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四月八日,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了.仅过了八天时间,四月十六日十八时二十七分五十七秒,就定点于东经一百二十五度赤道上空. 这颗通信卫星除覆盖中国全部国土外,还可覆盖周围友邻国家和地区.它不仅为我国各族人民今后的通信、广播和电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使我国有可能与友邻国家进行卫星通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9,(3):55-55
4月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于当日当地时间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在东海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这一卫星利用朝鲜研制的“银河2号”三级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3.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四月八日十九时二十分发射的这颗试验通信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运行情况良好,工作正常.这是我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新成就.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这是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重要步骤. 这十四个港口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些港口城市同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范围将由原来的二点二平方公里扩大为整个厦门市)、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在这些沿海城市将采取放宽若干政策,使城市及其企业增强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活力;其中有些城市还将创造条件逐步兴办经济开发区,即在老市区之外另划一个有明确地理界限的区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便集中地举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等,并采取经济特区的若干政策,给以优惠等.  相似文献   

4.
国内要闻     
正银河航天首发星成功发射1月16日11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银河航天首发星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采用Q/V和Ka等通信频段,具备10Gbps  相似文献   

5.
今年北京时间七月二十九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在洛杉机开幕的日子,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的千家万户,和中国內地以及沿海广大地区的人民一样,兴致勃勃地在电视机屏幕上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这件事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今年四月,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同步通信卫星,从而使中国的通信、广播和电视传输的覆盖面扩大到最边远的国土。而在这以前,距北京三千公里的乌鲁木齐市人民是看不到首都中央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工作的全体同志: 继"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和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飞行试验成功之后,你们又取得了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发射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圆满成功,这是参加卫星、火箭研制、发射、测控和各项保障工作的全体人员认真贯彻执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工委并转参加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研制、发射试验及工程施工的全体同志:欣悉你们取得了我国第一枚长征二号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验的圆满成功,并为国外用户搭载了一颗试验卫星。长征二号捆绑火箭,是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的。这是全体研制、试验和工程施工人员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扬刻苦攻关、勇于拼搏精神的结果,也是继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取得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1997年5月12日,我国研制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由新型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日,卫星定点成功。5月1日,43岁的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多数票战胜执政长达18年之久的保守党,成为英国本世纪最年轻的首相。5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国会议员西村真悟等人登上钓鱼岛一事发表谈话,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中方对身为日本国会议员的西村真悟等人非法登岛的行径表示强烈愤慨和抗议。5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与台湾建立所谓外交关系发表评…  相似文献   

9.
我国卫星研制技术上新台阶今年5月12日发射升空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标志着我国卫星研制技术登上了新的台阶。至此我国通信卫星的研制水平,从即年代一步跨到了80年代国际水平。在此之前,我国在1988年发射的“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只有4个转发器,工作寿命为4年。而这次发射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有24个转发案,工D作寿命为8年。一项“东方红三号”卫星的容量相当于12颗“东方红二号甲”。在“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上,只有20%的技术是继承以前的,80%的技术是重新研制的,这在世界航天史上也颇为罕见。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0.
时事学习     
“东方红三号”顺利升空我国新研制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5月12日在西昌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卫星于14日第三次点火变轨成功,顺利进入准同步轨道。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4次发射。用来发射的火箭是我国新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彭飞推力为300吨,可将2.6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司步转移轨道。布莱尔入唐宁街时事学习在5月1日的英国大选中,在野18年的工党以压倒多数赢得胜利,终于重新上台执政。英国新首相布莱尔,在正式入主唐宁街10号4天后刚庆祝自己44岁生日,成为英国近20O年来最年轻的首相。他于1983年开始从政,当…  相似文献   

11.
通信卫星又称同步卫星或静止卫星,是一种起通信中继站作用的人造地球卫星,主要用于接收和转发电话、广播、电视等无线电信号.这是国际上从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通信手段. 今年四月八日,我国发射成功的是一颗与地球同步定点的卫星.它飞行在赤道上空约三万六千公里高的圆形轨道上.由于它的飞行速度为每秒三点零七五公里,与地球自转的速度差不多,飞行的方  相似文献   

12.
我国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卜用新型长证运载火箭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之后,于ZI日3时41分在内蒙古R滔【中部地【成功着陆,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约又甲程碑。试验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人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中共中央、国务完、中央《要致电表示祝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从1992年开始实施的。有数0个中位、卜万名科研人员参加这项攻关工程^这欠发射的试验飞船和运载火箭,均为我国自行研剖。试验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  相似文献   

13.
他,作为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的总设计师,圆满地完成了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和我国首次地球同步定点通讯卫星发射试验;研发成功了中国第一艘全电力推进船“中国海监83”号船。  相似文献   

14.
参与通信广播卫星及运载火箭研制、发射、测控、应用、保障的同志们: 一九八六年新春伊始,我国发射的通信广播卫星定点成功,工作正常。这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研制和发射、测控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航天技术和电子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一成就,对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开拓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各族人民是个巨大鼓舞。  相似文献   

15.
减灾动态     
《中国减灾》2004,(11):60-61
10月19日上午9时20分,中国第一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起飞约二十四分钟后,据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在太平洋执行任务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报告,“风云二号C”卫星已经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随即在发射指挥控制大厅宣布,本次发射取得成功,经过一系列控制,“风云二号C”卫星将最终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据称,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为中国首颗业务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而此前升空的两颗“风云二号”均为试验应用型卫星。这颗卫星还将替…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2003,(2)
“神舟”号试验飞船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神舟”号飞船发射试验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多个地面测控站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17.
点击要闻     
6月1日上午9时21分,随着三峡大坝20号导流底孔闸门的最后关闭,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库下闸蓄水成功。◆6月1日10时至2日10时,北京新收治直接确诊非典病例、由疑似转确诊病例、死亡人数均为零。这是北京首次实现非典病例突破。◆6月3日,我国发射的第三颗导航定位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于北京时间5时0分成功定点,顺利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这次发射的“北斗一号”卫星,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在会见德国…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Z1)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于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此后“,神舟”二号、三号、四号先后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稳步走向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  相似文献   

19.
《时事报告》2006,(2):5-6
新闻事实:从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于1975年11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到今年8月29日,我国共成功发射了22颗返回式卫星。9月16日,第22颗卫星回收舱带着120平方米的降落伞,降落在预定区域。这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采用的升交点重合法、折算气象风预报卫星返回落点等数项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它使我国测控系统具备了对返回式卫星实施高精度轨道机动控制能力,卫星返回落点预报与实际落点误差缩小到百米以内。至此,我国共成功回收了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7,(23)
<正>随着全球首枚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的升空与量子通信加密光纤链路"京沪干线"的建成,我国量子通讯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其中,量子不可克隆的原理让量子通信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通信安全的问题。2016年8月,中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首枚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2016年12月,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完成建设,并有望今年下半年开通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