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亮 《两岸关系》2012,(2):42-44
对于两岸故宫,人们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议论和比较,有些人喜欢北京故宫雄伟的建筑群,有些人则偏爱台北故宫的艺术精品。其实不论怎么比较,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内涵都在于共有的、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分处两地,但是她们都凝聚了中华民族历史、宗教、艺术和民族思想最精髓的内容,并且不断继承和丰富着中华文化的理念与内涵。  相似文献   

2.
崔晨 《北京观察》2012,(5):14-17
正故宫既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故宫既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未来的。它从历史中走来,还要健康地走向未来。琉璃瓦风霜雨雪,紫禁城历史更迭,一座城一部活历史,四面墙关不住沧桑……紫禁城又名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3.
李瑞兴 《中国保安》2013,(21):71-71
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我沿着故宫留有历史痕迹的条形砖路上疾行,正值中秋节下午,故宫到处成了游人的海洋,刚热的天气把于中紧握的门票都渗出了汗水。  相似文献   

4.
王丰 《台声》2005,(10):78-78
“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存沪文物点收清册”、“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文物复原集中重庆运输费收支清单”、“故宫文物运台路线”……150余件(套)与故宫有关的历史文物,今天出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兆祥所房内。在故宫建院之前,即进入故宫工作的那志良教授,一生的生活与事业均与故宫国宝息息相关。他充满传奇的经历与丰富经验,是后人研究故宫建院史的宝藏。在那志良教授家人的意愿表达、台湾艺术大学王庆台教授的常年整理研究以及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从旁协助下,那教授一批关于文物播迁的珍贵史料正式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著有《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  相似文献   

5.
文物修复,是与百年前的人进行对话的特殊职业和生命体验。2015年5月,距离故宫90周年院庆还有5个月的时间,一幅落满灰尘、多处破损的屏风被送到了故宫文物修复组。这样的屏风一共有32扇,是康熙皇帝六十大寿时,他的16个儿子和32个孙子送给他的祝寿礼物。这些屏风已经在故宫的地库里封存了300年,5个月后,它们将以焕然一  相似文献   

6.
数日前,记者采访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谭斌。谭斌告诉记者说:“我曾经应邀访问台湾,到台北的故宫一看,两岸故宫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包括文物匣和画轴的带子与我们的一模一样,质地颜色制式,包括入库程序等,两岸故宫都一样。” “大家都很关心,到底两家故宫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各有什么特点。另外,包括台湾的朋友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19)
<正>单霁翔希望在2020年,也就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能跻身世界一流博物馆。从故宫到故宫博物院,几字之差,却需要单霁翔带领古老故宫实现跨越式转型六十一岁的单霁翔走路极快,旁人常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秘书周高亮是个大个子,但同样也不例外。自2012年初接掌故宫博物院至今,每个工作日,单霁翔都要对故宫进行例行巡检——他和周高亮从位于神武门西边的院长办公室出门向西,沿红墙逆时针行走一圈,大约4公里,用时1小时。  相似文献   

8.
大哉故宫     
《台声》2015,(20)
<正>故宫,什么时候走进记忆,现断层。但故宫则随阅历、年岁、境地、职业、互联网,走入脑海深底。提起故宫,众所周知,本名紫禁城,明清两代的皇宫,前后五百余年,24位皇帝在此生活并统治全国。其气势,远超杜牧描写的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泱泱大国,几乎每一个强大王朝,伴随着它的都会有一个宏大的宫殿建筑群,秦朝的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唐朝的大明宫,等等。但随之王朝的土崩瓦解,这些宫殿也都毁于战火,"只有那虚名儿与后人传",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语境下推动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落实,就是要推动故宫的文化价值的协同整合,注意故宫文化的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的组合比例和合理布局。故宫作为文化原真性的历史神圣感、国家庄严感、信仰仪式感和民族自豪感是不容挑战的,一切文化创意的手段、产品和服务都要服从于这个文化原真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来到北京,最值得游览的名胜就是故宫。当站在昔日中国皇帝召见大臣们的宫殿前,远望四周,谁都要赞叹它的辉煌。8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被人民推翻了。以后,旧日的皇宫变成了博物院。故宫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建筑,在这里生活了近500年的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个王朝的皇帝们还为自己的宫廷收集了无数的珍宝和艺术品,保留到现在的有将近100万件。它们使故宫不仅是一座皇帝的宫殿,而且也成为一座中国艺术的宫殿,体现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故宫博物院公开展出的藏品主要分设于五个馆内,除了陶瓷馆,还…  相似文献   

