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案到底”教学法因其时代性、生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显著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一案”的选取、改编呈现作为“一案到底”教学法的重要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存在教师选取“一案”的途径有限、教师改编“一案”的能力不足、教师呈现“一案”的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将从拓宽教师选取“一案”的途径、提高教师改编“一案”的能力、优化教师呈现“一案”的方式三个方面,以期能够为“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案例选编和呈现环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隆尧县梅庄村是冀南平原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却实现了10年来仅发生过3起离婚诉讼案、1起轻伤害案,连续20年没有发生群众信访案的“壮举”。成为全省“平安建设”的典型,多次被评为省级“村民自治示范村”、“文明村”。因为治安好,附近群众都愿意与梅庄人打交道、结亲家。梅庄村平安和谐,风景独好,凝结着当地干部群众对平安和谐“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3.
黄宗羲《明儒学案》把鹿善继归入“诸儒学案”,并认为其学“颇近东林诸子”;陈鼎《东林列传》干脆把鹿善继纳入东林学派,谓其与高攀龙、左光斗等交而“得程朱之传”,讲学则“每拈程朱大旨教诸生”。但如细考鹿氏思想实际以及他的生平行迹则不难发现,善继与东林学派中人交往固然密切,甚至堪称同志,而从学说思想上来看,他乃是一位充分体现阳明精神的王学家。正因鹿善继与阳明心学精神相契合,他不仅成为明末阳明学的中坚,而且开创了燕南王学,以其刚毅的节气而使阳明学在明清易代之际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9,(8):59-59
廖言在2009年第22期的《瞭望》上撰文指出:近来,“媒体审判”呈愈演愈烈之势。“深圳梁丽案”、“杭州飙车案”、“湖南罗彩霞案”、“湖北邓玉娇案”等,虽有吸引人们眼球之处,但从司法视角看,仍属个案。就是这些个案,在网络舆论冲击下,一一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公共事件。在这样的民意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声浪充斥着质疑、批评、指责。案件处在侦查(或补充侦查)环节,法院尚未开庭审理,但“媒体审判”的裁决书似乎已经下达。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间,从习水“嫖宿幼女案”到杭州“飙车案”,从深圳“金首饰案”到湖北“女服务员刺官案”,再加上湖南的“罗彩霞案”,多起个案在舆论的强烈关注下迅速演变成轰动全国的“影响性诉讼”,汹涌的舆情对承办案件的地方司法机关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王大鹏 《廉政瞭望》2010,(23):32-33
台湾“五都”选举前夕,众所瞩目的扁家4大案接连判决。11月11日,台湾“最高法院”就龙潭购地弊案、陈敏熏人事案三审宣判,陈水扁、吴淑珍分别获刑11年及8年,这两桩扁家弊案就此定谳,其夫妇二人都将发监执行。媒体猜测,加上其他罪名所涉及到的刑期,陈水扁出狱时恐怕已是7旬老翁了。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一件接一件的弊案围绕着台湾最高权力中心。从高雄捷运案、高速铁路案、国道电子收费器案、台湾肥料公司案、崇光百货股权争议案,直到“台开案”,每件弊案都涉及陈水扁的一妻二秘(指“总统府”前后两名“副秘书长”)、三师(指陈水扁的会计师、律师、医师)、四亲家,牵涉的利益高达上百亿新台币。整个陈水扁家族像是个庞大的贪渎集团。  相似文献   

8.
孟东 《世纪风采》2009,(6):39-41
1980年12月,在“两案”(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中,对吴法宪秉承林彪的旨意,诬陷、迫害贺龙元帅一事进行了法庭调查。  相似文献   

9.
孟东 《世纪风采》2007,(12):12-14
1980年12月,在“两案”(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中,法庭对吴法宪秉承林彪旨意,诬陷、迫害贺龙元帅一事进行了法庭调查。  相似文献   

