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山村的三个“转变”──平谷县关上村调查刘福海平谷县关上村是个深山村,612户,1915口人。近些年来,他们从山区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在山村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思路上,正在进行三个“转变”。从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的转变发展山村经济,首先要探索一个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去年3月,本溪市溪湖区原歪头山村改组建成了两个新村,其中之一就是有279户人家、819口人的新歪头山村。与此同时,诞生了新一届的歪头山村领导班子。新领导班子面对的新歪头山村是一个什么状况呢?集体经济“空壳”,村办企业为零,人均收入1740元,负有外债近20万元……  相似文献   

3.
每天晚上五点半,汤原县汤原镇北靠山村的群众广场都会准时上演一出“大戏”。虽然这“戏”里没有一个明星大腕,却能吸引全村老小的围观、参与。  相似文献   

4.
我们寻访红色遗址遗迹来到永春县横口乡的一个山村. 这国层峦叠嶂,山岭苍翠.村里飘来朗朗的读书声.  相似文献   

5.
生死家书     
"亲爱的勇,后天就要过新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深深想念你的君。"这几十封从未寄出的信,是妻子武秀君写给丈夫赵勇的。其中2002年12月30日最早的这封写下的半个月前,一场意外事故让这对恩爱夫妻永远分离。居住在辽宁本溪一个偏远山村的赵勇夫妇,有一个三代同堂的6口之  相似文献   

6.
阜平县坡山村是个小山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人口不过50人。可是,这个小小的山村在战争年代承担了晋察冀边区图书、期刊的印刷任务。其间,印刷了华北解放区第一部《毛泽东选集》1——5卷本和《毛泽东选集》合订精装本。这是所有《毛泽东选集》版本中“第一个系统的版本”,是一个“流传最早,最广的版本”。小小的坡山村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发祥地。1944年,整风运动正在深入进行中。晋察冀分局为了广泛而系统地宣传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加强对整风运动的思想领导,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1944年初,在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北方分局)直接领导下,并…  相似文献   

7.
从山村走出的人,在躁动喧嚣的城市中打拼,很多时候不免陷入乡愁。山村的人,山村的树,山村的河,都会惹起一段乡愁。当朋友推荐《乡关何处》时,听到这乡愁味十足的书名,我立刻下了买书订单。一口气读罢这15万字的江湖漫笔,未遭遇意料中的乡愁,却品了几段独特人生。先写年少时节对故景、故人的错失,然后记述离乡过程及其后的悲凉,最后写再度返乡的感觉,在物是人非中谈岁月坎坷,忆世事无常,  相似文献   

8.
一个11岁的女孩,自打懂事起就管一位七十多岁的山区老农叫爸爸。循着她这发自内心的甜甜的称呼,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感人的山村故事。  相似文献   

9.
居住在雷山县大塘乡也耶村的苗族同胞们 ,谁也没有想到 ,这么快就点上了电灯 ,用上了清凉卫生的自来水 ,湍急的河面架起水泥桥 ,山旯旮里也能收看到三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一个接一个的变化 ,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使也耶村的苗族同胞们燃起了新的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灯。这一切的变化 ,都与也耶村党支部卓有成效的工作分不开。也耶村不仅是大塘的边远山村 ,也是雷山县最边远的山村之一 ,到大塘有30公里 ,距雷山县城有60公里 ,且都是行人难走的山坡路。受到自然条件制约 ,与其他村相比显得特别落后 ,人均吃粮不足250公斤 ,人均收入不足15…  相似文献   

10.
红崖子沟乡加克村是一个汉、藏、土、回等民族聚居村,也是县定贫困村。全村12个合作社,人均耕地4.4亩,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山村,却有一座闪亮的灯塔,指引着加克村的群众克服各种困难,走向脱贫致富的大道,这就是加克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11.
腊月二十八这天深夜,黔西南州顶效开发区羊头山村一个乡村诊所的门突然被敲响——邻村70岁的王文超老人昏死过去。医生赶到后,立即对老人进行抢救,忙到天亮,已被子女们抬上停尸床的老人奇迹般被救活过来。 这医生就是羊头山村党支部青工委员、村卫生室医师、退伍军人,顶效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王德开。  相似文献   

12.
一踏入蛇山子村,笔者顿时心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一排排绿树拥抱着宽敞的柏油路,一盏盏路灯照映着座座高楼,新颖别致的广场、碧波荡漾的鱼塘、统一标准的院墙……可多数人想不到的是,1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道路泥泞、垃圾满街、房屋破旧的穷山村。是谁使这个穷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全国劳动模范、黑山县段家乡蛇山子村党支部书记刘佳广。  相似文献   

13.
夏庆丰 《当代贵州》2014,(35):34-35
正铜仁市率先启动实施了山村幼儿园两年行动计划(2014—2015年),决定用两年时间建设2060所山村幼儿园,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把幼儿园办在山村老百姓的家门口,不让每一个农村学龄前儿童输在起跑线上。此决策已被求是《小康》杂志社评为"2014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10,(9):63-63
编辑同志:你好!我是一名年轻的机关干部。今年5月,我参加“三项活动”到一个偏远山村“下访”。  相似文献   

15.
《江淮》2008,(9)
他是皖西大别山偏僻山村里的一位普通农民。在几十年来吃尽了山村交通不便的苦头之后,他决心要为自己、也为家乡人民修筑一条通向山外的公路。他几乎是一声不响地完成了这一令人惊叹的壮举——以一己之力、一家之财.耗费4年光阴,硬是在崇山峻岭中修出了一条4公里长的山区公路。老区人民亲切地称赞他是大别山中的"新愚公"。他就是金寨县青山镇抱儿山村村民程先后。  相似文献   

16.
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乡下孩子。母亲是普通的农家妇女,父亲是村里的“土秀才”,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相似文献   

17.
排子山村是一个典型的高位浅山村,地如其名,境内山成排,沟纵横,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因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过去当地姑娘中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嫁了排子山,进了鬼门关。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传统,贫穷始终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8.
王全信 《党的建设》2007,(12):30-30
这里曾经是一个以种植小麦为主的贫困山村,传统农业的耕作模式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村民们辛苦一年,也只能基本解决温饱。2002年,一位女党员冲破世俗观念,  相似文献   

19.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八道镇双凤村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里四面环山,风景如画。 近年来,这个小村庄名声鹊起,以村图书室办得好和文化活动丰富多采而闻名当地。村民们一改往日的陋习,读书看报学文化,形成了依靠科技快致富的热潮。 良好的风气是如何形成的呢? 谈起其中的缘由,村民们就会告诉你,这一切多亏了离休干部、共产党员李雨春。是他把知识的种子带进了山村,用文明的春雨滋润了山村。一 李雨春曾任延边医学院办公室主任等职,于1991年离休,如今已年届古稀。 在职期间,他因患有高血压病,曾两次发生脑出血。经过治疗…  相似文献   

20.
海拔827米的龙峰山,是蜀南竹海长宁县的最高峰.龙峰山顶处有一个400余户、1765人的小山村--龙峰村.这是一个十沟九埂、出门爬坡的偏远山村,距最近的场镇也有15公里.多年来,龙峰村人靠一条凿在悬崖峭壁上的小路维系着与外界的联系,出门赶集,走亲访友都靠步行.一遇雨天,走在羊肠小道上的人无不提心吊胆,生怕有个闪失跌下悬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