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由于这些东西和他 (她 )生前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见物如见人,见到他 (她 )所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古人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死后留下的东西也各不相同。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例如有一天他写道:“望花区成立了一个人民公社,我把省吃俭用积存的 100元钱寄给了灾区人民。有人说我是傻子,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从这些极其普通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死后总会在世间留下一些东西。见到他 (她 )所留下的东西,也就能了解这人生前的“一二三”来。   雷锋死后留下了一本日记。他的日记中不仅记录有他所做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好事,而且每篇日记后面都写有他的感想。从这些极其普通的日记中,我们窥见了雷锋极其高贵的品格。   焦裕禄死后留下了一把破藤椅。一九六四年春天,焦裕禄的肝病越来越重,他经常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从这把破旧不堪的藤椅上,我们看到了焦裕禄为了兰考的老百…  相似文献   

3.
局长日记     
正半月前,被"双规"的王局长趁人不备跳楼自杀了。王局长死后,检查组在他家中的抽屉里搜出了一本日记,奇怪的是,日记中有字的部分都被撕去了,只留下一点无法辨认的残缺墨迹。检查组认为,这个线索很重要,便对王局长的儿子大刚进行了询问:"这本日记是你父亲的吗?""是……是的。""那日记中的内容谁撕掉的?""不,不知道……我父亲从来不让我们动他的东西。"大刚嗫嚅着答道。最终,检查组没能从日记中查到更多东西,又因为死无对证,这件事情只能暂时搁置。但是,关于那本神秘日记的事儿却被传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6,(7)
正重庆94岁的老红军袁崑去世后家属还代交一万年党费。这位老红军生前已交清党费,去世时留下遗嘱,让子女给他交上一万元的党费。他说:"我死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变,死后没有工资了,那就一年交一元钱,交一万年党费,因为我们这些人就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去冲锋陷阵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我的信念。"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信念与信仰,让人深受感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生前曾明确提出,死后将他的尸体火化,把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但谁也未曾想到,在他的骨灰盒问题上会出现争议。 人们觉得,周恩来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骨灰应该放在一个既庄重又高贵的骨灰盒里,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恩来的崇敬心情。但与周恩来朝夕相处的邓颖超同志不同意。她认为,恩来生前一向反对奢侈,死后用普通骨灰盒就可以,  相似文献   

6.
曾先后担任我军炮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中将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骁勇战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富有传奇色彩。在红军初创时代,他就担任过赣东北苏区红军冲锋队队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就是他死后,对自己的遗体与骨灰的处置也有独特之处。他生前曾留下两次遗嘱,抗战时,他在胶东战场上曾表示:生为国家尽忠,死后葬  相似文献   

7.
从孔繁森的遗产说起陈彦友孔繁森死后,人们搜集整理他留下的遗物,准备永久地陈列到聊城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孔繁森的遗物中,有他生前最喜欢的那套已经洗得发白的化纤西装,有领口打着补丁的旧衬衣,有破了大洞的枕巾和床单,有瓷皮已经斑驳脱落的茶杯。他留给家人的钱财...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足迹     
母亲去世已整整47年了.当时我俩年龄还小,一个(沁平)10岁、一个(夏平)9岁,对她了解不多,对她的身世也不甚清楚.最近,由于父亲写回忆录,我们系统地阅读了母亲生前的一些材料,包括她写的自传和日记,走访了曾经与母亲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才对母亲有了比较深的了解,母亲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9.
曾先后担任我军炮兵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吴克华中将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骁勇战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富有传奇色彩.在红军初创时代,他就担任过赣东北苏区红军冲锋队队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战功卓著,就是他死后,对自己的遗体与骨灰的处置也有独特之处.他生前曾留下两次遗嘱,抗战时,他在胶东战场上曾表示:生为国家尽忠,死后葬于父母身旁,以尽子女孝道.  相似文献   

10.
正周恩来生前数次表达他对嗣母的热爱和怀念。无论是他在天津坐牢期间写下的《念娘文》,还是1918年留学日本于1月2日记下的《念娘日记》,无不充满对嗣母的感激之情。他曾满怀深情地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指嗣母)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墓志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宝库,古今许多中外名人逝后生前,都曾用这一特殊形式留下不朽名作。经常鉴赏一些名人墓志铭,对于我们修身养性、处世待人,乃至齐家治国,都将大有裨益。16世纪的法国文豪雨果,死后葬于父母与妻子的坟墓中间,其自撰的墓志铭为:“希望我的坟墓和她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就像是恢复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又靠着她的睡房。”温情而又浪漫,幽默而又乐观,视死如归,笑对死神,豁达大度,一如其人。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以其名著《红与黑》闻名于世,他的墓志铭是用意大利文自撰的:一、幽默诙谐式“米兰人亨利…  相似文献   

