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督促加强民生资金监管,研发民生资金信息化监管平台,健全相关监管机制,构建了"科技+机制"的民生资金监管模式。建设一个网站、两套系统。区纪委、监察局把公开民生资金动态和民生项目信息作为核心,建设"民生资金公开网",配套业务操作系统、监管分析系统,将财政、人社、教育、民政等20个部门的所有民生项目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开,将所有民生资金全部上网运行,形成部门全覆盖、公开全方位、技术网络化的  相似文献   

2.
羊春乔 《检察风云》2013,(12):14-15
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了对科研的经费投入,然而,庞大的科研经费往往并没有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一个几百万元的科研项目最后只换来一两篇垃圾论文的实例举不胜举。防止科研经费"跑冒滴漏",遏制科研经费腐败,在科研经费使用上推进"阳光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汪远 《方圆》2020,(5):28-31
在张俊贤正式接管平台运营权后不久,随着大量资金的涌入,他便对"仅一味地发展会员,却从未向会员履行‘众筹’的资金投向新能源项目"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通过在境外租赁服务器,在互联网上搭建联盟俱乐部平台,以虚构的"一揽子"好项目为诱饵,借当下较热的生态环保项目对外筹集资金,成立传销组织,依托两个网址,共注册账号2900余个,涉案金额高达两个亿,受害人遍布江苏、江西、云南、广东、河南等数十个省份近万人。  相似文献   

4.
《北方法学》2021,(4):90-102
科研人员违规套取科研项目经费行为具有可谴责性,但刑事违法性并不明确。科研经费套取行为多以贪污入罪,但存在广泛争议,此罪、彼罪界定不清晰。可通过梳理科研经费性质、科研人员身份、经费使用行为、科研合同属性等问题,从"套取行为"侵害法益入手,结合法定犯理论,阐释国家科研利益的实现途径,科研经费管理权和科研经费自主使用权的冲突,科研经费规范禁止性规定与科研规范目的冲突的价值选择。在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下,应提倡刑法"谦抑性"理念,从合目的性、相关性、科研经费"公共财产"部分排除角度出发,限制违规套取科研经费行为的入罪范围,同时提倡科研人员犯罪刑事责任"轻缓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西省长子县审计局在预算执行审计中连续关注科技项目资金投向的合理性、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资金使用的效益性  相似文献   

6.
【裁判要旨】科研项目经费具有明确的权属,国家及主管部委改进了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用途,但并未改变项目经费的公共财产性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没有实际发生的费用列入科研项目报销并据为己有的,属于贪污行为。  相似文献   

7.
自2011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积极创新民生资金监管模式,研发运行了民生资金监控的"电子眼"——民生资金电子监控系统,以科技手段对民生资金进行全面公开和实时监控,确保各项民生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三个到位"确保系统正常启用。贵港市出台《研发使用民生资金电子监控系统实施方案》,成立了民生资金电子  相似文献   

8.
科研人员不当套取国家科研经费不应认定为贪污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具有可谴责性,但不应认定为贪污罪。这主要是因为从事科研活动并非从事公务,此时科研人员并非国家工作人员。只要科研人员真实地从事了科研活动、按照项目合同书的要求进行和完成课题研究,就有权利获得相关资助经费;即使经费的取得采用使用虚假发票、冒名套取等不正当手段,也不影响获取经费本身的合法性。对于虚构项目、没有进行研究而套取科研经费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责任。对于科研人员违约拒不退还相关科研经费,数额较大的,可以侵占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政府科技管理主体及其职能模式的分析,阐述科技发展在福建企业中的现状及重要性,论证了福建省科技管理主体及其职能应当采取的模式,并构建了科研经费管理部门,科研信息的登记、开发、公开、共享、管理部门,科技研究资源的配置部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门扶持部门、国企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部门等福建省科技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草危房改造、农村道路桥梁的维修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扶贫开发资金涉及的职能部门多,投资项目广,一些地方在资金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昌民 《检察风云》2013,(12):10-11
近年来,高校和科研机构职务犯罪的数量大幅增加,对于科研人才和资金管理敲响了警钟。科研经费被挪用和贪污的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成功申请课题研究的科研人员,往往课题研究都是有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挪用千万元科研经费"一事,体现了科研腐败的病灶主要体现在经费分配不公和管理过度官僚问题上。经费分配不够合理是主因。我国科研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付,而行政化的政府却无法应对专业化的科研,政府没有能力判断应该将经费拨付给谁、支持什么选题以及课题最终成果价值如何。经费管理的过度官僚化是促进因素。在课题立项、经费拨付之后,许多学者面临课题经费"难花"、  相似文献   

13.
《法学》1986,(9)
大型项目的开发建设,尤其是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对这类项目的贷款又要承担很大风险。于是,国际银团项目贷款(Project Financing以下称项目贷款)这种新的贷款方式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科学基金管理程序法的滞后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同时国家出台了相应的科技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科技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但在法律法规的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一)科学基金管理法规运行中的违规行为尽管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无论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还是在绝对数量上都与科技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但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投入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开端。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2001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703.3亿元,比上年增加…  相似文献   

15.
套取并占有科研经费的刑法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祥 《法学论坛》2016,(2):145-151
套取科研经费是现阶段科研经费管理中最突出的腐败现象.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进入国有单位管理的科研经费应属于公款,科研人员支取和核销科研经费的行为是科研经费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具有公务活动的性质,非法占有的套取科研经费,可以为现行刑法中的贪污罪所评价.套取的科研经费的行为不应一律入罪,在仍用于科研项目的情况下,则可以阻却犯罪的成立.  相似文献   

16.
一、BOT应用的重要意义 BOT这种投融资方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一方面此时正值项目融资发展的低潮时期,另一方面大量资本密集型项目,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蓬勃兴起,所以导致缺乏资金。BOT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产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欧盟研究、技术开发及示范活动第七框架计划》是迄今欧盟投资最多、内容最丰富、市场目的最明确的全欧洲性中长期重大科研与技术开发计划。该计划所资助的项目几乎都是针对国际科技发展最前沿的课题或者是具有基础性、前瞻性、预竞争性的科技难点。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欧盟在项目遴选程序,研发资金的筹集、拨付,风险共担融资工具(RSFF)的引入,财务报告审计以及科技项目最终成果的双重评估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欧盟在框架计划执行中取得的经验及制度成果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制度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演梅 《法制与社会》2012,(21):211+213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扶农、惠农政策,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物资和资金进行新农村建设,加上征地拆迁、旧村改造项目的稳步推进,有效地促进了我区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随着涉农资金的不断投入,资金密集度越来越大,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也在农村领域滋生蔓延,直接危害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侵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以来,石家庄市始终坚持把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作为“政府工程”、“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戮力同心,倾全警之力,集全警之智,强力推进各项科技强警工作。经过两年来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累累硕果。不仅圆满完成了39个申报项目,而且还从实战需要出发,追加资金建设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项目。  相似文献   

20.
蔡燕 《江淮法治》2010,(17):34-35
本刊讯 近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了全区科技工作情况。针对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管理、不按规定执行项目资金等不足和问题,调研组提出3条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完善科技经费投入体系,并加强管理;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更多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头人”;积极促进科研院所与科技企业对接,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