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肇林 《台声》2004,(1):41-43
1 北京的初春。忽报有台湾客人到访,我接过电话,传来了浓重的乡音:“我是陈永麟,我在台北从令兄那里打听到你的住址,真找到你了!”没等我回答,他又笑着说,“不记得了吧?我们当年一起乘‘江陵号’去的上海。”  相似文献   

2.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请心思一男子来到浴场。四周没人。他脱光衣服,开始游泳。游了一会,他返回岸边。忽然,发现衣服堆旁坐着一个姑娘在看书。怎么办?他又一头扎入水中。水底有一只小脸盆。他拿起脸盆,挡在前部,走向姑娘。“你好!漂亮的姑娘g”’‘你好!”“你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3.
4 突然,虚掩的门被“咚咚”敲了两下。上官牧兰下意识地看一下表,正好晚上8点。 “是上官……唉呀!果真是你!”李鲁平话未说完,兴奋地一步跨上去,紧紧握着她的手,探询的目光落在她脸上。 他的妻子和女儿也立即拥上去,眼神飞出亲切和微笑。 上官牧兰显然已控制不住自己了,惊慌失措双眼立即溢出一汪泪水来。 “啊呀!鲁平,你要是在街上走,我肯定是不敢认的。这是夫人?” “是的!”李鲁平的妻子嫣然一笑,又朝前走出一步。 “喔──想不到你这么年轻、漂亮……”上官牧兰迅速松开李鲁平的手,又马上笑容灿灿地抓住她的手。“坐,快坐。” ”唉──时间真快呀2孩子都这么高了啦!叫什么名字?上中学了吧?”上官牧兰站在沙发床边,搂过李鲁平的女儿问。 “李沫澜、我爸说、小小浪沫,只要凝聚一起,也能卷起滔天巨澜【” ‘呵一一太好啦2太好啦【上官牧兰听她这么解释,高兴得眉飞色舞. ‘是啊Zlt兰姐,我想这个相近的谐音。是不是老李一直在惦记着你呀?’说完,李鲁平的妻子狡黠地扫了丈夫一眼。 你尽瞎扯—一”李鲁平的脸尿1地红了。对这个秘密终被妻子的丰富想象抖开,他不得不佯装生气地瞪了她一眼。 不管怎么说,上官牧兰为今生今世再次见到李鲁平感到由衷的高兴。...  相似文献   

4.
晋人啊……     
吴倩 《中国保安》2003,(5):56-57
假期中,我与女友们商议:去山西玩儿几天?“听说,山西可是贩卖人口的重灾区。”“特别是我们这些‘如花似玉的’……”“呸!”“到时候,人家不贩你,你别再卖俩人就不错了。”“咱们不跟团,单独行动会不会更危险?那里的人都挺凶蛮啊!”“没事儿,我们到那里都厉害点儿,不会有人盯上咱们;或者,我们事事都‘先下手为强’。”“行!”“走!”于是,我们几个女将满怀豪壮之气,踏上了“未卜”旅途。一路风景不必细表。五台三日,参庙拜寺、迎风赏景,心中的戒备少了许多。那晚,我们坐小巴从五台镇出山赶凌晨的火车。夜晚山路,崎岖…  相似文献   

5.
有近20年农村工作经验的河南省许昌县陈曹乡杜阿村党支部书记杜水周,1993年间前生了撂挑子不干的想法。“这支书咋弄哩!”他和乡干部叨咕,“杜永昌、杜根昌哥儿俩为块宅基地打了几年,弄到最后,连唱戏都是这院刚吼了句:‘祖国的好山河’,那院立马接一声:‘寸土不让!’这要摘人民公社那会儿,我找人把他们弄到批斗会上狠捶一阵子啥事儿都没了。可眼下,老法不让使,新招又没有,你说急人不!”让杜水周着急的不光是村里的治安情况。“上头老说杜闭卖鸡蛋换烟,杀头猪过年,小康不了。这咋说哩?地都分到各人手里了,谁还听我的?杜问…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德治”  有了法治,为什么还要提出“德治”?这主要是因为法治不是无所不包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从法的内系统讲的。从社会的大系统来讲,法管不了的事多得很!他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你能用法来管他吗?他把儿子打得哇哇叫,这算犯了哪门子法?法不能管,就可以不管了吗?当然还是要管的。要管,谁来管?这就少不了用“德”来管。用“德”来管,就是“德治”。 德,比法管的面要大得多。道德几乎能深入并且触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道德存在:“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三人行,必有‘德在’焉!…  相似文献   

