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中国的国际战略是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确立的顺应冷战后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新的国际战略。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当今中国国际战略的主要的制定者,因此在研究中国国际战略核心内容是和平与发展问题上,依据邓小平同志的国际战略思想和主要观点展开论  相似文献   

2.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但是他伟大一生所创立的革命业绩、理论和战略思想依然炯炯发光,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 邓小平同志在其一生国内、国际的丰富革命实践中,党的对外工作是他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的中国外交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中国外交制定了哪些新战略?怎样看待每一种新战略?理论界议论纷纷,存在着各种不同意见。笔者以为,中国在冷战后陆续制定了韬光养晦、国际新秩序、多极化、战略伙伴、国际参与等外交战略,在邓小平外交战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重大发展,体现了新时期符合时代要求的总体战略思路,成绩卓著,应该予以肯定。 一、韬光养晦战略 韬光养晦战略是世界历史大变动时期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一个重大应变性战略,是冷战后中国外交的一种积极防御措施。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范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了30多部研究邓小平同志生平事迹和思想理论的著作.其中,湖北大学法学院教授郭大俊博士撰著的<唯物史观的当代形态--邓小平社会历史观研究>是从历史观的角度深入解读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5.
黄宗良 《当代世界》2013,(11):11-15
"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这是邓小平在苏东剧变时就作出的判断,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冷战后20年来的历史发展证明,邓小平这一论断是很中肯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一凡 《工会博览》2004,(20):1-1
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回顾了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丰功伟绩,特别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  相似文献   

7.
冷战起源是战后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在美国外交史研究中,"没有任何论题能象冷战起源这样,引出如此之多的论著问世,激起如此尖锐而激烈的争论。"从四十年代末至今,在美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研究中,先后出现了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三个学派。中国学术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研究不多,很长时间以来沿袭苏联的观点,即认为冷战是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所推行的反苏、反共的政策或活动;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解体,使国际战略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时期的国际战略思想,提出了对当今时代主题和世界特征、世界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等问题的全新认识,对我国国际战略理论作出一系列创新和发展,包括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安全观、伙伴战略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等.这些全新的思想,是指导我们把握国际战略斗争规律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科技是金佛,谁拜谁受益”,这是全国第五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平谷区果品办公室主任邢彦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邢彦峰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他回想起自己十几年来在邓小平同志“科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阐述了丰富的国际战略思想,谈了不少有关对美方针、政策问题,对包括对美政策在内的当前中国的对外政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邓小平同志关于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思想,谈几点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把台湾问题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曹治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不仅是我们进行祖国统一工作的根本方针,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台湾问题的指导原则。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不仅使...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企业管理的好,不仅是企业党政干部的成绩,也是企业工人群众的成绩,也是工会工作的成绩。”长期以来,燕化公司无论是在辉煌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国政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政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在《邓小平文选》中,有两处地方直接  相似文献   

14.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建设有中同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理论的基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其卓越战略家的眼光,伟大政治家的气魄,架构起我国社会发展的蓝图,也为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思想武器,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对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 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设计中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时,必然要考虑到社会安全、政权巩固这样的重大问题,他早在粉碎“四人帮”不久就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现在还有不安定的因素。‘四人帮’组织上和思想上的残余还存在。……派性分子存在。新生的打砸抢分子也有的是。还有各种流氓集团、刑事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5.
大战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已经贡献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把邓小平同志的国际战略思想上升到大战略或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研究,这样的成果却不多见。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做出初步探索。 一、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是一种大战略的调整 什么是大战略?所谓大战略,又叫国家战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西方的一种宏观战略概念,是国家战略的最高战略层次,它不仅要把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军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探讨美法关系与冷战的终结。现有的冷战史研究明显忽略了法国在冷战结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回顾和考察冷战后期美国和法国对苏联东欧的政策、德国的统一进程以及冷战后初期围绕新的欧洲秩序美法之间出现的分歧和竞争,可以发现,虽然法国的实力和影响力都不足以和美国相提并论,但是美法两国的角色是互相补充和支持的,对于冷战终结法国同样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总而言之,研究冷战史不能只着眼于美国,也应关注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7.
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回顾十多年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其中的曲折与辛劳,成功与喜悦,无不体现了我国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及祖国统一问题的战略思想的伟大,在这样的时候,研究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国家主权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主权是惟一的和完整的,中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国家主权是人权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没有国权就没有人权;"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以正确区分主权和主权权力为基础的,体现了对主权观现代意义的理解与运用.邓小平的国家主权思想,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冷战结束后复杂的国际关系,迎接全球化、新干涉主义和民族自决对国家主权的挑战,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主权原则和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冷战起源的一点认识——兼论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虽然冷战已结束近十年了,但是作为一种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特殊历史现象,却一直是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研究冷战史,一个不可回避和必须首先加以面对的问题就是冷战的起源。从40年代末冷战爆发以来,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论文、教材和专著颇丰。特别是1991年以来,随着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部分档案的解密和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国内外史学界重又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冷战史研  相似文献   

20.
1991年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数十年之久的冷战结束了。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国际政治关系和国际经贸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冷战后的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下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