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磊 《南风窗》2012,(16):81-83
用了30年时间,中国的财富精英们终于成功地跻身于全球化俱乐部,并且成为了最为坚定的信仰者,他们中间那些头脑冷静、目光长远的佼佼者,相信中国人的勤劳、聪明能够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不能狂妄自大,更不必妄自菲薄。"很多欧洲朋友,他们住的房子跟我们差不多,凭什么呢?天天睡到自然醒,晚上还喝两种酒。政府给的钱不够,就示威游行,要求提高补贴。人人都这么干,社会的财富谁创造啊?"在深圳蛇口那间面朝大海的办公  相似文献   

2.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已成为青年男女最钟情的日子之一。有的人在情人节这天告白成功,有的人在情人节这天分手了,有的人在情人节这天没有心爱的人……然而,在情人节这天里所发生的一切,不管是浪漫温馨的,还是幸福快乐的,抑或是悲伤痛苦的,现如今,等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的时候,那些事和那些人,都只不过是我们记忆中的过往。你在情人节过后,留下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05,(14)
绅士,还是盲流?主流,还是边缘?所在,还是所有?代工,还是品牌?求大,还是变小?是梦,还是痛?这是中国东南沿海依次相隔几百公里的6座草根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任追寻的问题。他们有着几乎相同的低微出身、起点、资源和规模,也都经历过种种红色、黑色和灰色的阶段。有的找到了答案,有的还在苦苦寻找;有的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去更大的舞台上征战,有的则在勉强维持运转。他们发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他们的得失可以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也许不是一组报道可以容纳的话题。我们希望,通过记者个性化的发现——即使只是片断,把那些真正值得关注的价值轻轻擦亮,能够让正走人历史的一些痕迹凸现。如此,他们的探索才会变成我们的财富,惠及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鱿鱼,主要原因是口风不严,泄露了宫廷秘密。 那么,李白究竟泄露了哪些宫廷秘密呢? 其实,李白是作为文学侍从(用今天的话说,是“娱乐人士”)被召进京、出入宫廷的,唐明皇待他,说白了就是“俳优蓄之”。表面上看很客气、很亲昵,但实际上始终没有把李白当作经世济民的政治人才。因此,李白担任翰林供奉的一年半时间里,不可能接触到任何政治事务。换言之,李白不可能泄露什么政治机密。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01,(4)
曾经在党和国家机关中担任过重要职务的资深经济学家杜润生日前撰文说,从中国政治、经济大局出发,为调动亿万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亟需给农民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其中,土地制度是第一位重要的。中央规定,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赋予农民长期的土地使用权,现在应进一步给予法律保障,把从公有制分离出来的土地使用权,以法律形式肯定它是一个经济  相似文献   

6.
时下有些“大款”,什么都吃过、什么都玩过了,真不知“款”还该往哪里花好。笔者于是萌生一个意念:能不能让他们花钱“坐牢”呢? 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经历坐牢的,一生之中能经历几天也好,所谓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我和一个朋友谈论现在中国的社会现象,他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大多数社会现象归结为文化的结果。所谓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历史进程的载体和主要介质,离开文化,人类还剩下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研究是否需要人文底蕴,这本来不应该是个问题。然而近来似乎又成为了一个问题。比如就有人发出了“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人文底蕴吗”这样的疑问,不免令人感到讶异。我的看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人文底蕴,而且不能没有人文底蕴。中国的国际关系学同样如此。什么是人文底蕴?大体上我们可以把人文底蕴的基本涵义表述为,熟悉人类(世界的和中国的)历史脉络,掌握中外哲学经典的基本内涵,理解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念等。它对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又意味着什么呢?在社会科学中轻视人文而产生的弊害,人们已经有过教训了。在当代西方…  相似文献   