7.
林波 《今日广西》2008,(5):56-58
2006年母亲节交夕,成都公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的工程师陈道敏,给儿子韦伟发去电信:“妈被评为‘四川省百名好妈妈’了,将参加全国妇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母亲’评选,妈是成都的唯一候选人。儿子,妈这么普通,有戏吗?” 就读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系大二的韦伟,很快给母亲回了一条热情且俏皮的短信;“妈,加油吧!如能来北京领奖,您就可以不花一分钱见到日思夜想的儿子啦!到时,我一定带很多同学到现场为您加油!”他的另一条短信更让母亲幸福得落泪:“妈,也许在评委的眼里您未必杰出,但我对您永怀感恩之心,没有你这10年爱的阳光一路伴随,我也许是另一种灰暗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7月13日 同事欧阳一走进办公室就跟我打赌 你说啊!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争得硝烟弥漫, 今天五雄逐鹿莫斯科, 最终会花落谁家?我瞟了他一眼:“这还要猜,肯定是中国!”“ 中,有你的,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赌中国!”他与教击掌而笑。 晚上,我正在挥汗如雨地复习研究生的考试课程,突然,窗外传来阵阵欢呼和爆竹声。我心头一喜:“中国赢了!”推窗一看,长沙像在过大年,五彩的烟花点缀着夜空,整个城市都沸腾了! 其实,何止是长沙佛腾了,整个中国不都沸腾了么?8年艰辛,一夕梦圆,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申办奥运的成功,这…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与一位农民工身份的人大代表交谈,他一语惊人。“你当农民工代表自豪吗?”“当然自豪!”“你怎样当好一名农民工代表?”“做到‘四勤’。”“哪‘四勤’?”“脑勤、腿勤、手勤、口勤呗!”笔者问,对方答,四周人们啧喷称赞。  相似文献   

10.
漫画与幽默     
自作聪明   一个警察押送一个犯人去监狱。忽然他的帽子被风吹掉了。   “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吗?”犯人讨好地问。   “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警官气愤地,“你站在这儿,我自己去捡。” 独特的思维方式   有个人赶着一辆毛驴车要过桥。桥头的拱门显得不够高,他担心毛驴车过不去,就从车上拿出榔头,非常小心地把拱顶的石块一点一点敲掉。   警察看见了就告诉他:“世上竟有这样的傻瓜!你把拱门底下的土刨去一层岂不省事?”   赶车人不服气:“你才是傻瓜哩!又不是因为驴腿太长了过不去。是驴耳朵太长了嘛。” 笑话   一位名作家访问日本时应邀在一所大学讲学。由于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听力不行,因此,请人翻译。在课堂上,他讲述了一个又长又有趣的故事,讲到最后,他停下来让翻译将故事译成日语。那人几秒钟就翻译完了,接着满场哄堂大笑起来。课后,这位作家向翻译表示感谢,并问他:“请告诉我,你是怎样把我那么长的故事用日语翻得那么短呢?”   翻译笑着答道:“我根本就没有译故事,我只是说:‘尊敬的先生刚才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诸位都放声大笑。’” 开得太深   主任医师大发雷霆:“这已是你这个月里损坏的第三个手术台了,史密斯先生!请你以后不要开...  相似文献   

11.
百姓大求名     
南方某市一记者喜得贵子,逢“喜九”时,邀来亲朋一贺。席间,主人请诸系列友为孩子想一个名字。话音未落,一千人等群起相责:“老弟,你先歇会儿吧,我们这些粗人还正‘困惑’着呢!”“我的囵囵会叫爸爸两年了,可叫他什么我还没想好呢!”记者感慨万端,撰文评说道:中国人起个名儿也不就是一两个汉字么,怎么就比写部长篇还难受呢?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名字是每个人的招牌和象征。尤其是当人口警钟在我们耳畔敲响后,以新生代为轴心,年轻的父母们日夜劳作,寝食难安,而送给孩子的第一件礼物,莫过于起一个言微意奥、吉祥独…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学家所谓的“断乳期”,他们开始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老师和家长,看待他们周围的一切。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成人感也愈来愈强烈,他们渴望“独立”、注重“自我”,希望成为注意的中心。为此,他们常常顽强地表现自己。“这棵小树你敢折吗?”’‘我怎么不敢!”于是,他“吧”一声把它折断,浑身充满了一种“别人不敢做而我敢做”的自豪感。“那人昨天说了咱班的坏话,你敢教训他一下吗?”“为了班级荣誉,我豁出去了!”于是他开始打那个人,一边打一边体验着为班级荣誉而敢做敢当的…  相似文献   

13.
漫画与幽默     
经验服务员对他的新同事说:“我已经叫了四遍八号桌的客人。”“那你为什么还不把他赶出去?”“还不到时候。每次醒来的时候他都付一次钱。”混种鸟鸟类学家走进专利注册处。“我已把信鸽和啄木鸟交配成功,”他解释道,“产出的混种鸟不但能带信,而且到达时还会敲门!”面条与馒头一天,馒头与面条发生争吵,馒头被身高力大的面条暴打了一顿。于是馒头回家后,纠集了窝头、豆包等哥们儿一起去面条家报仇。面条正好不在家,于是它们把路边的方便面痛打了一顿。方便面委屈地问馒头:“你们不是要找面条吗?为什么打我?”馒头恶狠狠地说:…  相似文献   

