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主要是由市场机制来调节的。但市场调节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还需要有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2.
公共性的基本特征与政府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指事物或存在对象涉及两个以上社会主体利益关系的规定性。公共性除了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本质特征外,还具有程度性、层次性和相对性三大基本特征。可以依据公共性的程度性确定市场调节、社会自治和政府责任,依据公共性的层次性划分基层自治组织和各级政府责任,依据公共性的相对性适时调整市场调节、社会自治和政府责任。  相似文献   

3.
现代市场经济,是相对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它有多方面的含义,但其中最主要的含义之一就是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实际上,从西方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完全的”市场调节即使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也不存在。所谓政府只起“守夜人”的作用,不过是18、19世纪资产阶级先驱者的一种幻想。西方国家并没有因为自称是市场经济而拒绝政府的指导和干预政策,西方经济学者笔下的市场调节,也并不是一点规则也不要的无政府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对现代市场经济了解甚少、恐惧甚多的状况,从对市场经济发展历史的了解中真正弄懂“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学习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体会和认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保善三、关于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现代市场经济,都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经济,纯粹市场调节的经济是没有的。现代经济学,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分...  相似文献   

5.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及不可自救的功能缺陷,因此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现象。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弥补市场不足提供了基本依据;政府失灵又决定了政府干预必须积极、适度、有效,从而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实现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二元机制的“凸性组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光靠市场自身不行,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用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存在政府失灵.在转轨时期的经济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几乎是一个伴生的现象.同时还存在严重的契约失灵.要解决那些市场和政府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必须在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之外,建立和完善社会协调"第三只手"即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公共道德协调机制.只有当社会协调与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同时并用、相互配合、各司其责并充分发挥作用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会健康、高效、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市场失灵是放任市场调节的必然产物,市场调节在微观资源配置发挥有效性的同时,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和政府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一、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双失灵”是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概括称谓;“双失灵”理论也是一种概括的说法,是后人对以管制经济学为主的众多经济学流派有关市场与政府关系的理论加以概括总结的结果。其核心内容由以下理论思路构成:市场调节———市场失灵———政府管制———政府失灵———市场调节。其实从亚当·斯密起,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制度就已经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了,但是将管制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加以专门研究,则始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斯蒂格勒。斯蒂格勒将市场供求的价格体…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使市场失灵在所难免,而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也将导致政府失灵。现代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经济。市场体系的规范,基础设施的提供,政策计划的制定,和谐社会的形成,这一切无疑都依赖于政府积极有效地介入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东部,西部大工业基地迅速形成,对国家工业化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80年代改革以来,东部经济迅速发展,中西部经济发展缓慢,东西部发展差距急速扩大,西部的落后制约了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考察西部发展和落后的主要原因,除了西部的基础不同外,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国家调控和市场调节因素。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还须用新的国家调控和市场调节的手段来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上,存在着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两种基本调节力量。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其实,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上,还存着第三种调节力量——道德调节。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在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执行的场合,道德调节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所代替不了的,也是法律所代替不了的。”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调节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保证、动力和协调四种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实施五年计划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制订10个五年计划时,始终面临着需要处理的两大关系:一是发展速度与综合平衡的关系;二是农、轻、重关系。而在实施10个五年计划时,又始终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如何协调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10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说明:中国作为一个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均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大国,始终需要计划管理,但是,这种计划管理主要应该是指导性的并且应该具有较大弹性,并且其管理对象应该主要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3.
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公民教育,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起主导作用。政府要把公民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和完善公民教育的法规和政策体系,重点办好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学校,加大投入,加强督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应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与社会各界参与以及与学校自主办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经济活动可以“无为可治”,政府不应干预经济活动,原因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自动精细地调节着经济活动。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神奇的市场调节力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 ,经济人假设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具有奠基作用。从市场经济的实践看 ,在经济领域 ,经济人假设为众多的经验事实所证实。但是 ,经济人假设却不适当地被扩展到了非经济领域 ,用以解释非经济现象。其泛化的结果是经济人假设理论解释力的弱化。为此 ,本文分析了泛化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建构、约束条件、透视基点和演绎方法上表现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求实》1985,(2)
问:《决定》中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什么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理论上有什么突破? 答:《决定》中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其共同点是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作为计划经济,它们的理论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及企业之间、劳动者之间、国家、企业之间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社会主义可以实行计划经济。 但是,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某些基本理论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与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曾有过多次提法的变换。例如“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等等。提法的变换,反映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认识上逐步深化。毫无疑问,这种理论认识的深化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以往的理论概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最近,有的同志提出,应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0,(7):54-5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是基础性调节,所以可以把市场调节称做第一次调节,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调节是高层次的调节,所以可以把政府调节称做第二次调节。由习惯力量或道德力量进行的调节,就是超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另一种调节,可以称之为第三种调节。  相似文献   

19.
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办一切相比,政府需要适当退出经济活动本身没有错,但是,政府应该从哪些领域选择什么时机退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面对金融危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既要尊重市场,又不能迷信市场;既要相信政府,又不能依赖政府;既要放松政府监管,又不能放弃政府监管。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进行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