9.
媒体     
《南风窗》2011,(22):19-19
1.待破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美】《时代》10月17日无论到中国何处走,都会看到建设中的新机场和高铁,夜晚没灯光的空置公寓楼,漂亮但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公路和桥梁,新建鬼城……为何中国要维持建筑繁荣呢?因为建筑业能制造就业机会并为那些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人带来财富。然而,过去30多年来起到很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4,(24):10-10
<正>现在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群众纷纷表示,太好了太好了,早就盼着这一天了。治国要依的是什么"法"?回答是:"良法",是真正具有合法性的法律。似乎如此,被认为是"恶法"的"嫖宿幼女罪",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就表示"完全赞成废除"了,并"希望能够共同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尽快立项废除该罪名"。现在过了一年多,不知情况怎样了?什么叫真正具有合法性的法律呢?这有点像伪问题:还有法律是不真正具有合法性的吗?是的,确实有。很久很久以前,法学界有一个争论。一帮"大V"开得有一个公众号,叫作"自然法学"派,他们说,"恶法非法"。什么意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4,(24)
<正>激发社会活力应该坚定这样的宏观思路:进一步对社会、经济领域放权;进一步解放思想;让人民能够更多地参与政治结构,能够有制度渠道对权力进行监督。假设有这样两个人:其中一个看上去萎靡不振,没有希望;他的小伙伴呢?表情扭曲,情绪不稳定……哦,还有另外一个人,在体制内,不是他们的小伙伴,这个人习惯性地对老百姓打着官腔,擅长的本事不是做事,而是整人……"存在是一种显示",以上3位这副样子,到底显示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面对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学生的家长内心开始纠结了。他们纠结在:这些节日来临前要不要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如果不送,别的家长送了,老师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不够,甚至歧视自己的孩子?在你看来,到底该不该给老师送礼呢?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1)
正我表示,这篇文章是励志鸡血文,是思想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最近,重读了一下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谁是卢梭,可有几个人知道曾经"包养"过卢梭的几个贵妇叫什么名字?如果不是因为卢梭,这些上层社会的夫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吗?288年前的法国,16岁的卢梭只是一个屌丝,当然,也算是"文化小鲜肉"。他成了白富美华伦夫人的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是广大读者共同的窗口。你想通过这个窗口看见些什么?你希望了解什么?证实什么?解答什么?请向本刊这个栏目点题吧。我们有一批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机动记者,他们将乐意为你们去采访那些大家关心的题材,去报告那些众人感兴趣的事情。这一期本刊应读者卢军的要求,请特约记者伍海谷写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5.
赵义 《南风窗》2013,(23):32-33
新一轮全面改革即将启动。10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改革就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活力从哪里来?是什么让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到目前为止,人们所知道的最好的答案之一就是经济领域的公平有效的竞争。正所谓,万类霜天竞自由。为了实现这个  相似文献   

16.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来到我们身边,在孩子们心里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而在商家眼里这是一个重要的商机,不管是商场、超市还是零售商铺,早早地就开始了各种促销活动,使孩子心动,让家长行动。事实也证明,家长往往在这个时候更容易为孩子倾囊,但事后发现所买的东西不仅贵,而且没什么实际用处。那么究竟该怎样给孩子过六一呢?花多少钱,怎样花钱,对孩子们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7.
假设幸福是目标,结论如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风窗》2006,(4)
如果幸福是目标,财富是什么?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幸福吗?奚恺元教授的《中国城市幸福度调研报告》中的某些结论一经披露后,评者如潮。本文选编了该报告的部分成果,根据调查数据形成柱状图表。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26日晚上,在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大峪口村,一个有着3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村里和附近有很多煤矿的村庄,发生了一起特大持枪恶性杀人致14人死亡案,9户人家、8男6女被杀,3人重伤。血案之残酷令人震惊。 公安部部长贾春旺在祝贺山西警方迅速破案的同时,也批示指出:“公安机关要注意了解、总结为什么矛盾激化到如此程度?案发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经验教训在哪里?如何有效防范?” 我们的两位记者赶赴山西,试图解开这些问号。 然而,在调查之后,他们依然感到费解,而只留下了这份交织着仇恨与愚昧的原生态记录。 现代文学家王统照曾经分析过仇恨的问题,他写到:“野心、暴厉的欲求、夸大,经济制度的不平等,过度的心理与生理的激刺,都是造成现代人类‘仇恨’的因由之一,而最大的关键是人类的文化教育走入暗途。 “除却用群体的大力与团结的精神使之消灭外,在未来,我们要怎样永远消除人类社会的‘仇恨’心理,怎样在正途上提高人类的智慧,与改善妒忌、专擅、强暴、残酷的行为,这确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应加一番思索的。” 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越来越多被仇恨引爆的案件时,每个中国人的心都不会轻松。我们审视,是因为我们热爱幸福和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爆发,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世界疫情的防控不仅需要每个国家的努力,更需要全人类同舟共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国际政治经济走向将发生何种转变?世界各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表现如何?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各国应对新冠疫情的举措将对国际格局、国际合作和全球化产生哪些影响?经过此次疫情,世界各国能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更进一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国际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逸舟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是中国人的奥运年,为期两周的北京奥运会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北京大兴区的清源街道,为迎奥运举办的第6届街道社区趣味体育运动会,一直持续了近4个月,参与人数过万。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街道?工会组织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大兴区清源街道工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