11.
胡玥 《民主与法制》2007,(9S):56-57
杜芳锡,北京故宫派出所打扒队负责人,每天都在故宫里捉贼。只要游客不歇着,贼就不歇着,杜芳锡和他的队友们也就永远不能歇着,他们最朴素的捉贼理念就是:无论是哪条道上的贼,只要在故宫出现就不能让他们得逞。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09,(3):51-51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超过65万件,每一件都是历史珍宝。不过,在这样众多的故宫文物中,到底哪些才真的是举世无双,傲视国际博物馆界的收藏,堪称镇院之宝呢?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北故宫曾在2002年举办过网络票选,希望观众通过网络投票方式选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16)
正@台声杂志本期话题#台北故宫博物院新任院长上任叫嚣"故宫台湾化"#7月16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新任院长陈其南上任。上任当天,他就公然扬言自己主张"台独",叫嚣"故宫台湾化",称故宫要做"台湾民众的故宫"。他声称,"这些文物对岸不敢要回去,文物是我们的"。并补充说,台北故宫并非因为"帝国主义"而"把  相似文献   

14.
谢始联 《两岸关系》2009,(11):46-47
只要是故宫的话题,都会引起两岸民众的关注。谈起两岸故宫的前世今生,人们总会慨叹历史的沧桑。如食两岸故宫文物相隔60年后再聚首……  相似文献   

15.
发挥革命历史记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其核心在于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阐释,旨在推动当下人民群众对于革命历史的感同身受,并愿意将革命历史中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智慧自觉运用于今天的爱国主义行动中。既有革命历史阐释往往尊崇知识性取向的逻辑径路,注重解释革命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正当性,这是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价值阐释的基础,但其凸显的“他者记忆”倾向不利于时空转换背景下个体对革命历史记忆价值的“切身性”理解,也不利于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主义价值的整全性阐发。而从个体生命生存的共通性视角进行阐释,实现革命历史与当代生活的文化共通和情感勾连,有助于拓展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主义价值的阐释路径,形成对革命历史记忆中爱国行为和思想的新时代接续,这在整全性和公共性的意蕴上深化了革命历史记忆的爱国主义价值阐释。  相似文献   

16.
王理 《人民公安》2008,(18):48-51
一日,周总理陪同外宾到故宫参观。在贵宾休息室里,周总理发现室内还是通过烧煤的火炉供暖。他望着点点火星忧心地说:“已经建国几年了,为什么故宫供暖还这么原始?”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21)
<正>放假期间刚刚去了台北的故宫,海峡两岸之间,90周年纪念共同庆贺,故宫的历史文化令人震撼,小康杂志新一期的故宫封面报道非常扎实,有深度,有内容,让我知道这其中有多少人为故宫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次北京行,听说故宫开放了新的展馆可以参观,游客也多了许多,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故宫!  相似文献   

18.
沈阳故宫为大清入关前夕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两代皇帝所建的盛京皇宫,清入关后沈阳故宫成为清代皇家储物宝库,馆藏万件清代宫廷档册秘笈、御用珍品和明清文物收藏,沈阳故宫在历史上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19.
他从1851年走来,他喜欢背着行囊周游世界。行囊里是他最珍贵的记忆。从蒸汽机到埃菲尔铁塔,从音乐之都维也纳到繁华之城纽约。他是个出色的行者,旅行是他素来的使命。他在每一个经过的地方都留下印记,他是一个慷慨的使者,乐于与人们分享悠长的记忆和丰沛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5,(19)
<正>抗战期间为躲避战火,故宫文物数度在绝境中迁移。国共内战爆发后,它们甚至远去台湾。自此,中国有了两座隔海相望的故宫博物院,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位于台湾中部的雾峰,因终年多雾得名,坐落于雾峰西北的北沟村地势偏僻,人迹罕至,很多人并不知道那曾是1950年到1965年台北故宫落成前,故宫迁台国宝的暂居地。2009年,《朝日新闻》记者野岛刚为采集故宫资料,曾探访北沟仓库,他费尽周折找到当年存放文物的山洞,只见杂草丛生,荒芜一片。迁台文物完整移转至台北故宫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