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3月21日,作为我国繁重 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种意见已达十几万份,有农民工在写给全国人大党委会的信件中说:“听说要制定劳动合同法,作为一个农民工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能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福音,成为劳动者的天使和保护伞”.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法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这部法律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会为亿万劳动者提供维权“利剑”,同时也将对企业用人产生深远影响,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从理论上讲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的基本法,它的立法宗旨就是向劳动倾斜,劳动合同法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宗旨,它依然需要向劳动者倾斜,在当前资强劳弱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法律保障平等自愿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或许会改变劳动关系实际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关系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审视劳动合同签订的现状,聚焦最第三的欠薪扣薪问题,其实质还是关注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后,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又一重大举措,各有关方面务必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自公布施行以来,在规范劳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意识,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出台实施细则。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顺应各方面的需要出台了,它是《劳动合同法》的重要配套行政法规,对于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消除疑虑与分歧,统一各方面的思想认识,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实施条例》既坚持了《劳动合同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又对《劳动合同法》中规定比较原则的条款作了细化,对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作出了补充规定;既进一步体现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又注重实现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体系,更好地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草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后,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  相似文献   

5.
新闻视窗     
视点用工一年不签合同视同“定终身”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6月24日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四审,草案新增规定,如果用工单位在用工一年内都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视为双方已定下“终身”,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4日进行第四次审议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修改相关条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此外,劳动合同法草案还增加条款,明确了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法草案还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草案在平等保护合同双方的同时强调向劳动者倾斜,以“法律责任”一章为例,共16条规定,13条半都是约束用人单位的,还有1条针对行政机关,仅剩1条半约束的是劳动者。该草案如获通过,劳动合同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为劳动者撑开“保护伞”。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立法是劳动立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任务是在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2006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各地群众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和来信提出许多意见。前不久,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笔者意图通过对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理解和对一些意见的梳理,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草案)》以《劳动法》为立法依据并不妥当,制度设计上可借鉴《合同法》的有益经验;适用范围应拓宽为用人主体和劳动者,并注意概念使用要统一;规范双重劳动关系,完善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增加劳动合同可变更情形,充实可撤销情形;建议对劳动派遣设专章予以详细规定,严谨对试用期的规定,增加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选择;法律责任部分应增加对不签订、不补办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该群体的相关权益理应受到社会关注。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渐趋完善,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却依旧很低。解决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的问题,应从理念支撑和法律保障两个方面寻求破解路径,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20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在一个月内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由于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以及亿万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就这部草案征求意见的举措备受人们关注。同时此举也有利于最高立法机关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部《草案》是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共分为七章65条。和此前规定劳动合同的《劳动法》相比,草案在劳动合同制度方面有一些突破与改…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障世界》2008,(1):40-4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1.
“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放弃吧,不甘心。不放弃吧,又真不放心。”来自江苏的肖健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了2年, 但是至今老板也没跟他签订劳动合同, 肖健一直担心,合同没签等于劳动关系不成立,自己万一真有点事,单位会推卸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化解了肖健的疑虑。已于2005年 10月28日通过、2006年3月20日正式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的这部法律草案,针对当前劳动用工领域存在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在形成劳动关系和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利,从而在劳资关系天平的劳动者一方增加了砝码,改变了劳动者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
“这个设计非常巧妙,让用人单位不得不签订劳动合同。”这话里话外透出兴奋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中国劳动法学会副会长郭军。他称,这次草案为督促企业履行签订劳动合同职责,规定了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告知义务。其中最值得肯定的,是草案规定如果企业和员工没有签订合同就视为签订无限期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劳动合同的重要与现行法律对劳动权利保护不到位的反差,长久以来一直悬在委员们心头,是他们热切盼望解决的问题。此次劳动合同法(草案)提请审议,正应和了他们的迫切心情。此外,由于这次审议还承担着对…  相似文献   

13.
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该法律草案结合当前劳动用工领域存在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在形成劳动关系和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法律草案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草案明确规定了用人单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单保护)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但是,实践发现,劳动争议案中劳动者并非具有绝对优势,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或错误做法。只有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才能引导劳动者走出维权误区。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的宗旨就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这部法律中,处处显示出对劳动者权益的特别保护:不签订劳动合同要付双倍工资、违法约定试用期要承担赔偿责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承担赔偿责任、规章制度违法应承担责任……总之,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障世界》2005,(5):26-28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尚未与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招用的全日制劳动者、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尽快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一些企业为了自己“解雇劳工自由”,免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受到的“法律约束”,他们不想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可又怕承担被“责令改正“、“开双倍工资”等法律责任,于是他们利用一些劳工,特别是农民工怕签合同后参加社会保险交保险费的近利思想,  相似文献   

18.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其通过公权力对劳动关系的介入,向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倾斜保护,以弥补劳动合同私权形式平等下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实质公平。目前我国的劳动法过于强调国家对劳动关系的干预,导致劳资双方权利义务严重失衡,劳动关系矛盾激化,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劳动欠薪事件和群体事件持续不断。完善现行的劳动法应该明确国家职能在劳动法中的定位,防止公权力过度侵蚀私权利,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确保劳动力市场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是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是单保护还是双保护是劳动合同立法中争论的一个焦点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在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采取单保护原则,旗帜鲜明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草案在起草过程中经过反复修改,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我认为,这部草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整个草案当中都体现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观念。比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不同理解的时候,以有利于劳动者的理解为准。2.对于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劳动合同法草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规范。比如,不签订合同、试用期等问题,这样用法律形式来解决劳动合同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很必要的。3.草案从总则到法律责任各个章节都把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结合得很好。我认为有两个方面是劳动合同本身不能解决的,应当通过集体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