,加快经济发展,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不久以前,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对“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出了建议,明确了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作用。我们在探讨未来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和武汉在中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时,不能脱离这一大的背景。要真正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要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都离不开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而这将给地处中部、交通便利的武汉提供大量的机遇。武汉能否抓住这些机遇,尽快地发展起来,除了与中央政府的一些总体改革措施和战略部署有关外,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武汉的改革步伐及所采取的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二林 《中国发展》2007,7(4):99-100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将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新区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使命,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滨海新区将成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