10.
子弘 《正气》2000,(11)
崇祯二年 (1629年 ),依附于魏忠贤的阉党被定为“逆案”,魏忠贤则被定为“逆案”之首。   在历史上,提及阉党逆案,必然会牵涉到东林党。在明天启初年,正是东林党人当政,明熹宗时期逐渐由重用东林党人而变为宠信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得宠后,勾结外廷官僚,窃取大权,把持朝政,再度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与东林党人作对的各派官员,纷纷投奔魏忠贤的门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邪恶势力,时称之为“阉党”。   “阉党”势力一时显赫。其中有所谓“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这些全部都 是魏忠贤的心腹,他们和魏忠贤互相勾结,把持…  相似文献   

11.
“高、饶事件”过去已半个多世纪,随着一些档案资料的披露与当年知情者的回忆文章面世,人们逐渐对这件曾震动党内外的大案有了更清晰具体的了解。高岗1954年8月自杀身亡,饶漱石则因涉及“反革命集团”案被捕入狱,1975年春瘐死狱中。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谈饶漱石与“饶、潘、扬”案的几点情况。  相似文献   

12.
1961年美台当局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面临失败,肯尼迪政府力图改取“重要问题案”,蒋介石坚持沿用“延期审议案”。紧张的交涉引起美台关系的危机。深层原因涉及肯尼迪酝酿调整对华政策。肯尼迪最后向蒋介石作出必要时否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秘密保证,并以美国利益的重大让步,换取台湾当局接受“重要问题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查办案件要坚持求实精神———查处武二牛告状一案的体会王玉龙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多年,查处过许多案件,许多人和事都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而“武二牛告状”一案的查处给我的启示尤为深刻。“武二牛告状”一案说来并不复杂。1981年武二牛先后向县、地(先是晋中地...  相似文献   

14.
《南方周末》记者对近年来一系列囚言获罪案件调查后发现,从重庆“彭水诗案”、山西“稷山文案”、山东“高唐文案”,到河南“灵宝帖案”,当事官员被“问责”后,纷纷继续升迁,而被他们追捕的当事人,至今仍生活在恐惧之中。而就整体而言,“地方官员违法成本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7,(9):73-74
2001年2月27日,从中国省部级高官队伍中消失两年半的李纪周突然出现在央视的“新闻联播”上。这位具有副总警监警衔的高级警官因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58岁的李纪周,成为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被定罪的最高级别的执法官员,李纪周案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公安反腐第一案”。  相似文献   

16.
宗合 《廉政瞭望》2014,(10):68-69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发生了一起’震古烁今的大案,准确地说这是清朝建国以来的头号贪污大案。甘肃官员以赈灾济民的名义上下勾结伪灾舞弊,折收监粮、肆意侵吞的大案.时称“甘肃冒赈案”,后人又称“甘肃米案”。  相似文献   

17.
龙志 《共产党人》2008,(15):48-49
在全国罕见的湖南郴州官场系列腐败案中。曾经3次被湖南省纪委立案调查。自称“告不倒、查不倒、管不倒”的曾锦春案尤为引人关注 2008年4月23日,“中国第一贪纪委书记”——湖南省郴州市原纪委书记曾锦春案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检方指控,被告人曾锦春自1997年下半年至2006年9月担任郴州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期间,  相似文献   

18.
工作揽胜     
宝鸡市纪检监察系统案件审理率连续两年达到100%96至97年,宝鸡市纪委突出查处“三机关一部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查办案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共立案查处违纪案件625案,结案620案,审理620案,审理率达到100%。两年中共处分违...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9,(7):59-6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接连曝出几起典型案件——湖北巴东“服务员刺死官员案”、贵州习水“官员嫖宿幼女案”、黑龙江通河“48户农民状告官员与恶势力霸占耕地案”和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人案”。这些起初本来是很小、很偶然、很个别性的事件,由于种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很快扩散为某种群体性公共性事件。  相似文献   

20.
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开始的甘肃“捐监”冒赈案,因贪污数量之大、牵涉官员之多、惩处罪犯之严,被后人称为“清朝第一大贪污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