14.
伤愈献方     
孔子的学生宰我出便齐国回来.拜见孔子时说:“梁丘据被毒蛇咬伤,一个月后,伤愈上朝。各位大夫都到他家作客,祝贺他伤愈,我也去了。许多大夫都又钻治蛇毒的药方。我对他们说:献方是为了治病,现在梁丘先生的病好了,而诸位先生又来献方,方有什么用呢?想要梁丘大夫再被蛇咬时用它吗?大家坐着沉默大言。我的这些话怎么样?”孔子说:“你说的不对。俗话说‘三折脆为良医’。梁丘先生被蛇咬伤,然后治愈。另。人被蛇咬,必然会问他是怎么治愈的,使用的是什么药方。诸位先生献方,都讲自己的方灵验,想卖出自己旬药方以治别人的病。梁…  相似文献   

15.
漫画与幽默     
▲女人的家常话(袁秀峰)没人味仲夏的一个傍晚,一对农民老夫妇坐于自家院内纳凉。老妇进群蚊围攻,她不断拍打蚊子抱怨道:“这该死的蚊子,叮死人了!”老头儿悠然地喝着茶,得意地问:‘’它怎么就不叮我呀?”老妇侧脸白了老头儿一眼,狠狠地回道:“你没人味!”作证一主妇指着青春护肤膏问:“老板,这玩意儿有啥用?”“有啥用?”老板叫来一名年轻的女售货员说:“妈,让这位太太瞧瞧你的皮肤。”吃鱼和吃鸡孩子:‘老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我不常吃鱼,怎么…  相似文献   

16.
心中的桥     
朋友,知道吗?我曾是个电脑爱好者,可是前不久,我却对那些花花绿绿的邮票产生了兴趣。这还得从我 12岁生日那天说起。   那天中午放学一回到家,妈妈就非常神秘地送给了我一份生日礼物。我急忙打开一看:“哇! 21世纪展望邮票册,棒极了!……嗯?这是什么?‘我造大桥通台湾’?哎,这邮票上的小女孩儿用电脑设计的桥怎么中间没建好?她真笨!换成我,别说一座桥,就是十座桥也能搞定!”   一直没吭声的爸爸此时开口了:“儿子,这桥没建好是有原因的,你还记得去年冬天我们送你大伯回台湾吗?”   我当然记得,那是我们全家最…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课上,戴着近视眼镜的语文教师李玉芬,在课桌间走来绕去,看着初一学生写作文,黑板上的作文题是:《我爱小白兔》。一个名叫张小军的男孩,突然举手站起来问:“老师,‘莴苣’两个字怎么写?”糟!李教师脸一红,真要命!这两个字我也不会呀!其实,字典就在讲台上,一查字典也就行了!但她不愿让学生知道她不会。急中生智,她矜持地用手扶扶眼镜架,脸上显得特别严肃:“张小军!你既然不会写‘莴苣’, 就要善于用别的词代替嘛!做作文就要学会这种用这个词代替别个词的本事。比如,用‘竹笋’代替‘莴苣’不就一样吗?”“竹笋形…  相似文献   

18.
牙签     
牙签罗永春半夜,电话铃响了。“喂,唐希吗?你回来啦、到上海考察的情况怎么样?振奋人心?那太好了!现在就要货?现在可没有。嗯?真搞公司,你瞅准啦?好,大干,短平快、”挂了电话,我兴奋得再也难以入睡,嘿,没想到灵机一动的小点子,眼瞅着还真能挣大钱!这事说...  相似文献   

19.
亦杰 《公民导刊》2005,(1):54-54
一位官至“六品”的老同学来访,我问他为官多年有何感受?他信口出格言:“要么不到官场去,要么无毒不丈夫。”他看出我这非官人士对此话的疑惑,便加以解释:“人在官场,有些事情身不由己。比如,人家给班子成员每人送一份礼,你收还是不收?收,你就没有守住良心;不收,你就变成‘无鱼’的‘清水’,成了‘腐败异己分子’,处处受排挤,离退出官场不远了。”  相似文献   

20.
金果林 《中国人大》2011,(21):14-15
“我敢立下‘军令状’!”8月18日下午,在金塔县金塔镇塔院村村委会二楼的大会议室里,被村里选民推荐为镇人大代表的村委会主任李占新与选民代表见面,并登台作表态演讲。当演讲结束时,一些村民起身向他提出问题,一位选民问:“你说的这些,能说到做到吗?”李占新于是朗声说出了这句话:“我敢立下‘军令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