12.
收入优厚逝时却无一分存款 2007年11月13日,三门峡水力发电厂原电气工程师、年仅44岁的卢新杰因患癌症去世。生前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大多时间都是一身工装,皮鞋也是皱皱巴巴,旧得几乎没法穿;他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没有结过婚——他死后,未留下一分钱存款,仅留下几大箱书。  相似文献   

13.
张峻 《党史纵横》2007,(3):27-28
雷锋同志生前怀着对党、对国家、对毛主席的深厚阶级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追求,写下了许多充满革命热情的日记。雷锋遗留下来的日记共有9本,这些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他刻苦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自觉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战斗历程。是他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的生动表现,也是他鲜红色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厚葬祖先,泽被子孙,这是中华民族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惯。然而,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却是个例外。他当上总理之后,不仅没有为自己家中的先人修陵造墓,而是用各种方法先后把绍兴、淮安和重庆这三处的先祖及父亲的坟平掉,坟地交给当地农民耕种和使用。对这件事,周恩来说:"人死了,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指坟墓),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不仅如此,周恩来还在生前留下嘱咐:死后火化,不保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  相似文献   

15.
华莹山起义失败后,宁君在江北县一个中学教书。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她回到重庆城里。准备给儿子民涛买点过冬的衣服,走到观音岩,发现后面有一个人跟踪她,她最初不惊不诧,想法甩脱尾巴,她有时走得很慢、有时又很快,后面跟她的人也时慢时快,她假装进百货店去买东西,跟着的人就在铺子的对面等着,到了七星岗,她快步从左边小路走进江苏同乡会会馆(因为她过去曾在这里演过戏,对这些路道很熟悉)把尾巴甩掉了。跟着的人东张西望,好像很后悔的样子。宁君从一个屋角里偷看着,那人忽一转身,宁君看清了,喊了一声“冯胖娃”就走出来拉着他的手说:“你怎么不…  相似文献   

16.
上个月,年过九旬的外公过世了,外婆几年前离世后就剩外公一个人住。外公走后,家人开始清理他的房间,我们惊奇地发现,老人生前竟背着我们买了不少保健品,有的还没拆封,放在那儿不知多少年月了。记得前几天看到新闻上一个老人更夸张:死后还留着十多万元的保健品,五六张寄存单据,还有价值数万元的保健品寄存在两家保健品公司里。这些保健品,老  相似文献   

17.
殉书者     
世间有一种人,他们嗜书如命.为书而生也因书而死。 早些时候有一位书果子,人到暮年还不断买书。不仅如此,他还与书店老板约定,打算预留一笔钱在书店,委托老板待其死后,隔些日子就焚点新书给他.以便他在阴间也能照读不误。生前爱书死后仍不忘读书,这样的书虫可谓少见。  相似文献   

18.
李秋实去世后,在整理她的遗物中,发现了她几十年来保存下来的上百本日记和学习笔记。从这些日记和学习笔记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她如何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她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的形成过程,了解了她艰苦朴素、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思想根基。这些日记和笔记的许多内容是非常感人的,是她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财富。我们从中采撷了一些精彩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田智 《新湘评论》2020,(2):54-55
1963年,共产党员石大城把一本珍藏了几十年的日记交给了四川省委。一本日记穿越了历史时空,从广州到成都,映照了一代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游步瀛:留下日记,以身许国1903年10月,游步瀛出生在湖南宝庆县的一个小山村(今属邵阳市隆回县)。1923年夏,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立第一农业专门学校农本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游步瀛根据党组织指示,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第一队学习。  相似文献   

20.
厚葬祖先,泽被子孙,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然而,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却是个例外。他出任国家总理之后,不仅没有为自己家中的先人修陵造墓,还用各种方法把绍兴、淮安和重庆这3处的先祖及父亲的坟地就地平掉,并交给当地农民耕种和使用,首开中华民族殡葬改革的先河。对于这件事,周恩来说:"人死了,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不仅如此,周恩来还在生前留下嘱咐:死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