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型城市化道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人口膨胀、资源缺乏及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式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所选择的必经之路,它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以及利于城市未来发展。本文将发展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探究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及其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它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通过对其涵义、要求、伦理基础等的分析,提出将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贯穿整个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其基本理念指导制定、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遵循“在不断完善国内国际立法的同时追一步加强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相协调”这一必然趋势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之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论法制保障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法制保障具有稳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的优势,对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当通过强化政府责任、规范企业行为和保障公众参与等途径来加强法制保障,为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检讨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人口为依据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估测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根据发达国家70年代的城市化水平与同期的及90年代的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比较,证明中国的城市数量结构与城市人口结构正趋向合理,并进而指出:在各级各类城市得到系统发展的前提下,优先发展小市大镇使之成为中小城市,应是未来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西安市200名农民工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很低,多数倾向于回到家乡或周边乡镇.原因集中于:城市工作不稳定、收入低、晋升机会少、缺乏住房、医疗等保障.而最吸引他们成为市民的因素足于女有机会获得优良的教育质量.本文认为,从农转非农角度来看,小城镇与大都市并举策略最为适合. 相似文献
7.
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而新型城市化道路是重要的实现途径。东北地区城市化的起点较高,但是80年代后期城市化进程却出现了“新东北”现象,对此要从整体上考虑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要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要加快大城市老工业区改造,要加快大都市圈产业集聚与空间重组,要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要加快城市生态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建设,把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文化事业发达、人居环境优美、城市职能明确、空间布局合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的人居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各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于灭火后产生的消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本文作者先介绍了消防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然后从消防废水的收集、“绿色“消防技术的研究和“绿色“消防产品的开发三个方面阐述了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消防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拟从发展目标、法制保障和政策选择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当前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若干环节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突飞猛进。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和“千年古县,绿色长子”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科学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创建环境友好型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1.
12.
在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之际,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10月30日召开金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并下发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突飞猛进.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和千年古县,绿色长子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科学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创建环境友好型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法学角度出发,环境友好型社会框架下的环境法律,是一个旨在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法律范畴,并且是一个活的法律体系。不论法律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如何复杂、形式如何多样,只要具有维护环境和谐秩序、确认环境权利和环境保护义务、促进环境合作、保证环境保护合法性和树立环境伦理道德标准等法律功能,该法律便是旨在保护环境的环境法律。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的立法培育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公众形成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环境资源问题在中国和日本均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日本在培育国民形成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法律上来看,该国的经验在于制定了完备的立法体系,并在责任分配、教育说服、公众行为的引导和综合性法律调整四个方面规定了切实有效的法律制度。我国的相关立法不完善,制度的建设也存在欠缺。因此,在技术层面上定向地借鉴日本的成熟经验,按照我国的经济基础、环境状况、环境文化和国民生活方式等基本国情,逐步完善相关的立法和制度是必要的。实践证明也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违章建筑是指违背法律规定滥占耕地或私自动工建造房屋及设施。因征地拆迁过程中补偿额度的不断上升致使外来资金不断涌入城市化进程中的违章建筑。其原因主要是暴吸引以及在违章建筑整治过程中存在的多处监管缺陷。因此要从监督机制、打击力度、执法队伍多角度完善加强对外来资金涉足违章建筑进行打击。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用问题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征地过程中引发的失地农民与政府、开发商(或用地单位)的矛盾与纠纷,日益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因而应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健全土地征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以改善农民的不利处境,保证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21世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速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城市化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客观评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加速实现河北省的城市化进程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这种差异和隔离做了分析,指出居住形态的差异与隔离是造成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疏离的重要原因,而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是打破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隔离与异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